「人民議堂」巴黎傳統咖啡館 不敵社會變遷逐漸消失

講到巴黎咖啡館,許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氣息濃厚的塞納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務生端著盤子,動作俐落地招呼客人。然而根據調查,不敵社會變遷與租金,巴黎傳統咖啡館正快速地逐年減少。(圖/中央社)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13 日訊】講到巴黎咖啡館,你想到的畫面是什麼?許多人想到的是人文氣息濃厚的塞納河左岸、白衣黑背心服務生端著盤子,俐落地穿梭在桌與桌之間;或是像電影「午夜巴黎」中文人雅士川流不息,在咖啡館氣氛熱絡討論的場景。
加上好幾年前「左岸咖啡館」一系列取景巴黎的成功廣告,法國咖啡館在台灣人心中逐漸成了優雅、人文、生活的代名詞。
正宗法國Café,其意義可不只是咖啡館,而是從早晨咖啡到夜晚酒吧,外加午晚餐的全天一條龍服務,稱為「咖啡-酒吧-餐廳」可能還更貼切。因此,咖啡館內更真實的畫面是,街坊鄰居在吧檯旁或站或坐,早上手裡端著的濃縮咖啡,傍晚時則換成晚餐前的開胃酒。
法文甚至以吧檯上鍍著的「鋅」(zinc)當作咖啡館或酒吧的代名詞,在沒有網路的年代,人們在這裡互相問候、交換情報、辯論議題。這裡成了社會生活的中心,成了巴黎的靈魂。
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年)曾將咖啡館的吧檯比喻為「人民的議堂」。連流咖啡館,成了巴黎中產階級生活的藝術,而法國酒館與咖啡館協會(Bistrots et Cafés de France)近年也在努力爭取讓咖啡館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你知道嗎?其實占據法國人生活重要部分的傳統咖啡館如今正走向消逝之路。
根據區域貿易產業服務觀察中心(Crocis)近日公布的研究,巴黎地區的咖啡館數量從2002年的1907間到如今的1410間,過去20年間減少約26%。
研究報告負責人戈爾貝(Bénédicte Gualbert)向「巴黎人報」(Le Parisien)談到咖啡館數量驟減的原因,他表示,近年來咖啡館遭遇快餐店的激烈競爭,包括連鎖速食店、超市、土耳其烤肉(kebab)等,城市用餐選擇日新月異,傳統的咖啡館和快餐店就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況。

回想起來,早年我和朋友常趁著午餐或下午休息時間到咖啡館戶外區,肩並肩坐著,邊欣賞著人來人往,邊談論生活工作的種種。有時要和朋友討論正事,自然也是相約咖啡館。小圓桌、充滿歲月痕跡的牆面與狹小的樓梯與廁所,是巴黎咖啡館的標準配備。
但我發現,從5、6年前開始,和朋友們越來越常約在更開放明亮的連鎖咖啡店,或是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台灣珍珠奶茶店。原來我選擇的轉變,也間接印證了巴黎民眾消費習慣的改變,共同造就巴黎咖啡館消失的正在進行式。
而新的消費習慣也是獨立傳統咖啡館驟減的另一個原因。戈爾貝說,2000年起,法國工時從每週39小時縮減為35小時,人們因此減少午餐時間,「然而咖啡館卻沒有真的依照客戶期待而轉型,例如外帶或提供更方便食用的餐點」。另外,要喝咖啡越來越容易,辦公室甚至有投幣咖啡機;下了班到酒吧小酌的人也少了,大部分人都回家喝,也避免酒後開車。
說起巴黎咖啡館的歷史,其實與法國社會的變動密不可分。1669年,鄂圖曼帝國大使把咖啡豆進獻給法王路易十四,卻被嫌棄太貴也太苦。不過兩名亞美尼亞商人卻看見商機,他們在巴黎拉丁區聖日耳曼市集租了間攤位讓大眾嚐鮮,迅速收穫成功。

西西里青年Francesco Procopio dei Coltelli被他們說動,1686年開設全法國第一間咖啡館--普羅柯佩咖啡館(Le Procope)。300多年間,作家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年)、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年)等人頻繁出入,帶動風潮。雖曾易主,但咖啡館至今仍在同一地址屹立不搖。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期間,咖啡館成了革命思想的騷動殿堂,各黨各派都有常去的咖啡館,涇渭分明。過去也常駐足咖啡館的拿破崙(1769-1821年)掌權後,因深知思想在此傳達的速度,所以派耳目蹲點,監視人們的言論。
19世紀初,巴黎共有3000家咖啡館,是如今的兩倍。19世紀末起,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梵谷(Vincent van Gogh)、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沙特(Jean-Paul Sartre)等知識分子、藝術家相聚巴黎咖啡館雜談辯論、激盪創意,引領藝文潮流,醞釀成至今仍令人嚮往的法國咖啡文化。
但法國餐飲業者協會(AFMR)主席方登(Alain Fontaine)也說,這個能讓民眾討論、相遇、重塑世界、「共同生活」的珍貴傳承已瀕臨危險。「這是逃離孤單與歧視的大門;在咖啡館裡,沒有社會差距,所有人得到的服務都一樣。幾分鐘內,吧檯旁的人就會聊了起來,把敬語拋在一邊」。在他看來,早在臉書(Facebook)之前,咖啡館就是法國的第一個社群網絡。
為一探虛實,我找了幾間老巴黎的傳統咖啡館,想聽聽他們怎麼說。
1930年開業「調色盤」(La Palette)咖啡館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近年傳統咖啡館的確不斷消失,「很多時候,人們更傾向在辦公室喝咖啡或快速吃點午餐,不太願意花時間來咖啡館了」。但作為名列法國歷史建物名錄的古蹟咖啡館,他們很幸運地並未遭受到太多影響,不僅有老顧客,還有朝聖者。
然而,不是每間傳統咖啡館都能擁有這樣的光環。

另一天,我走進杜樂麗花園附近小巷弄內的一間道地老巴黎咖啡館Au Petit Bar,放著5角歐元(約新台幣16元)花生投幣販賣機的吧檯旁幾張高腳椅,整間咖啡館擺上5張米黃色的桌椅,有些侷促陳舊。但一走進店內,老闆充滿笑容的問候,讓人頓時間放鬆不少。
我選了張吧檯旁的桌椅,點了當日甜點自製草莓塔。
「你考慮太久啦,我要把塔給這位小姐囉」,滿頭白髮的老闆米歇爾(Michel)轉頭向吧檯座上一位40出頭的帥哥說道。
看來我搶到了最後一個珍貴的草莓塔,趕緊跟棕髮的帥哥說聲不好意思。「沒關係,我常來。很好吃喔」,他笑答。
接著我問起最近關於傳統咖啡館沒落的新聞,帥哥馬上搭腔,十分肯定地說,「是啊,像這樣的道地咖啡館都要消失了,前面轉角原還有一間,也是去年關了」。
依據帥哥的觀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整個大巴黎房價水漲船高,店面已經不是一般獨立傳統咖啡館能負擔得起的,只好紛紛熄燈撤守。而店面也都轉租給付得起房租的連鎖企業或大型商家。
老闆米歇爾同意,他說,在新型咖啡館中,最具象徵意義的吧檯再不復見,「因為拆掉吧檯,可以有更多空間放桌子,比較能賺錢」。

右手邊一位原本很安靜的70多歲老先生看我對過往如此興致高昂,便開始跟我分享屬於他黃金年代的咖啡館。對他來說,咖啡館是一門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從上班前來杯咖啡,到下了班開胃酒與晚餐,咖啡館推動了過去人們的日夜運轉,與生活息息相關。
而現在咖啡館的氛圍則是最大的轉變。這位剛好也叫米歇爾的熟客說,過去咖啡館內,無論認識不認識,大家都會互相搭腔接話,陌生人跟朋友,也只有一杯咖啡的距離。「就像你一樣,大家不也是跟你聊了起來嗎」,一旁擦杯子的老闆很自然地加入討論。
「現今咖啡館裡,大家都各忙各的,充滿距離,不再有以前的那種熱絡與歡樂了」,這也是他倆的共同結論。
老闆說,傳統咖啡館沒落的跡象早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就已開始,但疫情和遠距工作更加速它的消失。
我問兩位米歇爾,傳統咖啡館消失的頹勢有可能挽回嗎?
熟客米歇爾搖搖頭,嘆道:「一切都變了,一切都變了,而我也老了,只剩下回憶。」老闆米歇爾也認為勢不可擋,「我想趨勢會繼續下去,這就是潮流,但我們也會堅持到不能再做的那一天為止」。
一下午,我們聊了咖啡館、聊他們的家鄉,也聊台海危機。道別前,老闆問我:「這篇文章刊登後,你會跟我們說吧?」
一般來說,我都是透過電子郵件寄上連結,但話到嘴邊,覺得有些不合時宜,嚥了下去。「會啊,我會帶著網路上的報導來給你們看」,我說。
兩位米歇爾老先生笑道:「太好了,這樣你就能回來找我們了。」
第一次覺得,沒有辦法寄email,其實也蠻好的。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明潭秋月凱旋歸┃我的音樂想想(41)
2020-04-27 10:23:16在法國作曲家德利伯的歌劇代表作《拉克美》中有一知名樂段〈Flower Duet 花之二重唱〉,樂音美如天籟,深受世人喜愛;而同樣來自法國,德布西的〈月光〉也是膾炙人口。本集節目就在〈花之二重唱〉的旋律中漫步巴黎,並在夜晚的日月潭水面上,聆聽〈月光〉,沉澱心靈。
-
文藝天韻山林外┃我的音樂想想(52)
2021-08-06 18:13:11奧雷‧布爾是挪威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大師,因精湛的演奏技巧而被譽為北歐帕格尼尼,音樂生涯跨越了古典尾期與浪漫興盛時期;同時他也是挪威民族獨立運動的靈魂人物,有挪威國父的稱號。本集節目隨著布爾的抒情旋律,與主持人乘羽一同體驗雄偉宮殿與輝煌藝術之不朽。
-
男孩到塞納河專門「釣垃圾」 撈出千奇百怪
2021-09-18 22:32:41來到巴黎,沿著塞納河遊船不但浪漫又能欣賞沿途風光,不過看似潔淨的河畔,卻藏著令人擔憂的垃圾量。巴黎一名11歲男孩每逢週末都堅持去釣垃圾,不但釣出幾百台自行車和輕型機車,他還找到許多寶藏,要在近期舉辦展覽,向人們展示這些從河裡撈出的物品。
-
文藝天韻山林外┃我的音樂想想(52) 預告
2021-08-06 18:13:21奧雷‧布爾是挪威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大師,因精湛的演奏技巧而被譽為北歐帕格尼尼,音樂生涯跨越了古典尾期與浪漫興盛時期;同時他也是挪威民族獨立運動的靈魂人物,有挪威國父的稱號。本集節目隨著布爾的抒情旋律,與主持人乘羽一同體驗雄偉宮殿與輝煌藝術之不朽。
-
明潭秋月凱旋歸┃我的音樂想想(41) 預告
2020-04-20 10:40:27在法國作曲家德利伯的歌劇代表作《拉克美》中有一知名樂段〈Flower Duet 花之二重唱〉,樂音美如天籟,深受世人喜愛;而同樣來自法國,德布西的〈月光〉也是膾炙人口。本集節目就在〈花之二重唱〉的旋律中漫步巴黎,並在夜晚的日月潭水面上,聆聽〈月光〉,沉澱心靈。
-
巴黎新觀光巴士 開啟水上陸上兩棲旅遊
2021-09-03 10:51:45日前,法國巴黎推出了新型的觀光巴士,遊客不僅可以看到城市裡的地標景觀,還能直接開進塞納河,讓人又驚又喜。
-
巴黎沸騰!法蘭西球迷擠爆街頭 狂歡慶祝
2018-07-16 19:05:50好,2018俄羅斯世界盃,法國捧走了隊史第二個世界盃獎盃,也讓全球數百萬的法國隊球迷興奮不已,展開了盛大狂歡。我們的法國記者,帶您到巴黎街頭,現場直擊。
-
山水悠悠映宮廷┃我的音樂想想(45)
2021-08-06 18:12:13巴洛克時期的法國作曲家盧利,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宮廷裡作曲,歌劇題材大多取於希臘神話,也在歌劇中加入芭蕾舞與合唱,對當時歐洲音樂產生巨大影響,也影響了後來的巴哈與韓德爾等人。本集就跟著乘羽在美麗尊貴的凡爾賽宮中,欣賞盧利的作品《Bois épais》。
-
法國蜘蛛人55歲寶刀未老 登頂大樓再一棟
2018-03-28 23:06:58曾經征服過台北101大樓、外號「蜘蛛人」的法國攀高狂人艾倫.羅伯特今年已經55歲,卻仍然不減對攀高的熱情,日前又再度挑戰另一棟大樓,你猜得到是哪裡嗎?一起來瞧瞧!
-
城市蜂蜜竟比農村好!巴黎又掀一波養蜂潮
2018-10-24 14:22:33早在多年前,巴黎就已經開始在市區的屋頂上養殖蜜蜂,城市養蜂已經不是新鮮事。但近兩年來,法國巴黎卻又再度掀起另一波養蜂潮,原來他們發現,城市產出的蜂蜜質量,竟然比農村的還要好,這讓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觀眾朋友一定很好奇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70周年 揭露中共強摘罪行
2018-11-19 21:14:15再來看到,11月16日,法國在巴黎參議院召開,「世界人權宣言」70周年研討會。法國人權大使及多個人權團體代表出席了會議。會上,反強摘器官醫生組織,揭露了中共強行活摘器官,進行牟利的罪行。
-
巴黎航空展 全電動飛機成大亮點
2019-06-24 20:46:45為期一週的2019年巴黎航空展,週日(23日)落幕,今年不僅能看到最新款的飛機,其中新一代全電動及油電混合型飛機,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一起去看看。
-
台麵包風格市集與巴黎同慶 特色麵包吸睛
2018-05-04 21:06:31第三屆麵包生活節,今天在台北信義區登場,今年首度接軌巴黎21年歷史的「法國麵包節」,設置一連三天的麵包主題風格市集,業者祭出各種特色麵包、甜點,民眾在逛市集享用美味麵包同時,還可觀賞市集一旁舞台上,各種表演。
-
與台灣同行!旅法台人巴黎籲求加入世衛
2019-05-18 20:26:41WHA世界衛生大會,下週一20日即將舉行,在中共阻撓下,台灣連續三年被排除在大會之外; 週四,旅居法國的台灣僑胞、留學生在巴黎舉行「與臺灣同行」活動,呼籲世界衛生組織接納臺灣。
-
巴黎觀眾讚神韻:善的光芒從演員內心散發
2019-01-18 20:54:04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1月16日晚間,在巴黎舉行了2019年法國巡演的首場演出,觀眾們說,看神韻重新發現了中國文化,感受到善的光芒,是從演員內心散發出來。
-
在巴黎聆聽經典 帶走一份屬於自己的回憶
2021-01-27 14:47:54與紐約、倫敦、東京及香港並列世界五大國際級都市的巴黎,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過去幾世紀,當古典音樂隨著歐洲文明腳步發展時,法國出現過多位傑出的作曲家。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節目主持人乘羽的腳步,走向巴黎塞納河畔,聆聽法國作曲家的音樂名作,一起沐浴在藝術之都的浪漫裡!
-
法國12萬「黃背心」再抗議 法財長:重創經濟
2018-12-10 13:33:36法國巴黎的商店和旅遊景點,經過週六一天的黃背心抗議後,週日重新開張。然而,法國財政部長表示,這次的抗議將對法國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
六四血案見證人:29年來中共殺戮未止
2018-06-04 13:06:46六四事件29週年前夕,在法國巴黎也舉辦悼念活動;在六四事件中,為了保護同學,被流彈貫穿腿部的民運人士 張健,也出席發聲,他強調,29年來中共殺戮未止,請看我們法國記者的報導。
-
法國迎來大範圍降雪 巴黎市白雪皚皚
2018-02-08 20:44:29本週,法國的大部分地區迎來了入冬首次大規模降雪,氣溫也比當季平均溫度下跌了攝氏4-8度。巴黎市區出現了今年冬天第一次白雪皚皚的景緻。不過,這場大雪冰封巴黎,造成各地交通中斷,有數百名駕駛人在車上過夜,還有700名乘客只能睡在巴黎的奧斯特里茲和蒙巴納斯的火車站裡。
-
美國神韻暫別巴黎 觀眾用最高讚美詞盛讚
2019-01-24 13:14:27再來看到,美國神韻藝術團巡迴演出報導,1月20日,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巴黎一月份的演出完美落幕,座無虛席。巴黎觀眾被演出的頂級藝術感動,表示「可以使用所有最高的讚美詞」來讚美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