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建築授證十單位獲頒 辦公.集合住宅列入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2 月 12 日訊】台灣推動2050淨零建築轉型,自今年七月,公有建築帶頭做起,引導民間跟進。12日內政部舉辦近零碳建築授證活動,表揚十件取得最高近零碳建築的機關團體。其中民間團體就占了五家。

主持人:「所有的新設廠辦,都是綠色建築。」

為推動2050淨零建築轉型,內政部舉辦近零碳建築授證活動,表揚十件取得最高近零碳建築的機關團體。公有建築帶頭做起,民間跟進共五家授證,包含建設公司的集合住宅,以及科技業的辦公大樓。

冠奕建設副董事長 張水田:「我們的大樓上面都設有太陽能的,自用儲能的這個設備,所發出來的電都給公設使用,可以省電不停電。民間我們算是第一個,拿到這一個1+。」

台達電樓宇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 江文興:「台北市的辦公樓的EUI(用電指標)大概在150左右144點多。這是新建築所以我們是用了一個評估的方法,評估出來大概只有45不到,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我們就有資格能夠拿到1+。」

近零碳建築1+標章,共分七個等級與顏色,以耗電密度來計分,藍色的是近零建築基準;黃色的是綠建築基準。為實現2050建築淨零碳排,內政部分三階段進行,2030年從公有建築做起;2040年近零碳建築達50%;2050 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 85%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冠奕建設副董事長 張水田:「透過政府還有民間業者,還有消費者一起來走,這一條路才有可能做到。」

台達電樓宇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 江文興:「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做到,關鍵在這兩個都要努力,一個是電的碳排係數,一個是建築本身的節能。這兩個結構都實現之下,能夠達到淨零。」

內政部部長 林右昌:「台灣最強的其實就在製造業的部份,也有非常多全球知名的這些企業。能夠跟我們的淨零碳排的這個目標,還有策略來結合的話,我想很快的就可以有相關的一個成績出來。」

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十月全台綠建築已達1.2萬件,每年可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3.7個台北市面積。政府攜手公部門與產業界,一步一步實現,淨零轉型目標。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