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休戰 黨媒報導遭嘲諷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5 月 23 日訊】中美貿易新一輪談判結束,中共官方媒體罕見一改早前對美方的敵對立場,齊聲讚揚這是一次積極的、建設性的並富有成果的磋商。中共官媒這種前後不一的報導,引發大陸網友嘲諷。
中美貿易結束新一輪的談判,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暫停互課報復性關稅,中共同意增加購買美國商品,特別是農產品和能源產品,以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並加強合作保障知識產權。
中共官媒一改之前敵對立場的報導,改口說這是為了力挺中國人民的需要而增加進口,並強調這是一次積極的、建設性的並富有成果的磋商。
有網友整理《人民日報》社評的全過程,從「美國別玩火、後果很嚴重」,到現在的「擴大進口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實招」。網友諷刺的說,變臉變得真精彩。
香港亞洲財經總編輯 趙世龍:「這東西最終是普惠到老百姓,普惠到民間,也讓中國加入世貿的基本決定得到遵守,有它的積極因素。官媒反正就是胡說八道慣了,尤其是一些極左派的官媒。」
香港亞洲財經總編輯 趙世龍:「有一些所謂的專家,說甚麼中國全面超越美國,這都是誤國之談,而且是非常有害的,實際上,這個國家在外交上,一向是軟的一塌糊塗,沒有實力跟人家叫板,這班五毛、叫囂黨,跟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說甚麼超英趕美,已經超越美國了,中國世界第一了。」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中方一直堅稱不會對美國讓步,拒絕喪權辱國的、強加的屈辱協議。一方面,官媒發布消息時用積極及「大義」來包裝,另一方面,又監控輿論,不僅將微博上的非主流言論刪除,還發動官媒針對中方疑似大讓步的決定,刊文力撐兼解畫。
北京註冊會計師 杜延林:「前後不一,其實這本身是他們一貫的表達方式,就是說,那時候的高調其實也是提高聲勢,為了談判需要或者對外的一種姿態,但是真正在談判的過程中,以前我也說過,它(中共)會做出很大的讓步的,因為本身在貿易戰的問題上,它還是不可能跟美國抗衡的,所以它必須權衡利益,必須務實的操作,所以我覺得這是正常的。」
北京註冊會計師杜延林表示,這次談判結果,中共當局可能犧牲一些貿易利益,換回未來繼續違反規則的緩兵之計。他認為,國際社會應該對中共是否真正遵守規則,進行長期的監督和制約,這才是公平貿易最關鍵的問題。
新唐人記者 秦越 黃億美 陳建銘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趙立堅成「反共代言人」 封城災難不斷上演
2022-04-22 22:05:38中國上海,在今年3月開始出現中共病毒疫情,直到4月21日,當局才連五天公布了36例死亡病例,令外界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被封控20多天,仍沒有解封跡象。但中共官媒為了給極端的防疫措施找藉口,宣稱歐美國家「躺平」,放棄防疫措施,事實到底如何?而中共戰狼趙立堅一段批評美國疫情的話,也被翻出熱傳。
-
不甩中共恫嚇 賴清德重申政治主張
2018-04-04 00:20:04再來看到,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時,因一席「台獨工作者」言論,讓中共官媒急跳腳,不僅環球時報揚言要列入通緝名單,還遭新華社痛批「言詞放浪」。對此,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罕見的一天之內兩度回應「不接受恫嚇」,而賴清德今天出席言論自由研討會時,也不避諱重申自己的政治立場,更提醒中國大陸保障言論自由。
-
中共官媒嗆通緝賴清德 政院回擊
2018-04-03 12:58:45行政院長賴清德一席「台獨工作者」言論,遭中共官媒環球時報揚言列入通緝名單。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表示,賴清德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也是政府一貫立場,強調恫嚇言論無助兩岸關係。
-
王毅訪索羅門 只許央視記者提問惹毛當地媒體
2022-05-27 21:27:50中共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島國,一些為國際媒體提供報導的記者被索羅門當局阻撓,不讓參加官方新聞活動,而被選中的記者被要求提前兩小時到場做篩檢,獲准進入的記者又被限制提問,王毅還只回答中共喉舌央視的樣板提問。此舉惹毛索國媒體協會,主席凱克爾週四表示,要獲得王毅訪問索羅門的訊息,包括基本的行程表都十分困難,凱克爾強調,所有媒體必須不受恐懼或歧視對待,執行採訪職責、得到提問的機會,並發訊呼籲抵制王毅。
-
黨媒譏美國大選 學者:穿囚衣嘲笑別人自由
2016-10-13 21:24:35美國大選如火如荼,中共官方媒體則聚焦在選舉醜聞。在最新一場大選辯論後,中共官媒宣稱,美國大選只是鬧劇,顯示民主制度失靈,共產黨一黨制才是最適合中國的政治制度。有學者尖銳批評稱,這好比監獄的囚犯,嘲笑自由世界太亂。
-
央視專題報導柯文哲 柯強調三次沒買廣告
2018-08-17 20:30:11歡迎回來。中共黨媒央視,星期三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專題新聞,提到柯文哲在選戰上的優勢與實戰經營。不過,央視所有播出都有中共中央宣傳部指令,被視為中共傳播訊息的機器,中國大陸各方面動態都牽涉政治。因此這則新聞背後的政治意涵,引發外界關注。
-
陸客鬧瑞典旅舍 官方高調炒作為哪般
2018-09-17 21:25:47本月初,三名中國遊客在瑞典旅遊時,和旅館方面發生爭執,撒潑大鬧,被警方請出旅館。但中共官媒日前突然對這一事件進行熱炒,用片面之詞誤導輿論。中共外交部也高調介入,聲稱瑞典警察侵犯基本人權。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背後的緣由。
-
防滲透!美要求中共2官媒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2018-09-19 13:45:29好,就在美中貿易戰升級之際,美國持續加強防範外國影響力滲透,《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透露,美國司法部已經下令2大中共官媒,必須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包括《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都需強制登記為外國代理人,而這不僅僅是象徵性的,去年11月,「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RT)在登記後,失去了美國國會的新聞證書,被限制了接觸美國國會議員和其他美國官員的權利,條例也規範每半年得提交有關代理人與外國委托人之間的合約、收款、支出的材料。美國司法部表示,充當代理人的外國媒體機構,必須在官網頁面,以及臉書,推
-
土耳其災民控中共官媒賄賂 要求按指示受訪
2023-02-13 16:38:03土耳其震災後有當地災民反映,一些中共官媒記者試圖賄賂災民,要求他們受訪時批評土耳其政府救災不力並表達不滿,還引導他們讚揚中國救援隊,遭到災民拒絕,並報警將這些中國記者驅離。
-
陸貿易戰宣傳成笑柄 誰挑起中美之戰?
2018-03-27 21:20:33美國總統川普對部分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以懲罰和制止中共的不公平貿易。中共當局也揚言要奉陪到底。外界觀察,北京當局對美國的實際反應比較低調,但在輿論宣傳方面,中共的官媒黨媒卻非常高調。
-
中國男子赴柬國打工淪血奴 中共官媒稱編造
2022-08-20 14:17:06台灣民眾赴柬埔寨打工被騙,香港媒體報導,赴柬埔寨打工被騙的中國民眾也大有人在,甚至受害者披露如何被虐,但中國官媒央視與柬埔寨政府皆聲稱純屬編造並予以否認。
-
共媒稱統一後「收入增兩萬」遭酸 蘇揆指再富有都會被中共消失
2021-11-21 16:18:16再來看到,中共官媒「人民政協報」宣稱,將來如果兩岸統一,台灣每人每年收入將多兩萬多元新台幣。行政院長蘇貞昌聽聞這番話後,這麼回應。
-
中共推統戰歌稱台人盼團圓 陸委會:增加反感
2022-01-13 16:02:15中共官媒日前邀請台灣作詞人與歌手推出台語歌「我們同唱一首歌」,陸委會說,中共操作藝文創作為傳播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只會增加反感,適得其反
-
「維權女」碰瓷?特斯拉首次曝光事件細節
2021-04-28 20:40:51歡迎回來,4月中旬(19號)上海車展,一名張姓女子大鬧特斯拉展位,她的入場證在網上被曝光,疑似是由特斯拉競爭對手 蔚來汽車的供應商提供,被質疑是來「碰瓷的」,不過蔚來方面急發聲明撇清。特斯拉周三(4月2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一份事件說明,曝光張家人與特斯拉「互動」的細節。其中例如張女自稱懷孕3個月,但後來被證實是假的。而張女士的丈夫明確表示,自己身邊有來自北京的「團隊」在協助,與他人「合作」中,受人幫助、只能聽話。
-
廣西幼兒園砍人案18人死傷 中共迅速撤下熱搜
2021-04-29 20:59:26關心中國消息,昨天(4月28日)下午,在廣西一所幼兒園,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闖入砍傷16名幼兒、2名教師,但有當地網友披露,有9名幼兒死亡,不料卻沒看到任何報導,連微博熱搜都被撤下,當局企圖掩蓋事件真相的作為,引發民間憤怒。
-
伊斯蘭團體抵制北京冬奧 拆穿中共官媒謊言
2022-02-01 22:11:29非政府組織全球伊瑪目理事會日前宣布「禁止參加及出席北京冬奧」,今天更在聲明中拆穿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的4個「謊言」,強調與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團結一致。
-
美中委員會敲警鐘!中共海外滲透多嚴重
2018-03-12 21:24:20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週三公布報告,指控中共官媒機構在美國從事間諜和宣傳活動,要求中共官媒的在美員工,登記為外國代理人。這也代表美國政界對中共滲透的反彈。
-
影響美選舉?貿易戰中共不買大豆買廣告
2018-09-26 21:16:01美中貿易戰升級,重點產品之一大豆更加受到關注。中共官媒《中國日報》在美國愛荷華州當地最大報紙刊登廣告,公開指責貿易爭議迫使中國進口商放棄美國,轉向南美採購大豆。廣告被指鎖定川普選民,打擊共和黨票倉。
-
中共官媒拍片嘲諷西方情報界 英情治首長幽默回應
2022-01-07 17:22:29中共官媒新華社近日發布一部諧仿虛構英國情報英雄007的短片,對西方情治界日益針對北京可能威脅大肆嘲諷。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摩爾今天罕見回應,說感謝中媒「免費打廣告」。
-
毒食品曝光問題 兩官媒PK引關注
2012-05-22 21:29:12甲醛、地溝油,甚至是水銀、敵敵畏這些有劇毒的化學產品,經過媒體曝光後,中國民眾才發現,有的根本就已經是餐桌上的「常客」。不過要來帶您注意的是,日前,《北京日報》竟然刊文聲稱食品有「毒」是媒體炒作,隨後,《新華每日電訊》,又駁斥了這一觀點。兩大中共官媒,罕見的因為毒食品,掀起了口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