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一邊想當「氣候領袖」一邊外包污染

中國正悄悄將污染外包給別國,過去七年間有一半以上的海外項目投資都給了燃煤發電廠。圖為青海省大通燃煤火力發電廠的蒸汽從冷卻塔不斷冒出。(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27 日訊】意圖擔任「世界氣候領袖」的中共,在轉移國內過剩產能、輸出項目給他國時,也悄悄將污染「外包」給了它們。這是中共外交政策「轉綠」、投資「轉黑」的真實寫照,即政策是一回事,執行和標準是另一回事。
據大紀元綜合外媒報導,《紐約時報》星期一(7月24日)發表題為「中國的另一項主要出口:污染」的一文指,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美國撤出《巴黎氣候協定》後,中共正設法將自己定位為「世界氣候領袖」,承諾與其它國家合作建立「生態文明」。但如果中國真的想要成為氣候領袖,就需要應對全球的氣候需求面積(Climate Footprint),而不僅僅是其境內的污染。
在圖茲拉(Tuzla)土生土長的齊斯科(Denis Zisko)50歲出頭,他還記得小時候總在莫德拉克湖(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裡游泳。但是有了採煤和燃煤電廠後,煤炭粉塵污染了湖泊,那裡的綠水青山不見了。
在聽說燃煤電廠接到外資資助要擴建時,齊斯科決定是時候出來抗議了。據悉,中國進出口銀行出資7.5億美元,計劃在圖茲拉煤電廠擴建一台460兆瓦容量的燃氣機組,擴建項目的施工、採購以及建築(EPC)都交給中國的葛洲壩集團。而離此地幾公里外,來自中國的東方電器贏得了另一個煤電廠的EPC競標合同,同樣也由中國銀行提供融資支持。
這只是中國在海外提供資金支持、近年來興建的80個煤炭發電項目中的兩個,根據中東歐銀行監測網絡(CEE Bankwatch Network)的研究,這些項目的總容量可達52千兆瓦。在輸出這些項目到歐洲、非洲、拉美地區的時候,中共也將污染排放外包給了它們。
由於缺少政策干預,國際社會一直擔心中共的海外投資會傾向於「棕色資產」(化石燃料密集型能源基礎設施),而非「綠色資產」(與未來低碳污染發展相關的領域)。而這些投資正在侵蝕一些需要保護的生態區域,如拉丁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以及南半球的巴塔哥尼亞冰原。
在對低效或高排放燃煤電廠等海外污染項目的公共融資,中共一直我行我素,在過去幾年間中國兩大政策性銀行發放的貸款中有一半以上都投向了燃煤電廠。以下從設備、技術、資金、政策四個方面分析中共的污染外包格局。
一、國內產能過剩 急需輸出
中國國內的煤炭、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重工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而投資海外重工業項目通常被認為是化解多餘產能的有效之舉。
「因為整個產業都受到產能過剩的影響,中國煤炭行業正在海外市場尋找增長點。」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資深分析師唐斯(Erica Downs)告訴《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
中國最大產煤省份山西省的官員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也證實,他們正在大力推動煤炭企業「走出去」,支持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廠,化解山西過剩的煤炭產能。
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如何,僅以燃煤電廠為例。中國的煤電廠目前普遍只啟動了不到一半的生產力,同時每家電廠每年還被要求停產3個月。在2015年,中國有80%的煤炭企業出現虧損,按照當局計劃關閉礦產量在10億噸以下的企業,有超過100萬人面臨失業。
二、海外投資支持 一半去了燃煤電廠
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國際能源投資國之一,主要通過兩大政策性銀行——中國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進行。過去幾十年來,這兩家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項目提供的支持資金翻了番,但有一半以上去了燃煤電廠項目。
2016年,波士頓大學全球經濟治理研究項目發現,2007年—2014年間,中國這兩大銀行的海外貸款有66%流向燃煤電廠,而水電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獲得的貸款比例分別只有27%和1%。
而包括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西方多邊貸款機構從2015年以來,已不再向新建的非超超臨界燃煤電廠提供融資(極個別情況除外)。這不由得引發各界擔憂中國援助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三、購置中資設備 引進低端技術
《金融時報》引述國際氣候政策中心研究人員報告的分析,中國政策性銀行發放此類貸款的動機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北京方面希望解決國內電力設備行業產能過剩,因為接受貸款的海外電廠通常要向中國設備供應商採購。
在中國資金的支持下,87%的在建煤電廠都有從中國公司至少購入一台主要設備,如渦輪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電廠設備出口國,比第二名日本的出口額多出兩倍。
一半以上的燃煤電廠用的低端技術是從中國引進的,其中大多數(58%)電廠採用能效最低、碳強度最高的次臨界技術,其產生的碳污染比超超臨界發電廠高75%,消耗的水資源也比後者高67%。
根據牛津大學擱淺資產項目(Stranded Assets Programme)的研究報告,要處理氣候變化問題,第一個就是叫停全球的次臨界燃煤發電廠。這與全球氣候領袖需要承擔的責任顯然格格不入。
四、奉行實用主義 無視污染外包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加宗(Paulina Garzon)和 洛佩茲(Leila Salaza-Lopez)寫道:「中國在開展國內項目時,已經開始表現出對環保的關注,它在對外項目上也應該有同樣的意識」。
但實際上中共現在在氣候前沿問題上的180度轉彎,從消極回應到表面主動引導,執行的是「政策是一回事,執行和標準是另一回事」的實用主義。
有學者認為這與中國正在成為可再生投資的最大目的地有關,中國已經占全球綠色債券銷量的44%;標榜環境領袖可以此作為通向全球市場的跳板。而同時,《巴黎氣候協定》對中國還未造成實質性影響,因為中國溫室氣體允許等到2030年達到峰值時再開始減少排放量。
同樣的,在海外投資項目上,中共也奉行實用主義。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陳凌(音譯 ,Ling Chen)所說的,「變綠很可愛,但是處理產能過剩和其它需要的經濟調整更迫切」。
考慮到中國經濟走下坡路,將污染「外包」到海外有實際的經濟意義,俄克拉荷馬州大學國際和區域研究副教授孔波(Bo Kong)表示,中共地方政府也渴望參與走出去,但它們不能自行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也有投資和GDP增長的壓力。「不同地方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各省遊說中央政府為『一帶一路』投資。自上而下的優先順序對應的就是從下而上的實用主義」。
所以在這一前提下,中共對海外項目的污染考量會「敷衍了事」,甚至會激勵更多的污染行業走出去,比如重金屬、污染廢物以及有毒化學品行業,繼續把污染留給別國。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所言,「真正的氣候領袖,是投資保護全球生態重要性地區,而不是摧毀它們」。別忘了中國的另一大出口是污染。
相關新聞
-
台灣投資立陶宛受矚 外媒:德法夢寐以求的半導體
2022-01-12 16:30:23上個星期,台灣宣布將設立2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受到關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0號刊登報導,表示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共攤牌,為立陶宛帶來歐洲大國夢寐以求的晶片製造業投資。
-
反共退將于北辰遭恐嚇:捍衛中華民國是使命
2021-11-12 13:07:22新聞開始先來關心,反共退役少將 于北辰今天中午在臉書公布,自己與家人遭到生命安全威脅,對方宣揚與中共統一;他無懼回應表示,捍衛中華民國是我的使命,今天很遺憾的收到「恐嚇」郵件,揚言對我以及家人不利,上午已至警局報案,願台灣人民更安全,我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希望大家理性面對不同的立場,于北辰曾經在今年7.1呼籲:期盼台灣各政黨都反共。
-
5個不該攻台理由 反戰帖在中國網路流傳
2021-11-08 09:18:47早安新唐人來關心,上週,中共將3名台灣政府官員列為黑名單,被國際社會當笑話談之後,週六,網路流傳一份來自中國大陸民主黨派、和平反內戰人士的「反內戰宣言」,其中列出5條北京不應該攻打台灣的理由。聲明寫到,「兩岸再戰必將大傷中華民族之元氣,在國際上丟盡臉面,並會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追究」,而針對中共的報復制裁說法,有網友諷刺表示「怎麼不把這3人趕出台灣?是因為中共管不到台灣嗎?」還說,「人家根本都不來中國,懲戒有沒有用」。
-
國際媒體8分鐘介紹台灣 24小時內獲10萬次觀看
2021-11-09 22:16:10台海局勢受到國際媒體關注,面向全球的國際性媒體半島電視台,8日釋出專題節目,探討台灣在美中角力中扮演的角色,與台灣人民如何看待中國共產政權。影片在社群媒體釋出24小時內,吸引超過10萬次觀看,超過300則留言。
-
遭3.8億重罰 國台辦恐嚇台商 徐旭東在陸經營又吃悶虧
2021-11-29 16:42:21再來關心,台灣遠東集團在中國大陸經營,傳出因為環保、消防安全、稅務等問題,遭多省罰款多達3.8億新台幣,然而,中共國台辦宣稱,不允許支援台獨的人在大陸賺錢,外界分析,這是對台商新一輪政治逼迫。
-
傳被中共凍結26億資金 林瑞陽公司稱配合
2021-12-29 08:45:29台灣藝人張庭和林瑞陽淡出演藝圈後,就把事業版圖轉往中國大陸,經營微商,透過直播、影片販售保養品,不過近日卻傳出夫妻倆經營的「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遭立案調查,26億資金遭到凍結,對此,兩人所屬公司發文稱,「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陸媒《新京報》報導,官方以「涉嫌傳銷」為由對達爾威公司立案調查。今年9月,在藝人趙薇遭中共全網封殺之際,中國網友發現張庭註銷旗下9家公司,每一家資本額都高達4500萬人民幣,9家加起來超過17億台幣。當時公司解釋是「集團業務及架構調整」。
-
中共網路新規 百姓「翻牆罪」會被治罪
2021-11-16 22:23:40中共國家網信辦日前公布一份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意見稿,其中規定,數據處理企業赴香港上市應申報網絡安全審查,以及數據跨境問題和相關處罰方式,有評論指出,今後中國百姓翻牆,將可被依法治罪。
-
法電視台報導親共特洛伊木馬 讚台灣為民主典範
2021-12-20 22:53:55法國M6電視台新聞調查節目昨晚播出1小時台灣專題,報導中共對台灣民主的威脅。主持人讚賞台灣民主,並稱之為典範,同時分析台灣親共勢力是「北京的特洛伊木馬」。
-
19大六中全會有險?北京地鐵19號線突坍塌
2021-11-05 22:39:39北京地鐵19號線突然發生坍塌事故,引起輿論關注。有網友調侃,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前夕發生這種事故,對中共是不祥之兆。
-
黃明志站著掙錢!《玻璃心》捨中國市場 6天破千萬次觀看
2021-10-22 22:06:19來看到,馬來西亞華裔歌手黃明志,和澳洲華裔歌手陳芳語合作的歌曲,《玻璃心》,發佈短短六天,MV觀看人數就突破了千萬。並且觀注度跨越國界,闖入YouTube世界熱門排行榜第14名,是唯一上榜的中文歌曲。黃明志今天下午開直播,在MV製作花絮中提醒大家看看,有什麼細節在MV裡面。
-
居台港人老闆買下千箱奶水 台灣多波行動撐立陶宛
2022-01-11 13:53:49立陶宛挺台遭中共報復,台灣情義相挺,先前台酒買下「海上漂」的立陶宛「深色蘭姆酒」(Dark Rum)2萬多瓶。近期立陶宛又有一個貨櫃奶水遭中方拒收,漂流海上兩個多月,在台灣及立陶宛政府大力協助之下,由在台港人設立的食品科技公司接手,去年十二月底輾轉運送來台,這批奶水也將調製成港式奶茶在台販售。
-
林瑞陽、張庭被查再敲台商警鐘 高為邦:中共缺錢
2021-12-29 21:48:58再來看到,台灣藝人張庭和林瑞陽淡出演藝圈後,就把事業版圖轉往中國大陸,透過直播、影片販售保養品,不過近日卻傳出夫妻倆經營的公司遭中共立案調查,對此,對此,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創始理事長高為邦觀察,這是中共缺錢,再找台商開刀,呼籲台商儘早撤資。
-
英國媒體:中共拉攏台灣原住民 但他們不買帳
2021-12-27 14:13:15英國《每日電訊報》25號報導,中共把台灣原住民也當成了「統戰目標」,通過免費旅遊等方式進行拉攏。《每日電訊報》報導,台灣有約50多萬南島人,他們的祖先6000多年前就在台灣定居,而中共只有100年的歷史,他們存在的本身,就讓中共對台灣的主張顯得蒼白無力。而台灣政府已經認識這個問題,總統府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表示,這些旅行「沒有意義」,因為原住民不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原住民過渡司法委員會的泰雅族代表萊撒.阿給佑則表示,人們目睹中共對新疆、對香港民主人士的鎮壓力度越來越大,而且騷擾台灣的中共軍機越來越多,中國
-
中共一帶一路信用枯竭 多國留下大量爛尾建設
2021-11-27 18:27:37中共「一帶一路」政策下的許多工程項目,給參與的國家帶來巨大債務風險,還留下一堆爛尾建設。根據中國研究單位,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分析,中共在「一帶一路」的138個國家中,投資額在2015年達到1252.5億美元的峰值後,除了2018年小幅增長 6.7%,之後投資額每年都在下降。
-
全球晶片荒 德國智庫:中企囤晶片是原因之一
2021-11-26 21:56:22全球晶片供應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德國智庫研究顯示,美中科技爭端導致很多中國企業大量囤積晶片,也是造成全球晶片荒的原因之一。
-
台灣成為關鍵詞 美脫口秀揭中共荒謬 逾200萬觀看
2021-10-26 13:35:40美國電視脫口秀「上週今夜秀」25日最新一集,以22分鐘介紹台海局勢緊張的來龍去脈,主持人約翰奧利弗提到10月初以來,已約有150架共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除此之外,還幽默嘲諷了國際社會在中共施壓下,出現的荒謬事件。
-
世界冠軍彭帥 控遭前中共副總理張高麗誘騙性侵
2021-11-03 10:52:28再來看到,曾和台灣網球一姊謝淑薇搭檔,兩度拿下大滿貫女雙冠軍的中國知名網球選手彭帥,11月2日深夜,通過微博爆料,遭大她40歲的前中共副總理張高麗誘騙發生婚外情,張高麗妻子也涉入其中。這篇爆炸性的微博文章發布後,僅20分鐘就遭刪除,彭帥的微博帳號也被關閉,粉絲已無法留言。現年75歲的張高麗,是江澤民派系的核心成員,醜聞在六中全會前曝光,外界關注,接下來是否會有更大的政治清剿。
-
關注人權 德國冬奧雙金選手:再也不去中國
2022-02-18 11:39:39在北京冬奧拿下兩面金牌的德國選手蓋森伯格返國後表示,自己猶豫了很久才決定要參賽,準備時也盡量不去想人權問題,不過她說,「未來再也不去中國」。
-
瓦解中共體制 前黨校教授:破牆!讓中國人了解真相
2021-12-08 09:29:51中共建黨百年,華人民主書院特別邀請,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以及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等兩岸學者,探討中共的歷史和本質。其中,蔡霞表示,換習不足以換黨,唯有國際上對中共採取經濟脫鉤,並破網,讓中國民眾了解真相,才有機會真正破除中共體制。
-
澳洲總理明示 中共不符合入CPTPP標準
2021-11-23 16:22:25澳洲總理莫里森,22日在坎培拉的新聞發布會上,就中共與台灣申請加入CPTPP的可能性表態。莫里森指出,CPTPP設定了一些非常高的加入標準,例如申請加入國家,不能有脅迫其他貿易夥伴的記錄,明示中共不符合加入CPTPP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