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雲林「微冊角落」 認識不同的藝文空間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8 月 19 日訊】「微冊角落」是源自於雲林的閱讀品牌,縣府邀請特色店家加入「微冊角落」推廣閱讀的行列,至今已超過110家,包含輕食餐廳、咖啡店、獨立書店等,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綠色的柿子配上手捏陶、自己做的土司擺上庭院摘的小紅花,綠色的、白色的,充滿生命力的地瓜葉藤蔓,這是雲林參與「微冊角落」110個店家其中之一,位於斗南的一個藝文中心,正在舉辦素人藝術家的畫展。
書屋主人 張淑純:「這是個平台概念,就是有些素人從來沒展示出,比方說音樂或者是畫作,或者是手染什麼都可以在我這個空間,或是你只要在榻榻米睡午覺,。」
「微冊角落」是源自於雲林的閱讀品牌,縣府邀請特色店家加入「微冊角落」推廣閱讀,張淑純喜歡手作,也喜歡植物,把自宅空間提供出來,花點巧思把作品搭配成室內擺飾,豐富自己的退休人生。
民眾 游善茹:「這地方其實你一踏進來,就很舒服,因為有很多植物元素,植物元素又有各種不同的姿態,你會覺得怎麼每個都這麼漂亮,對,就會很喜歡這邊。」
跟張淑純一樣,擁有三十年花藝教學經驗的斗六花藝老師林秀玲,把老屋改造,加入烘焙和歐式花藝,也是雲林「微冊角落」活動的推廣者之一,她擅長利用廢棄的木頭、樹皮,搭配季節花材,來創造美麗作品。
花藝老師 林秀玲:「大自然它有很多素材可以來採集,它其實在很多人的眼裏,它看起來它像個廢材,其實在我們花藝師的眼光,它其實是很好的材料,它沒有經過很多的修飾,我們用花藝設計的手法來設計,它會有更美好的展現。」
雲林縣政府自106年起,邀請在地店家加入推廣「微冊角落」的行列,每一個店家在店內擺放與自身產業相關的書籍,讓民眾藉微冊角落來認識產業,深入體驗多樣的在地產業文化,也充實更多知識。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藝師的創作空間 變身為遊客的打卡點
2020-09-11 22:08:57雲林九月真精彩,縣政府再造北港百年藝鎮計畫,推出「北港街角藝事館」的計畫,第一波陳威光工作室已經完工,還有斗六樂耕農樂團也提供工作室,成立文化處「微冊角落」的公共空間,讓雲林多了二處新亮點。
-
台西海口故事屋 陶藝、茶香、花藝精彩結合
2021-04-19 22:04:50雲林台西海口故事屋,17日上午,有一場陶藝結合花藝的藝術展覽,現場還擺出茶席,讓民眾能同時品茗、賞藝,體驗精采的藝術饗宴。
-
雲林推「微冊角落」70店家響應書香飄滿縣
2019-07-30 21:43:51根據媒體調查,台灣去年有4成民眾一整年沒閱讀,逾6成一整年沒買書!雲林縣推動「微冊角落」計畫,也就是在角落擺放微量的書籍,鼓勵閱讀,獲得70間店家響應。
-
蝶豆花具抗氧化功效 醫師提醒食用須知
2017-09-19 23:16:34蝶豆花富含花青素,被證實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作用,又因為栽種容易,這幾年來,有許多人種植,並研發出各種加工產品,不過中醫師也提醒,蝶豆花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品嚐的喔。
-
雲林後花園 湖山水庫開放人潮滿滿
2018-02-18 19:27:47雲林新景點--湖山水庫已完成第二階段蓄水,今年雨季可望開始營運,2月1日起開放民眾參觀以來,提供民眾一個體驗水資源、環境教育和休憩的好去處,當地民眾希望能帶動湖山一帶觀光產業,給年輕人返鄉的機會。
-
用二十年打造桃花源 讓遊客驚訝不已
2017-06-07 21:38:25雲林土庫有一對夫妻,從北部退休返鄉,親手打造自己的庭園咖啡桃花源,儘管地處偏僻,但世外桃源的雅緻,讓遊客驚艷。
-
「虎尾落羽松秘境」紅了! 彷彿置身國外
2018-12-10 21:52:00想拍照打卡的民眾,雲林虎尾的落羽松秘境,已經由綠轉紅,景緻完全不輸國外,今年還沒有跟到落羽松美景的觀眾,可要抓緊時間。
-
用三合土蓋屋 民眾稱它斗南秘境
2017-06-11 21:55:47雲林斗南出現一處用三合土蓋的泥屋,這是 張文瑲夫妻四年前,由台中搬回來定居的自己蓋的,他們想要過一個親近自然的退休生活,沒想到被民眾稱為斗南新秘境。
-
宜梧滯洪池 四季變化萬千猶如萬花筒
2017-05-31 22:19:11歡迎收看好樣Formosa。雲林縣口湖鄉宜梧農場面積約有340公頃,其中100公頃已經規劃開發,結合滯洪池和環池自行車道,擁有生物多樣性發展,和各類鳥類棲息地,加上四季景色變化萬千,當地人笑稱,這裡景緻就像萬花筒般,非常漂亮迷人。
-
離鄉四十年 返麥寮盼打造台灣曼哈頓餐廳
2017-06-05 21:42:52雲林海線麥寮鄉開設了一家西式咖啡廳,不只吸引年輕人一早就來報到,連七十歲的退休銀髮族,也幾乎天天揪團來聊天喝咖啡,咖啡廳主人說,他的願望就是在故鄉雲林麥寮,打造一間有曼哈頓氛圍的餐廳。
-
羅漢松果實似修行人 樹形貴氣不怕風好照顧
2017-09-13 23:31:25時序慢慢要進入秋天,正值羅漢松果實成熟期,羅漢松是一種樹形高大的常綠喬木,具觀賞價值,是庭園造景頗受歡迎的樹種。需要種植七八年才會結果,成熟果實呈紅色,相當罕見。
-
雲林莿桐花海浪漫綻放 賞花是時候
2019-01-07 21:24:52全國十大花海之一的雲林縣莿桐花海區,已開始陸續綻放,漂亮的波斯菊、向日葵把大地舖成大型彩色花毯,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賞花。
-
返鄉從自己做起 北港青年夫婦樂築夢
2017-03-19 22:05:38雲林北港一位青年黃富強不捨北港老房子閒置,放棄北部室內設計工作回鄉創業,一年多前,他和太太從台北回到北港,將老屋改成咖啡廳,成為他們實現夢想的起點。
-
雲林三兄弟實現母願 生產有機無毒蛋
2017-06-27 21:53:16歡迎回到好樣Formosa。不論是為了健康養生、或是重視食品安全,現代人對於食材從源頭把關做起的想法,越來越注重。帶您到雲林,去認識王家三兄弟。他們 一年半以來努力完成生產無毒雞蛋,為的,就是要實現母親的願望,帶您了解,他們的故事。
-
剪紙天才少年謝寧 「剪」進倫敦藝大
2017-04-01 21:33:45台灣 17歲剪紙天才謝寧,從小學開始,不需要草圖就可以剪出維妙維肖的作品。剪紙的世界,讓原本不善言辭與社交的謝寧,找到自信,結交朋友,今年九月,他還要越級就讀倫敦藝術大學。
-
黃梔子粉粿Q彈爽口 自己動手輕鬆做
2017-04-11 22:19:33四月底五月初,就是梔子花盛開的季節,除了花的清香撲鼻,梔子是常見的中藥材,也是天然染劑。炎炎夏日將到,帶您去看看,如何製作清涼爽口的黃梔子粉粿。
-
氣候適宜西瓜大又甜 西螺瓜農卻愁容滿面
2018-04-26 21:57:17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今年因為氣候適宜,雨水又少,台灣各地的西瓜,甜度都很高,但瓜農卻笑不出來,說今年的價格,恐怕連工人都請不起。
-
退休校長推廣多肉植物 林內多一個療癒地方
2017-08-08 22:25:08雲林林內林北社區,繼早期菸樓、水利博物館之後,又多了一個景點。鎮西國小退休校長張瑞娥的家,投入 多肉植物栽種多年, 家中有近百種多肉植物,開放給民眾一次看過癮。
-
西螺大橋高灘地 花海美不勝收
2018-03-14 21:46:38雲林西螺大橋高灘地,首次種植20公頃的波斯菊,一望無際的景緻,加上周邊還有黃金風鈴木、和紫色苦棟花,吸引遊客停車賞花拍照。
-
七彩繽紛南瓜隧道 意外成為田園觀光景點
2022-04-08 08:01:35歡迎回來。雲林虎尾有一位南瓜農,累積了一、二十年種植經驗,近年因為有感於利潤越來越低,決定轉型成觀光溫室栽培農場,讓遊客來體驗自己採南瓜的趣味。他更在南瓜園區規畫一條七彩繽紛的南瓜隧道,意外成為遊客拍照的打卡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