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龍鳳獅2歲小傳人 製作工法相傳三百年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0 月 31 日訊】龍鳳獅陣,是雲林縣北港的特色陣頭,在當地相傳三百年,如今出現可能是最小的傳人--兩歲大的吳昭緯,父親吳登興,出身傳統武術陣頭世家,去年獲得兩項文資登錄,包括「龍獅製作技術」和傳統龍鳳獅表演藝術的保存者。在耳濡目染下,吳登興發現兒子很有興趣,他花一個月時間,做了迷你版的龍和鳳給兒子,沒想到還舞得有模有樣,一起去看看。
才二歲大的孩子,舞起傳統龍鳳獅陣來有模有樣的,一個箭步還能劈腿,功夫了得。
龍鳳獅表演藝術保存者 吳登興vs.兒子吳紹偉:「青青燦青青燦燦轉圈圈、青青燦燦,青青燦青青燦、洞洞燦,蹲馬步,阿偉要蹲馬步,要蹲下來,對,哦王印捏。」
他是雲林傳統龍鳳獅表演藝術保存者吳登興的兒子,一年前帶孩子到泰國表演時,讓當時才一歲的吳昭緯產生興趣,回國後,吳登興帶著孩子到台灣各地教學,在耳濡目染情況下,也成了小小傳人。
雲林傳統龍鳳獅表演藝術保存者 吳登興:「從清光緒二十年左右就開始有了,大正年間有文獻,到昭和九年,曾經舞給日本親王梨本宮親王來到台灣,台灣的政府派人舞龍鳳獅給親王看,所以曾在日日新報出現。」
吳登興發現兒子對龍鳳獅非常有興趣,花一個月的時間,用竹子、鐵絲,布還有水泥漆和紙,採用古法做出迷你版的龍鳳獅,他也希望兒子能夠傳承這項技藝,把先人的技術流傳下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北港龍鳳獅有小小傳人 製作工法相傳三百年
2020-10-15 10:46:34歡迎回來,龍鳳獅陣,是雲林縣北港的特色陣頭,在當地相傳三百年,如今出現可能是最小的傳人--兩歲大的吳昭緯,父親吳登興,出身傳統武術陣頭世家,去年獲得兩項文資登錄,包括「龍獅製作技術」和傳統龍鳳獅表演藝術的保存者。在耳濡目染下,吳登興發現兒子很有興趣,他花一個月時間,做了迷你版的龍和鳳給兒子,沒想到還舞得有模有樣,一起去看看。
-
日本夫妻蜜月環球之旅 逾5個月遙望歸期
2020-08-21 15:52:16一對日本新婚夫婦的蜜月環球旅行,因中共病毒疫情而被迫在中途停滯5個月。目前他們身處何地,又經過了怎樣的旅程呢?
-
日本女兒節傳統儀式「流雛」祈願無病息災
2021-03-12 10:47:57女兒節在日本是很重要的節日之一,為了祈禱女兒「健康成長」都會舉行慶祝活動,一起去日本的埼玉縣,感受異域的文化氣息。
-
八層樓高古橋跳水!波士尼亞勇士百年傳統
2020-08-14 13:09:56巴爾幹半島國家波士尼亞,進行了一場擁有數百年傳統的跳水比賽,選手站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古橋上,從相當於8層樓的高度一躍而下,挑戰自我勇氣。雖然因疫情而少了觀光客,但現場觀眾相當熱情。
-
預約2年後奔月?日本富豪徵8名隊友
2021-03-12 10:45:30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日前在網上廣發英雄帖,邀請有興趣和有條件的人當他的隊友,與他一起在2023年搭乘太空船奔向月球。他還表示,他將支付這趟月球之旅的所有費用。
-
台日跨海連線!蔦松藝術高中與日本藝術聯展
2020-09-12 21:01:41雲林縣立蔦松藝術高中與日本千葉縣館山市合作,舉辦學生畫作展。不過,受疫情影響,因此改由視訊的方式,週六(12日)在雲林縣政府大禮堂,與日本同步,舉行開幕典禮。包含創作學生、教師及來賓,共200人到場參與。
-
第七屆北港巷弄花燈 千盞竹燈超壯觀
2021-02-23 21:41:53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北港朝天宮在1965年,舉辦過第一屆元宵節花燈展覽,讓雲林成了台灣花燈的故鄉,到北港看花燈,是不少長輩的兒時記憶。今年,雖然雲林北港燈節取消了,但北港工藝坊的「巷弄花燈」展出第七年,今年主題燈取名「竹本祭水巷」,運用千盞燈泡,搭配數百支竹子營造出元宵節的氣氛。
-
第七屆北港「五湖四海宴」 精湛工藝澎湃擺桌
2020-10-06 21:52:15連假期間,雲林北港舉辦第七屆「五湖四海宴」,邀請108位工藝師一起來擺桌。每一桌也都相當有看頭,包括剛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李健竹筆雕創作,還有漆藝、木雕及傳統粧佛等等,都讓民眾一飽眼福。
-
北港水道頭園區音樂會 不斷電接續演18天
2021-03-13 21:17:17雲林北港的水道頭園區,從元宵節持續熱鬧到3/14,園區內除了有漂亮的花燈裝置,在地藝術家陳威光還自發性的舉辦音樂會,有不少音樂團體義務相挺、帶來演出,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家鄉北港的美。
-
北港工藝坊熱鬧喜氣 工藝家牛年作品聯展
2021-02-06 22:28:34雲林北港工藝坊延續第五屆的生肖聯展,今年以牛為主題,3日開始在工藝坊展出,共有41位來自全台知名的工藝家共襄盛舉,帶您去看看。
-
葉文生推廣「唸歌仔」過年北港表演走春
2021-02-17 21:57:28「台灣唸歌」這種說唱藝術形式,可追朔到明末清初,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五、六十年前,在台灣也曾經風行一時,台灣唸歌團團長葉文生,是國寶說唱藝人楊秀卿女士的傳習弟子。退休後致力推廣月琴談唱的台灣傳統文化。1995年,他從資訊背景進入這個曲藝天地,運用所學,將月琴的指法科學簡單化,也因為疫情發展線上教學,讓雲林北港社大的學生受益良多。
-
再現「神童」紙藝 工藝家王雅欽重回工作台
2021-03-15 21:55:35雲林北港傳統工藝家王雅欽,是個紙糊工藝師,三十年來,他以巧手打造紙神像,作品大部分都免費送給廟宇收藏,或是參與燈會展示,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
手作讓人著迷 荷花燈、絲瓜枕樣樣吸睛
2020-07-09 21:49:43在雲林有一些藝術家,會開一些手作課程,像拼布老師王艷最近為了斗六特產絲瓜,開發一款健康頸枕,還有北港琉璃花工藝老師許永慶,用熱縮片做出相當迷人的荷花燈,發揮一點巧思,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帶大家一起去認識。
-
友善土地無毒栽培 果農夫婦用心呵護火龍果
2020-08-15 14:56:28轉職踏入不同領域,並不容易。桃園有一對果農夫妻,兩人原本在紡織廠上班,四年前轉行種植火龍果,同心的一家人,如何友善土地無毒栽培,讓作物開花結果。
-
新唐人雲林聯誼茶會 政商名流齊聚肯定讚揚
2021-01-09 21:14:23新唐人年度感恩聯誼茶會,週五(8日)在雲林舉行,超過160位政商名流共襄盛舉。透過現場節目安排,讓現場貴賓更加認識,新唐人對新聞報導的真實客觀理念,以及在中華傳統文化上的弘揚與努力。
-
北港掀陶藝熱 社大享受捏陶趣.不定期展覽陶冶
2021-01-05 22:02:19雲林北港社區大學蓬勃發展,開設的課程,像陶藝,更掀起地方學習熱潮,北港文化中心也會不定期的邀請陶藝家來展覽,讓對陶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讓自己的創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
義務教練十五年 只為推廣獨輪車運動
2021-03-16 21:46:44雲林有位獨輪車教練蘇家慶,十五年來都以志工角色,義務協助北港南陽國小的小朋友,學練獨輪車,每年包辦各種獎項,連他四個孩子,也都是獨輪車高手。
-
雲林虎尾「台版櫻花大道」民眾偽出國搶拍景點
2020-12-04 16:36:00現在正值美人樹的開花時節,雲林縣虎尾台大醫院附近的美人樹大道,花已經開滿開好,一片粉紅花海,被形容為「美人櫻」、「台版櫻花大道」。由於開花期只有三個星期,許多遊客把握時機慕名而來。
-
「古笨港」清代文物展 還原先民生活樣貌
2020-10-28 22:08:40雲林的北港鎮與周邊地區,古代稱為「笨港」。北港文化中心從24日起,展出古笨港清代文物展。這次展覽試圖揭開「古笨港」的神祕面紗,還原早期漢人移民的生活實態,再現「古笨港的盛世風華」。
-
黃金飆漲掀泰國掏金熱!換算時薪近400元
2021-01-16 14:52:05擁有「金山」稱號的泰國蘇克林地區,居民原本能以觀光收入維生,受到疫情影響,景點被迫關閉,淘金意外成為當地婦女的主要日常。伴隨國際金價節節高升,短短15分鐘,就能淘到約台幣93元等值的黃金,成為經濟蕭條中的一大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