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台對美出口創紀錄 學者:華府應深化台美關係

近一年台對美出口創紀錄 學者:華府應深化台美關係(圖/新聞合成圖)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6 日訊】台灣把握晶片需求激增,台商在美中貿易戰期間,從中國回流的機會與美國經貿關係日益熱絡。據外媒報導,截至9月的過去一年統計,台灣對美貨物出口額達創紀錄的720億美元(約近新台幣2兆元)。布魯金斯學會學者表示,台灣擁有的晶片生產地位將讓台美關係更加緊密,「台灣本身就很重要,拜登政府需要以實質性的方式深化台美關係」。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2021年9月底,台灣12個月內向美國出口破紀錄的720億美元貨品,與2017年、也就是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對大量中國貨品加徵25%關稅的前一年相比,提升約70%。
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顯示,美國一年來對台灣出口總額達350億美元(約近新台幣1兆元),較美中貿易戰前水準攀升約35%,主要由台灣增購美國原油、機械和汽車帶動成長。
報導指出,台灣是美國半導體重要供應來源,對美國出口激增反映眾多產業渴求晶片的現況。不過,台美經貿關係加溫最大因素,是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延續前朝政策,持續對大量中國貨品加徵懲罰性關稅。
為避免對美國客戶漲價,許多總部設在台灣的企業至少將部分產線從中國撤回。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統計,2019年以來,243家回流台灣並獲政府協助的廠商投資超過300億美元。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張銘斌估計,從中國回流台灣的廠商中,電子產業占超過70%。他說,回流獎勵計畫預定今年結束,但兩岸緊張加劇、在中國經營的部分台商面臨壓力,在此背景下,他考慮延長獎勵計畫至多3年。
台灣政府協助回流的廠商取得土地、融資建設、延攬員工,助長鮭魚返鄉的趨勢。對此,台灣美國商會主席魏立安(Andrew Wylegala)表示,台商為繞過關稅問題,陸續撤出中國返台,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全球晶片短缺,半導體大國台灣也因此深受矚目。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說,這需要多年才會有結果,台灣擁有的晶片生產地位將讓台美關係將更加緊密。「台灣本身就很重要,拜登政府需要以實質方式深化雙邊關係。」
新唐人亞太電視 莊麗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金融時報:美英高層討論應變計畫 防台海衝突
2022-05-01 15:38:12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報導,美英高階官員3月曾舉行會談,討論如何加強配合,來降低因為台灣而與中國開戰的風險,並首度探究衝突應變計畫。
-
禽流感造成進口雞肉漲價 農委會鬆口擬調整檢疫
2022-04-04 14:42:13台灣人吃的白肉雞有近3成來自美國,美國因飼養成本升高、禽流感疫情擴大等因素削減雞肉出口,在禽肉行銷發展協會呼籲下,農委會今天鬆口考慮檢討進口白肉雞的檢疫規範,紓解業界燃眉之急。
-
遭點名沒撤俄 宏碁:遵守所有國際間貿易法律規定
2022-03-26 12:13:44耶魯大學列43家企業不理會撤出俄國呼聲,其中包括華碩、宏碁及微星3家台廠遭點名。華碩日前已表示停止對俄國出貨,並捐款3000萬至烏克蘭專戶;宏碁今天指出將遵守所有國際間貿易相關法律規定,微星則不做回應。
-
張忠謀罕見回應台海議題 示警對美影響大
2022-04-21 14:23:52國際高度關注台灣安全議題,高齡九旬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參加美國智庫的podcast節目,除了剖析半導體產業的相關問題,也罕見針對台海安全發聲,張忠謀說,他不會去假設台海有任何戰爭,但如果台海發生戰爭,他認為美國要擔心的,不僅僅是晶片製造的問題。
-
法智庫:美不直接投入烏俄戰爭 保留軍力捍衛台灣
2022-04-21 13:52:06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台,台海問題再引發法國熱議;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投書法媒,籲美國明確宣示捍衛台灣。法智庫研究員認為,美國不直接投入烏俄戰爭,是為保留軍力捍衛台灣。
-
美軍事首長:台是防禦性島 美要讓中共知難而退
2022-04-08 15:08:32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7日舉行聽證會,美國防長奧斯汀與美軍最高軍事將領密利出席接受質詢。密利在回答如何威嚇中共,確保中共不會對台動武時表示,美國需要繼續協助台灣自我防衛,讓中共知道攻打台灣將是一個「非常、非常難以實現的目標」。
-
外媒曝中共擴增雷達 山寨鋪路爪瞄準台日韓
2022-04-20 14:03:54美國「國防新聞」指出,中共在山東省建立的2座大型雷達,第一座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瞄準台灣和附近區域,另一座雷達範圍則很有可能涵蓋北韓、南韓以及日本全境。台灣立委王定宇表示,中共在大陸多地的大型雷達設施,意圖監控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動態,不過,到底性能如何,是不是山寨美軍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還要再觀察。
-
耶魯大學列43企業不理會撤出俄國呼聲 台灣有3家
2022-03-26 19:31:44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後掀起抵制聲浪,包括烏國官員和許多民眾都呼籲跨國企業退出俄國。但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彙整最新名單,仍有43家企業在俄運作如常,包括台灣3家。
-
世衛大會將至 美眾院通過法案助台灣成為觀察員
2022-04-28 11:27:53世界衛生大會(WHA)5月登場,美國眾議院今天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法案,指示國務卿協助台灣重獲觀察員身分。法案去年8月已獲參議院通過,接下來將送交總統拜登簽署生效。
-
俄侵烏給中共教訓:可預見將來 迫台統一辦不到
2022-04-11 16:54:24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中國可能武力犯台的諸多討論。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7日報導,這場戰爭給中國諸多教訓,當中包括可預見的將來,強迫台灣與中國統一是辦不到的。
-
紐時:受烏俄戰爭啟發 美促台採購不對稱作戰武器
2022-05-09 11:32:54烏克蘭2月遭俄羅斯入侵後以小搏大。美媒引述美台官員指出,拜登政府以此為鏡,敦促台灣別採購傳統固定形式作戰武器,改買有助擊退中國海上入侵的不對稱作戰武器。
-
中國大連港到歐洲鐵路出口驟降 中共一帶一路受挫
2022-04-06 16:13:44原本烏克蘭是中共「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橋頭堡,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西方國家的制裁正在衝擊中共向歐洲輸送更多出口產品。外媒《華爾街日報》,認為,這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中歐之間倡議的「一帶一路」項目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
孟晚舟現身年報談美制裁 華為去年營收大減28%
2022-03-29 15:59:28華為首席財務長孟晚舟自去年9月從加拿大回國後,第一次在華為年度業績發表會亮相,華為公布去年財報,全年營收 6,368 億元人民幣,下滑 28.6 %,是集團公布業績紀錄以來第一次下跌。華為首席財務長(CFO)孟晚舟坦言,華為規模變小了。
-
調查:中共若犯台 逾7成美國學者贊同軍援台灣
2022-04-03 16:31:23俄侵烏掀起中國犯台及美國該如何因應的廣泛討論,調查顯示,若中國武力犯台,美國逾7成專家認為,應提供台灣更多武器及軍援,而且專家贊同美國應對中國採取直接軍事行動的比率攀升。
-
全球供應鏈需要台灣 半島電視台:半導體角色難以替代
2022-04-04 23:28:55半島電視台報導,COVID-19疫情和烏克蘭戰爭,促使台灣在晶片製造業扮演的關鍵角色受到關注,國際能見度提升,尤其拜台積電之賜。且專家指出,台灣這樣的地位短期內難以取代。
-
美中情局長:烏克蘭戰爭影響中共對台灣算計
2022-05-08 10:34:01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Bill Burn)7日表示,中共正仔細研究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且很可能會根據它從當中汲取的教訓,調整它奪取台灣控制權的長程計畫。
-
若中企賣俄晶片 美將嚴懲讓它們「實質上倒閉」
2022-03-24 16:20:24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今天表示,如果中國公司對俄羅斯出售以美國技術製造的半導體,美國「絕對」會實施可能「實質上讓它們倒閉」的出口管控。
-
張忠謀:台積電人才是關鍵 美晶片製造成本高
2022-04-21 14:07:56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接受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專訪,被問到美國力推的晶片在地製造,張忠謀說,這樣的高成本不符合美國利益,反觀台積電避開弱勢,把握台灣在晶片製造業的人才優勢,才得以躍升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
-
台灣經濟繁榮不必靠中國 學者:未來發展應首重經濟安全
2022-03-26 14:36:05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意外為台灣帶來轉骨契機,近幾年經濟得以擺脫低度成長,不過中經院學者提醒,未來十年台灣經濟發展必須認知到3件事,尤其是台灣如何強化經濟安全,認知到經濟繁榮不必然要靠中國。
-
WSJ:拿不到台積電精密晶片 俄5G、AI科技將受挫
2022-03-21 11:43:43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美國聯手台韓日等晶片製造國聯手制裁俄羅斯,其中無法取得台積電的精密晶片,對俄羅斯先進武器、5G、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科技發展增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