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學家任職大聯盟球團 打造巨人再生工廠

來自台灣的生物力學博士詹明昇(Matt Chan)擔任舊金山巨人隊的運動表現分析師,他說工作最有成就感之處就是球隊贏球。(圖/詹明昇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14 日訊】美國職棒近年掀起一波科學改革浪潮,台灣科學家詹明昇參與其中,協助舊金山巨人打造「再生工廠」。有一名走下坡的前巨人投手再創顛峰,簽下新台幣32億元合約。
棒球是美國傳統運動,歷史超過百年,近6年隨著生物力學的引進,保守的棒球界展開新一代改革。傳統由教練主導的決策裡,加入了運動科學團隊分析,對訓練和比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去年以107勝拿下國聯西區第一的巨人隊,正是最早設立生物力學團隊的大聯盟球隊之一。台灣師大體育系碩士、南加州大學(USC)生物力學博士詹明昇(Matt Chan)從2019年起任職巨人隊,擔任運動表現分析師。

詹明昇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到美國職棒這一波科學改革、他在球團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巨人球團對於科學團隊和球員養成的重視。
詹明昇出身學術界,經過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訓練。他說生物力學領域在學術界發展多年,過去多在實驗室的環境下研究,但隨著科技儀器的進步,生物力學觀念在大聯盟走紅,陸續有球隊設置部門。
詹明昇說,2019年他加入巨人隊,就是生物力學起飛的時期。當時大聯盟30隊裡大概有5支球隊聘有生物力學專家,如今半數以上都有編制。
以往運動科學的研究大多在人體身上裝設感應器,在實驗室監測運動、收集數據。但近年來更輕便的穿戴裝置、各種動態捕捉攝影的技術進步,使得科學家能即時掌握比賽場上投球、打擊、守備等各種精密數據。
這波浪潮下,棒球比賽的輸贏,不再只是關乎場上9人與休息區幾個教練。像詹明昇這樣坐在電腦前,看著影片撰寫電腦程式、分析資料的科學家團隊,成了各球團不願明說卻爭相在找的幕後軍師。
詹明昇說,過去球員狀況的解讀,大多倚賴教練的主觀直覺,現在球團設置了科學分析團隊,將場上表現量化,包括球員打擊動作、投球機制、球路尾勁、轉速等變化都有數據基礎,「我們的責任就是用資料來支持教練的直覺,讓決策更準確。」
除了場上比賽的戰術面,科學團隊也參與到平時訓練的戰略面。有別於土法煉鋼,全體一視同仁的訓練方式,科學團隊針對不同球員的身體特質,不一樣的柔軟度和肌肉骨骼,設計不一樣的訓練菜單與強化重點。
詹明昇說,儘管棒球圈較為封閉保守,但巨人球團這幾年非常支持科學團隊的建置,包括棒球事務部總裁柴迪(Farhan Zaidi)、總經理哈里斯(Scott Harris)與年輕化的教練團都很有興趣。他必須在開會時,直接向這些主掌球隊大方向的主管報告。
詹明昇表示,除了從比賽表現、訓練養成的層面加強戰力之外,科學團隊在召募球員的時候也發揮功用,幫助球隊發掘人才,用比較少的金錢,簽下別隊不看好球員,再透過科學方式訓練、強化球員的優勢,締造顛峰成績。
巨人「再生工廠」最值得一提的例子是去年的王牌投手高斯曼(Kevin Gausman)。他2019年已走下坡,效力勇士、紅人兩隊,戰績3勝9敗、防禦率5.72,但加入巨人之後,經過調整,去年投出14勝6敗、防禦率2.81的頂級水準,季後與多倫多藍鳥簽了一筆5年1.1億美元的合約。
另一名先發投手戴斯克拉法尼(Anthony DeSclafani)也是同樣的例子,在原本的球隊已淪為邊緣角色,來到巨人之後脫胎換骨,變成大將。
詹明昇說,擔任球隊的科學幕僚,最大成就感來源是「贏球」,去年巨人贏了107場讓他與有榮焉。他過去在洛杉磯留學,看了不少道奇隊比賽,現在則是順理成章,變成不折不扣的巨人鐵粉。
他說,除了在專業上鑽研,在職業球團工作最大的收穫是必須跨部門溝通,學習放下個人本位主義,接納別人的意見,融入團隊的氣氛,這一點跟棒球比賽很類似。
巨人小聯盟體系內,投手黃暐傑、鄧愷威都是來自台灣。詹明昇表示,透過科學的分析,球團能夠給予球員一套養成計畫,針對不同的選手特性,發揮專長、修正缺點。

詹明昇建議,台灣不少年輕球員懷抱旅美的夢想,加盟球隊的時候必須慎選,不要只看簽約金多少,還要評估球隊是否有一套完整的養成計畫。如巨人、道奇、釀酒人、光芒等球隊就很重視球員養成,能夠提供資源與設備幫助球員的長遠發展。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投打史詩級表現 大谷翔平囊括全票奪美聯MVP
2021-11-19 09:23:16大谷翔平今年投、打、跑俱佳,9勝、46轟、26盜的亮眼表現,讓他囊括全部30張第1名選票,一如預期奪下美國聯盟MVP。
-
莊陳仲敖與美職運動家簽約 隊史第4名台將
2021-11-25 10:09:41美國職業棒球奧克蘭運動家隊今天宣布,與21歲台灣投手莊陳仲敖簽約。莊陳仲敖今年曾到美國測試,9月墨西哥U23世界盃也有好表現,獲美職球隊青睞,成為隊史第4名台灣選手。
-
MLB勞資雙方達成協議 新球季打滿162場
2022-03-11 12:09:46美國職棒勞、資雙方今天達成1項5年協議,為史上第2長的停工劃上句點,本季將打滿162場比賽。
-
MLB賽揚獎 藍鳥芮伊、釀酒人柏尼斯出線
2021-11-18 10:16:32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多倫多藍鳥左投芮伊(Robbie Ray)今天贏得美國聯盟賽揚獎(Cy Young Award),密爾瓦基釀酒人右投柏尼斯(Corbin Burnes)則榮獲國家聯盟賽揚獎。
-
大聯盟史上最高年薪 強投薛哲轉戰大都會
2021-12-02 09:14:28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今天宣布以3年1.3億美元肥約簽下強投薛哲。生涯3度榮獲賽揚獎的薛哲強調不怕在紐約投球的壓力,並說有信心扮演好領袖角色,改變休息室文化。
-
捷克外長挺民主台灣 傳比照立陶宛正名我外館
2022-04-14 22:47:12捷克將在今年7月輪值擔任歐盟主席國,據外媒報導,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歐盟是時候盡力幫助「像台灣這樣被霸凌的民主國家」了。同篇報導還引述外交官員指出,一旦立場親中的捷克總統齊曼在年底退休,捷克可能會比照立陶宛,將台灣駐捷克布拉格的台北辦事處更名為「台灣」。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透過推特感謝。表示台灣儘管受到中共欺凌,仍保持堅韌強大,並繼續與捷克和歐洲的民主夥伴合作,加強聯繫、對抗威權主義,最後還寫到「我們志同道合,不證自明。」
-
訪台為嚇阻中共!瑞典議員提在台設瑞典之家
2022-04-15 11:39:43歡迎回來。瑞典國會與歐洲議會聯合訪團10日抵達台灣,今天在中華民國外交部舉行記者會。多名瑞典議員透露,最快下週將向瑞典政府提案,在台灣設立「瑞典之家」,擴大瑞典在台灣的外交工作。訪團多位成員都表示,已經迫不及待規劃下次來訪,並強調會在瑞典國會、歐洲議會盡一切努力,深化台瑞關係。
-
學者:歐中峰會定分水嶺 日本安保朝民主聯防
2022-04-14 16:29:10再來關心地緣政治動態,從中共擴張、到俄烏戰爭,美國持續加速印太戰略布局。學者郭育仁(13日)觀察,日本安保戰略將朝向「民主區域聯防」,菲律賓將深化與美軍合作、影響東協的動向;4月1日歐中峰會,有一項重大意義。
-
俄烏戰爭啟示 美前官員肯定台灣提升防衛意識
2022-04-14 09:55:53前白宮官員麥艾文今天說,台灣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認真思考防禦及裝備採購,是件好事。前國務院官員董雲裳認為,俄軍在烏克蘭作戰不順,可能有助避免台海短期內爆發危機。
-
首度官方身分OOC演說 署長:台灣是美麗國家
2022-04-14 23:00:44台灣友邦帛琉和美國共同主辦的「我們的海洋大會」,由環保署長張子敬擔任特使,率團與會,並首度以台灣的名義與官方代表身分出席,發表演講。
-
NCC:低軌衛星涉頻譜開放 未來由數發部掌管
2022-04-14 17:39:49立委關注台灣低軌通訊衛星發展,NCC主委陳耀祥表示,日前已預告「電信事業申請衛星固定通信用無線電頻率核配有關事項」等草案,由於涉及衛星頻譜資源的開放,未來會交給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
-
吳釗燮:尚未收到WHA邀請 爭取更多國家支持
2022-04-14 13:29:08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5月召開,台灣連續5年因為中共打壓而沒有受邀,國際挺台參與的聲量逐漸浮現。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14日)回應,台灣目前還沒收到邀請函,目前看來能夠爭取到更多國家來支持,參與國際組織一定要一步一腳印,努力拓展國際支持。
-
蘇利文:台烏情況不同 美會確保中共入侵不發生
2022-04-14 23:14:32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今天表示,台灣與烏克蘭情況不同,美國關切中共片面改變現狀企圖,不論何種形式的侵略都不能接受。美國政策是採取一切可能措施確保中共入侵台灣不會發生。
-
俄出兵烏克蘭 澳洲總理警告中共:不要妄想台灣
2022-02-24 20:42:26各國密切關注俄烏局勢,澳洲總理莫里森2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包括中共,都在仔細觀察情勢發展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至於台灣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遭鄰國入侵的對象,莫里森重申澳洲立場,呼籲中共不要妄想。
-
台灣投資立陶宛受矚 外媒:德法夢寐以求的半導體
2022-01-12 16:30:23上個星期,台灣宣布將設立2億美元規模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受到關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10號刊登報導,表示立陶宛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共攤牌,為立陶宛帶來歐洲大國夢寐以求的晶片製造業投資。
-
台灣首名千萬訂閱YouTuber誕生 曾遭中共封殺
2021-12-07 22:56:23住台灣的27歲義大利貝斯YouTuber Davie504曾標註台灣為國家而遭中國封殺,但他在YouTube的頻道6日訂閱數達1000萬,成為全台「千萬訂閱」第一人,還特別製作影片謝粉絲。
-
中國砍單 立陶宛百年啤酒廠:台灣更愛我們產品
2022-01-18 16:29:11受立中外交風波影響,立陶宛歷史最悠久啤酒廠「沃福斯」去年秋天喪失所有中國訂單。執行長霍巴巧斯卡斯告訴中央社,沃福斯熱愛自家產品和消費者,但「愛必須是互相的」;若來自台灣的愛更多,「何不更投入於此」?
-
方芳喊兩岸統一稱不在乎健保卡 陳時中:不要看病就好
2022-01-19 16:07:39資深藝人方芳(周正芳)近年移居中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更向陸媒表示就像教小孩一樣,要中共教訓台灣。方芳日前對外宣稱拿到中國公民身分證,不過被網友抓包只是拿到台胞證,仍可以使用台灣健保,引起網友不滿,要方芳剪掉健保卡。
-
鳳凰衛視被認定為中資 傳5月將撤出在台據點
2022-04-06 14:10:35歡迎回來,鳳凰衛視台北站傳出將在5月14日關站,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鳳凰衛視的陸資股權佔比達四成以上,已在去年祭出行政處分,要求在今年5月14日前,限期改善。
-
台第3季半導體設備市場73.3億美元 全球最大|財經100秒
2021-12-02 13:51:08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第3季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貨金額達268億美元,連續5季創歷史新高紀錄。台灣半導體製造設備第3季出貨金額達73.3億美元,季增45%、年增54%,超越韓國及中國,躍居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