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花清瘟」深陷漩渦 兩天蒸發百億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20 日訊】中共對上海的封鎖,造成了嚴重次生災害,民眾在缺少食物、藥物的同時,卻收到當局發放的「連花清瘟」,不僅讓民眾更為憤慨,生產藥物的公司「以嶺藥業」也被起底,股價連日跌停。
上海有2600萬人口,在當局混亂多變的管控下,民怨沸騰。網上求救聲不斷,但人們收到的不是政府救援,而是幾盒「連花清瘟」。
上海網友:「連花清瘟可以預防得新冠(中共病毒)嗎?真是這樣倒簡單了,上海也不用封了。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嗎?為啥上海生活物品進不來,連花清瘟的物流就暢通無阻?可以不斷地發。」
連花清瘟由「以嶺藥業」所有,在SARS(非典)時期推出,但西方主流國家,對它的用途並不認可,列入了禁止攜帶入境名單。
今年4月初,「以嶺藥業」再次向上海捐贈大量「連花清溫」(價值五千萬人民幣),幾天後,中共喉舌媒體人民網,為「連花清溫」背書,將「世衛組織」的一篇報告,偷梁換柱,稱「連花清溫」獲得世衛認可,以嶺的股價也水漲船高。
以嶺藥業客服:「它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輕型、普通型,是可以用的。陰性的就說明您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您想預防的話,也是可以來用的。」
但連花清瘟真的如此有效嗎? 4月14日,王思聰轉發文章,質疑獲得藥物世衛推薦的真實性,還喊話證監會,應該「嚴查以嶺藥業」。受此影響,15日該公司股票跌停(收報35.99元/股)。
16日,有醫學專業背景的「丁香醫生」公眾號,發文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連花清瘟可以預防病毒」,相反可能帶來副作用。 18日週一,以嶺的股價再次跌停(收報32.39元/股)。
連續跌停兩天,公司市值蒸發約127億人民幣。
美國臨床針灸學院院長 楊景端:「其實真正中藥方劑的正確使用,他都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和體質,最後產生的綜合反應,來決定選擇什麼樣的方子,那麼你現在搞出這個方子,讓所有人用呢,這個本身從中醫角度來講,就是有問題的,中藥當成西藥在用,一種藥所有人都可以吃,其實不是這樣子的。第二個這種藥,它使用的時間很短,它研究的時間也很短,所以它真正的臨床效果怎麼樣,實際上是並不確定的。另外,這個病毒感染,包括新冠病毒感染,絕大部分人兩個星期、三個星期都會自然恢復,吃不吃藥都一樣。」
而近日中共喉舌媒體的一篇宣傳性報導中(中國新聞社旗下《中國新聞週刊》發表文章《以嶺藥業與它的連花清瘟》),罕見爆光了該企業部分內幕。文章披露,以嶺從研製到生產連花清瘟,只用了15天,從研發到上市,只用了1年時間。該企業創始人吳以嶺,也因為連花清瘟而身價暴漲。
美國臨床針灸學院院長 楊景端:「那這對政府來講,它覺得它是有所作為,是吧,它搞出一個藥來,那對喜歡中醫的人,他也覺得是一種對中醫的肯定。那麼對生產藥的人來講,這是一個賺錢的機會,所以各個方面,都有所需的地方,那麼就把這個藥,在宣傳上、推廣上,都誇大其詞了。」
新唐人記者 宇亭 駱亞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擔心染疫 上海人門上掛牌 拒絕頻做核酸
2022-04-20 22:23:31上海封城以來,官方強制民眾做核酸檢測,頻繁地檢測,引發交叉感染的疑慮。許多上海市民在門上掛上牌子,表明拒絕再做核酸檢測。
-
連花清瘟風波起 富豪專家質疑.官媒罕見起底
2022-04-19 22:43:50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一款名為「連花清瘟」的中藥,成了中共政府最常見的配送物資。當前的上海封城,在物資缺乏的狀況下,居民卻收到多盒連花清瘟,最近,由中國著名富二代王思聰起頭,掀起一場風波,不但有醫療大V發文質疑療效,就連連花清瘟的生產商「以嶺藥業」也被官媒罕見起底,股價(15日、18日)連兩日跌停,蒸發近127億元人民幣。
-
中共封殺自家「國歌」輿論嘲諷
2022-04-20 09:31:14連日來,中國網友占領一些熱搜話題,批評中共的種種倒行逆施。為了應對沸騰的民怨,中共連續封殺多個熱搜話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曾說的「偷著樂」以及中共國歌的第一句歌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也遭到封殺。這不是中共第一次封殺國歌內容。2020年湖北武漢爆發疫情初期,豆瓣也封殺了同一句國歌歌詞。彭博社專欄作家高燦鳴在推特分享這一訊息,並寫到「中共的愛國主義真是「棘手的平衡」。
-
上海封城 小學生作文:媽媽的溫柔快清零了
2022-04-20 22:07:40上海疫情嚴峻,據傳官方下令20日前社會清零,上海市衛健委今天(20日)宣布,金山和崇明區首日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不過,中國網友可不買單,紛紛表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嘲諷上海當局為完成政治任務,「掩耳到零」。時事評論員橫河表示,社會面清零就是一種妥協,陽性都隔離和轉移了,社會面清零就完成了。
-
上海稱疫情7死引質疑 菲律賓大使隔離期亡
2022-04-20 09:30:47上海官方內定要在今天20日「清零」,昨天,官方首次通報本輪疫情中出現的死亡病例,數據引起強烈質疑。
-
上海清零強行轉移老人 有人猝死、失聯
2022-04-20 22:17:40上海當局為完成清零任務,18日凌晨,強行轉移陽性的高齡老人到方艙,即使是有嚴重基礎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也被送走。傳出有老人在轉送中猝死,還有老人與家人失去聯絡。
-
上海官員稱兩區達社會面清零 網友再次抨擊
2022-04-20 16:15:40上海疫情嚴峻,據傳官方下令20日前社會清零,而就在這天(20日),上海市衛健委宣布,金山和崇明區首日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不過,中國網友可不買單,紛紛表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清零派真是看不到人間疾苦,國家和人民的錢包都見底了,還拿甚麼清零」。至於上海能不能清零?時事評論員橫河表示,中央下令,清不了零是上海的錯,而底下也有對策,把壓力向下傳遞,能不能完成就看個人本事了。還說,社會面清零就是一種妥協,陽性都隔離和轉移了,社會面清零就完成了。
-
中共封城推升通膨 Fed官員示警供應鏈惡化
2022-04-20 22:09:33特斯拉上海工廠於19日復工,員工必須睡在工廠裡,進行閉環管理。當局的嚴厲封控,讓企業在尋求可返廠員工、確保供應鏈物流等方面受到不小阻力,要想全面復工復產,困難重重。美國聯準會警告,供應鏈因為封鎖而惡化,聯準會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有外媒分析,與2020年相比,中共今天的封鎖措施,對通膨的威脅更大。
-
上海名人用課程換雞蛋 諷刺封城亂象?
2022-04-20 22:22:22上海封城亂象叢生,物資嚴重缺乏,民間出現以物易物現象。一些名人也加入其中,在網上調侃。
-
上海復工復產 王美花:料源運輸不確定性高
2022-04-20 13:23:37上海內定今天要所謂的社會面清零,還喊出本週起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不過,中華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午受訪時表示,台廠復工復產情況並非全面,廠商反映料源及物流運輸不確定性升高,經濟部將密切跟廠商了解供應鏈進展的情形。
-
在上海關怕了 李立群:一解封就回台灣退休
2022-05-20 09:35:05上海長期封鎖,讓不少選擇在上海定居的港台藝人有苦不敢說。日前,台灣資深藝人李立群表示,解封後就回台灣退休。
-
「請命書」曝光上海封城慘況 死亡自殺頻傳
2022-04-08 21:32:36在中共嚴厲的防疫管控下,疫情並未得到緩解,但民生受到巨大衝擊,民怨四起。近日,上海市民季孝龍,在網上發出公民請命書,要求當局停止「運動式防疫」。季孝龍遭到當局警告禁言,但他獲得來自海內外的大量輿論支持。
-
閉環太久!廣達上海子公司 員工集體衝出封鎖
2022-05-06 21:56:51上海封城一個多月,5月5號晚上,局部復工的廣達子公司上海達豐電子,部分員工集體衝出廠區封鎖,當局出動警察鎮壓,有員工被抓,彭博週五(6日)報導,這是中國在Covid-19防疫的驚人失敗。截至新聞播出前,仍未取得廣達發言體系回應。
-
上海封城兩月 李立群:靜靜看著這件大事
2022-05-23 16:05:55年已70歲的資深演員李立群在上海拍片、定居,被封在家裡,拍些短影片做紀錄、透露封城實況。21號,他拍了小區外空無一人的情景。
-
上海老人展示買到捐贈肉 遭公安抓捕 引眾怒
2022-05-03 13:24:34上海封城悲劇,各種物資亂象被爆出,上海一名長者因為展示在超商買到的捐贈肉,而被公安強行帶走,現場大量的氣憤民眾挺身阻擋警察,不過,最後老人還是被帶走。
-
趙立堅成「反共代言人」 封城災難不斷上演
2022-04-22 22:05:38中國上海,在今年3月開始出現中共病毒疫情,直到4月21日,當局才連五天公布了36例死亡病例,令外界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被封控20多天,仍沒有解封跡象。但中共官媒為了給極端的防疫措施找藉口,宣稱歐美國家「躺平」,放棄防疫措施,事實到底如何?而中共戰狼趙立堅一段批評美國疫情的話,也被翻出熱傳。
-
上海現「遛彎證」 陸男星對唱王心凌挖苦現況
2022-05-26 16:41:26鏡頭轉到中國上海,人在上海的中國男星張維威,改編台灣女星王心凌的作品,只不過他改編歌詞,唱出上海人在疫情封控下的無奈,還有上海居民抱怨,出門限制越來越多,現在還需要申請「溜彎證」才能出門。
-
被困中國65天 美國女子登回國班機激動淚崩
2022-05-12 13:24:24一名美國女子在中國經歷了65天的封鎖後,11號終於登上回國的飛機,剛通過安檢,她就哭了出來。
-
《新奴隸》上海曲火爆 分析:將上演現代出埃及
2022-04-19 16:02:52Rap新歌《新奴隸》在網路熱傳,由上海青年創作,點出中共極端防疫的亂象。有分析認為,中國可能將上演,當代版的出埃及記。
-
影片曝光!上海驚傳「活人裝屍袋」送殯儀館
2022-05-02 09:17:473月28日開始封城,爆出缺糧危機,甚至傳出養老院將活人裝進屍袋要求殯儀館載走火化的駭人事件,影片曝光後,讓民眾相當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