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長訪印度 連結歐洲和印太區域安全合作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左)近日訪問印度會晤總理莫迪及外長蘇杰生(右),談及俄羅斯與中共構成的區域安全威脅,及在軍事、外交和經貿領域減少與俄國合作的重要性。(圖/翻攝自推特@DrSJaishankar)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28 日訊】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近日訪問印度會晤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及外長蘇杰生,談及俄羅斯與中國構成的區域安全威脅,及在軍事、外交和經貿領域減少與俄國合作的重要性。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今天也向立陶宛媒體證實,繼台灣去年設立代表處、澳洲預定今年開設經貿辦事處,印度也將在立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大使館。
2020年12月上任的立陶宛政府致力拓展、深化與印太區域的關係,除了在澳洲、南韓和新加坡新設大使館,在台灣的經貿辦事處也可望於今年揭牌。
立陶宛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接壤,曾被蘇聯占領約50年,對莫斯科的帝國野心一向十分警覺。俄羅斯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證明立陶宛長期以來對歐美盟友的示警有「先見之明」。
隨著立陶宛在支援烏克蘭、反制俄羅斯,甚至支持台灣、對抗北京霸凌方面都走在歐洲各國前端,可期待立陶宛在串連歐洲與印太區域安全議題扮演更重要角色。
藍斯柏吉斯26日訪問印度,期間並在一年一度的「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發表談話,與波蘭、盧森堡等國外長以及英、美智庫專家討論俄烏戰爭對歐洲與全球安全架構和經貿活動的衝擊。
立陶宛外交部指出,與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會晤期間,雙方談及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專制政權經貿依賴等議題,藍斯柏吉斯並強調立陶宛及歐盟視印度為重要夥伴、俄羅斯的侵略行徑恐擴張至烏克蘭以外。
雙方同意,由於全球的糧食和能源供應將大受影響,就算是距離俄、烏遙遠的國家也無法對俄烏戰爭冷漠以對。
俄羅斯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印度在聯合國的俄烏議題相關投票多選擇不正面反對俄羅斯,至今也未加入各國對俄制裁,甚至決定增購降價求售的俄羅斯石油,引發近年將印度定位為印太區域重要自由民主夥伴的西方國家憂慮。
儘管印度近年致力提升國產軍備產量,且武器進口來源有「俄降西升」的趨勢,根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於3月發布的報告,在2017至2021年期間,俄羅斯占印度的武器進口總額平均近50%。
基於領土爭議、邊界武裝衝突等因素,印度近年傾向將中國視為首要安全威脅,並與俄羅斯保持自冷戰時代以來一定程度的合作。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專精南亞事務的研究員戴維(Aaditya Dave)日前撰文分析,西方長期避免提供印度先進武器和軍事科技,但俄羅斯願意這麼做且條件相對優惠,印度因此成為俄羅斯軍備最大買主。
不過,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及西方的反應恐加深俄羅斯對中國的經貿和戰略協作需求,俄中關係趨於緊密勢必引發印度不安。另一方面,俄羅斯近年也加強發展與印度宿敵巴基斯坦的關係。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4月下台前於2月訪俄,成為近23年來第一位訪俄的巴國總理、也是俄烏開戰後第一位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會面的外國領導人,就是一個例子。
戴維指出,當歐洲還有國家持續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說服印度加入對俄制裁顯然不容易。不過,印度也擔憂被國際對俄制裁波及、影響取得對抗中共武裝部隊所需軍備。
戴維呼籲,與其限制印度獲取軍備的管道,西方應協助印度加速執行軍備供應鏈多元化與在地化。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21至22日訪問印度,期間宣布英國將特別為對印度的軍售簡化行政程序、縮短交運時間,並在「印度製造」(Make-in-India)的政策框架下強化雙邊軍工業合作,包括技術移轉和在地化。
首相辦公室表示,這是英國首度在印太區域運用「開放性一般出口許可證」(OGEL)機制,提升對特定國家的軍售效率。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東京登場 會後擬發表共同聲明
2022-05-24 10:53:15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今天上午在日本東京的首相官邸登場,4國領袖將確認基於國際秩序實現「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作為目標,會後料將發表共同聲明。
-
G7、北約峰會下週開幕 將聚焦應對俄國和中共
2022-06-21 20:17:05來看到,G7和北約兩大重量級的國際峰會,下個禮拜即將登場,會議重點預計聚焦在俄烏局勢上,以及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共。美國總統拜登這個禮拜六(6/25)將啟程展開他的歐洲訪問行程。另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會透過視訊的方式參加兩場峰會,而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四國領袖也預計出席北約峰會。
-
美續拉攏印度圍堵俄 拜登莫迪Quad峰會將單獨會談
2022-05-23 13:30:53自俄烏開戰以來,印度至今仍維持中立姿態。為了在俄烏問題上持續拉攏印度,美國總統拜登將在週二參加Quad峰會時,同時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雙邊會談,討論相關議題。
-
英國立陶宛簽署共同宣言 強化對中、俄抵抗力
2022-05-24 22:13:11再來看到,不只美日印澳四方對話關注中俄威脅,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與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23日在倫敦會晤,雙方簽署聯合聲明也提到,要加強兩國間的國防安全合作,其中包括增強對中共與俄羅斯的抵抗力。這個標誌著雙邊關係一百週年的宣言特別提到,英國與立陶宛都認為中共構成系統性挑戰,兩國將與美國和歐洲夥伴合作,支持印太區域自由,也要求中共遵守國際義務,包括對香港和新疆人權情勢的責任。同時,支持遭俄羅斯非法侵略的烏克蘭維護主權、獨立性以及領土完整,要求俄羅斯停戰。
-
澤倫斯基:戰後未見北京予烏克蘭任何支持
2022-05-27 13:12:18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烏克蘭議題早餐討論會上,就中共的俄烏戰爭立場做出公開表態。他表示,戰爭爆發前,烏克蘭與中方關係友好,戰爭爆發後,卻沒有看見中共給予烏克蘭任何支持。
-
立陶宛禁俄物資過境 俄與北約衝突一觸即發
2022-06-21 14:28:59「立陶宛」實施歐盟制裁,禁止俄國物資通過其領土,引發俄羅斯抗議。莫斯科稱,將會採取反制措施。來看報導。
-
中俄戰機挑釁遭驅離 美日印澳強化抗共陣形
2022-05-25 15:53:19中共與俄羅斯戰機,24日在日本海、東海和西太平洋海域上空,進行演習,儘管中俄稱,這不是對第三國,但仍被認為挑釁意味濃厚。分析指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落幕後,不排除有擴張的可能,韓國已表示有興趣加入。
-
俄揚言報復 美國:北約捍衛立陶宛承諾堅若磐石
2022-06-22 11:47:54立陶宛停止讓被歐洲聯盟制裁的貨物從俄羅斯本土過境轉運至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俄國揚言報復,美國今天對此表示堅定支持立陶宛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捍衛立陶宛的承諾。
-
鐵路封鎖俄國飛地?立陶宛:莫斯科說謊
2022-06-23 14:30:55俄羅斯聲稱立陶宛對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發動鐵路封鎖,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表示,這種說法是謊言。
-
中共全網封殺布林肯演說 美使館譯文也被禁|寰宇掃描
2022-05-28 21:20:26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對中國政策演說,但相關政策在中國互聯網上已找不到任何相關資訊,就連昨(27)天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其微信發的布林肯演說的翻譯文章,也慘遭平台封殺。
-
普丁:擬以金磚國家為基礎 推出儲備貨幣
2022-06-23 17:35:04被稱作金磚五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今天開始,舉行為期2天的領袖峰會。俄羅斯總統普丁、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都以視訊方式發表談話。這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後,普丁首次參加國際峰會,他表示,正在與金磚五國合作夥伴開發一款「國際儲備貨幣」,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
-
立陶宛外長訪日:民主台灣對全球重要
2022-06-09 17:23:25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近日首度訪問日本,紀念立陶宛與日本外交友好關係100週年。訪問期間,藍斯柏吉斯提到,民主國家除了面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挑戰,中共非民主、侵略性的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對全世界造成巨大損害;民主國家之間需要結盟和採取有效行動抗衡專制體制,其中民主台灣的角色至關重要。
-
中共大買俄羅斯原油 5月進口量超過沙烏地居冠
2022-06-21 16:45:55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日前通話,被視為北京進一步親俄之舉。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自俄國進口原油達842萬噸,不但較4月大增近25%,更超過自沙烏地阿拉伯進口的782萬噸。
-
立陶宛外長訪日本 再為台灣安全發聲 同阻侵略者
2022-06-09 10:07:09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在6至7日訪問日本期間表示,若侵略者未遭嚴厲反制,其他國家遲早會試圖仿效俄羅斯的戰術,「今天受害者是烏克蘭,明天可能就是台灣」。
-
俄駐英大使遭禁止進入國會 中共大使去年也遭禁
2022-06-23 08:58:22英國國會近日禁止俄羅斯駐英國大使克林及其他俄駐英官員進入國會大廈,直至另行通知。為反制北京制裁英國國會議員,中共駐英大使鄭澤光去年9月也遭禁止進入國會。
-
限制俄飛地貨運恐爆衝突 立陶宛總統:已做好準備
2022-06-23 20:48:09再來看到,立陶宛近日封鎖了通往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州的部分物資,造成兩國關係緊張。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如果俄國進行報復措施,立陶宛已經做好準備,但應該不至於演變成軍事衝突。
-
研究:俄侵烏100天 出口化石燃料進帳近3兆元
2022-06-14 17:52:43根據今天公布最新研究報告,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的100天內,因輸出化石燃料大賺930億歐元(約新台幣2.9兆元),目的地大多為歐盟國家。
-
立陶宛:未封鎖俄飛地人貨運輸 行動依據歐盟制裁
2022-06-21 10:42:50立陶宛外交部今天表示,近日對途經立陶宛、進出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的旅客與貨物鐵路運輸實施「限制」是依據歐盟對俄制裁規範,俄方所謂禁運與事實不符。
-
俄方不再反對 中吉烏鐵路計劃明年開工
2022-06-02 14:18:37被視為中國運輸貨物到歐洲和中東的最短路線的「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在規劃逾25年後,近期傳出在俄羅斯不再反對後明年可望開工。
-
立陶宛封鎖俄飛地加里寧格勒鐵路進出口
2022-06-18 18:17:21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地方首長今天表示,已接獲立陶宛當局通知,表示基於西方制裁,將封鎖加里寧格勒利用鐵路進出口大量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