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熱心傳播者(—記旅美書法家張梅駒)

【新唐人2010年7月11日訊】社區廣角鏡2010-07-10

書法視為自己的第二生命

國畫、書法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結晶。有這樣一位學者,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傳播中華文化,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和心血,將書法視為自己的第二生命。他,就是旅美台灣書法家張梅駒。

張梅駒從事書法教學已經近20年,從當初在台灣大學當老師的工作之餘教書法,到三年前從台灣退休後來到美國加州定居,從此全心投入了書法的教學。6月下旬,張梅駒在英國短暫停留的期間,記者訪問了這位多年來致力於書法與篆刻的研究,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熱心人。

張梅駒熱愛書法的原由,來自小時候父親的啟蒙和指導,“那時候在台灣,10歲三年級時候,學校就有書法課,除了書法課以外,在家裏,天沒亮就起來,鍛練身體,然後背四書,然後寫大楷 ,放學以後第一件事還是寫大楷。”

後來,張梅駒拜齊白石的弟子王北嶽為師,從此真正踏進書法的殿堂,書法的功力一日千里,自己對書法的熱情也進入一種癡迷的狀態,“書法幾乎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在生活當中,每天都陪伴著我,即使我到外地旅遊,行李裡面也要帶上文房四寶,一到達旅社,我就攤開來寫字。我也一直鼓勵我的學生,我們即使人在海外,難免會有一種漂泊,一種疏離感,但是我們如果說有一個很具體的, 像征著我們文化的精緻的東西,我們從中可以建構我們的精神家園。”

張梅駒強調發揚中國文化的重要性,並提出要尋求自己心靈的故鄉, “當一個民族不斷受到外來文化挑戰的時候,那麼被挑戰的民族要有適當的回應,否則的話,在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文化滅絕了,是因為它的文化適應性很薄弱了,很衰微了,就滅絕了。但是中國文化有相當的韌性和適應力,雖然經過一段時間比較衰弱,又復甦,現在又崛起,靠的是甚麼力量呢,是文化的力量。光從這一點,我一直呼籲我們的同胞對自己的文化一定要特別重視。”

“人很難找到自然的故鄉,卻可以找到心靈的故鄉,當你步入書法的殿堂,你可以找到好豐富的心靈的故鄉。”

張梅駒在英國的學生陳南雄跟隨老師多年,常常是通過電話向老師匯報學習的情況,此次張梅駒到英國來,也是專程為了來親自指導他,“張老師除了書法的造詣之外,人生的閱歷也很豐富,他常常會跟我們講解一些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書法上的一些故事,或者他人生中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啟發。寫字的確要有一個很高尚的心靈,才可以寫成一個很高尚的字來,如果心靈不正當話,寫出來的字也不會很正。心正則筆正。”

這次在英國停留期間,張梅駒還應邀為倫敦僑界的書法愛好者們舉辦了書法講座,他非常希望能在海外把中國的文化發揚光大,同時也計劃在明年,也就是2011年能夠在倫敦舉辦個人的書法和畫展,將書法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傳播給更多英國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