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型企業股銳減 董事學會:觀念脫節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26 日訊】回顧台灣企業十年來競爭力的轉變,台灣董事學會今天(26日)舉辦年度論壇,邀請前行政院院長陳沖等專家,一起探討台灣企業價值與轉型策略,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表示,台股雖然表現不錯,但企業營收卻呈現衰退,大型企業銳減,主因是觀念與國際脫節。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大型股只有越來越少,沒有越來越多,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
從數據看台灣企業近十年(2005-2016)來的競爭力,儘管台股表現佳,卻暗藏台灣企業發展隱憂,大型企業衰退到中型企業共有8家,平均市值從初期的109.5億美元衰退到27.6億美元,平均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8.3%,科技業就占了7家,中型企業衰退到小型企業共有44家,科技業占28家,10家為傳產。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看這個企業的基本面,營收事實上是沒有在往,整個來說是沒有在往上,這個東西代表的是甚麼,這個商業模式的問題,行業轉折的問題,甚至於說是這個競爭力的問題,這個我覺得是長期是比較擔心。」
截至2016年底,台灣共有1624家上市櫃企業,總市值和總營收都超過9000億美元,總淨利584億美元,但結構兩極化,大型企業占55%市值,家數僅2%共29家,小型企業有1395家,市值占比為17%。與全球16個資本市場比較,台灣屬於中小型區域型資本市場,不僅平均市值最低,也僅落後德國及巴西。
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許士軍:「台灣的問題,不是我們不努力,不是我們趕不上時代。我們還是用工業社會的觀念,這個是,這個從成本,從效率,從品質,來思考,這個競爭力的問題,是我們跟環境脫節。」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 蔡鴻青:「我們的環境是非常好的,我們有一群很不錯的,這個這叫隱形冠軍,世界級的公司很多,可是這個公司往下再走,未來30年50年能不能這樣走,我不是很清楚,OK,我覺得這要重新思考一下,重新定位。」
資料分析,台灣市值成長以新上市櫃企業為動力來源,家族企業TSR(股東總回報)比政府企業表現佳,其中,醫療健保業和消費業TSR(股東總回報)最高,科技業則呈現衰退,下個十年,台灣企業該如何轉型重組,提升能力,考驗董事會的智慧。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美大選短期震盪 張錫:台科技戰受惠 明後年股市走高
2020-10-05 13:16:47美國總統川普疫情好轉,國會更可能推出新一波紓困振興政策,消息面儘管紛擾,但台股金融市場可以說表現持穩,盤中一度大漲百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認為,短期雖然有選舉因素紛擾,但5G發酵,台灣科技業成為要角下,明年、後年市場表現會比今年更好。
-
20190730【新唐人產業勁報】
2019-07-30 13:50:02七月30日,星期二,新唐人帶您看見最新產業動態。
-
新台幣成「避險貨幣」 再現2字頭 股匯市表現最佳
2020-03-03 20:21:31美國股市止跌反彈,大漲千點,周二台北股匯市,也是同步走高,尤其新台幣近期似乎成了「避險貨幣」,匯率大升來到29字頭,表現強勢,此外基本面帶動下,台股最近是跌少漲多,3日收盤上漲157點,漲幅1.41%。
-
南韓恐被日本移出白名單 彭博估台科技業完勝
2019-07-30 21:12:44日本對南韓祭出半導體材料出口限制令之後,又提出要將南韓從出口管制優惠的白名單中除名,對近來經濟表現不佳的南韓,可說是雪上加霜。南韓外交部部長康京和今天(30日)在國會提出反制方案,對於即將到期的《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續約問題,有可能視情況考慮作廢。
-
超狂尾牙季!和碩富邦請大咖 鴻海陣容神秘
2019-01-06 19:46:31各家企業尾牙開跑!雖然去年底開始,景氣似乎風向轉變,不過企業依舊大方加碼,今年電子業尾牙,多數選在南港展覽館,卡司陣容也相當令人期待,本月和碩就預計找來搖滾天王伍佰、還有蕭煌奇壓陣,金融業獲利王富邦金,則是預計請出天後阿妹站台。
-
十年首次 股王大立光匯回境外資金逾百億
2019-12-26 07:14:15再來看到,財政部「海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四個多月,預估到年底申請匯回可望達500億元,台股股王大立光也加入。大立光昨天(25日),代重要子公司公告,董事會通過盈餘分配合計3.65億美元 ,合計台幣超過110億元。據了解,這是大立光十年來首度匯回境外資金,主要因應政府政策,匯回資金將用於投資興建土地廠房及設備等。大立光昨天股價收4,900元,上漲30元。
-
科技業2倍薪挖角 長榮、華航維修人才「出走潮」
2022-02-19 21:29:59科技業開高薪挖角,竟讓國內航空業維修人才爆發出走潮!長榮傳出離職超過200人;華航約130人,人數多到民航局也介入,要求兩家業者盡速補足人力,對此華航和長榮都表示,人員異動屬於正常、可接受範圍,會盡速補齊人力,對於航運業務不會受影響。
-
台積電加碼「跳槽」津貼 科技業掀搶人大戰
2019-09-02 20:24:05積極預備明年5G商機發酵,台積電近期7奈米訂單接個沒完,更宣布大規模徵才計畫,碩士起薪4萬5,博士6萬,年底要照三千名新人加入,另一家科技業者聯發科,也是寄出百萬年薪,產業掀起搶人大戰。
-
日對韓出口限制長期戰?韓廠求助台廠獲轉單
2019-07-10 20:24:50再來關心日韓貿易戰。週三,南韓總統文在寅警告南韓商界領袖,與日本的出口管制對抗,可能曠日持久,目前,南韓業者是馬不停蹄,商討對策。外媒報導,三星、SK海力士等南韓大廠,找上中國大陸、台灣等地業者,尋找相關原料。台灣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也意外受惠。
-
台股力抗「中共肺炎」專家:三大因素撐盤
2020-03-22 21:12:23武漢(中共)肺炎疫情,近期成為市場指標風向球,也讓多個產業大受衝擊,不過觀察台股資本市場,上周外資明顯加碼買進,周一市場雖然震盪走跌,但幅度並不大,專家分析多個因素,除了台灣主要的半導體產業,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到嚴重衝擊,加上市場資金帶動這波漲勢,台灣更迎接不少短期急單。
-
俄烏危機升高 台灣金融曝險2292億 市場三劇本備戰
2022-02-22 19:43:07俄烏緊張情勢升溫,加上美國通膨數據不佳,牽動全球金融市場,台股周一也出現劇烈震盪,盤中大跌超過300點,主管機關也是高度關注,外資法人假日研擬三套劇本,因應市場未來變化。
-
選後小英行情發酵 金鼠年投資策略聚焦5G.AI
2020-01-13 20:08:38總統大選塵埃落定,法人評估,國內不確定因素消除,大盤指數可望持續走高,進入金鼠年,預期包括5+2產業概念股、5G、AIoT題材持續發酵,台灣在美中科技戰下影響下,技術含金量高的科技股,有機會出現併購行情。
-
台積電市值破8兆 成全球地緣政治「必爭之地」
2019-11-05 20:43:58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大談全球局勢,直指台積電已經成為地緣政治必爭之地,周二在外資資金帶動下,股價再度上攻,市值占上8兆元大關,其實美中科技戰角力下,不難看出,台灣科技業,已經成為歐美積極拉攏對象,除了台積電,包括聯發科等重量級科技股,都出現明顯上揚行情。
-
超狂尾牙季!和碩富邦請大咖 鴻海陣容神秘
2019-01-07 13:06:43各家企業尾牙開跑!雖然去年底開始,景氣似乎風向轉變,不過企業依舊大方加碼,今年電子業尾牙,多數選在南港展覽館,卡司陣容也相當令人期待,本月和碩就預計找來搖滾天王伍佰、還有蕭煌奇壓陣,金融業獲利王富邦金,則是預計請出天後阿妹站台。
-
美中貿易戰延燒!美企要求「去中化」醞釀商機
2019-12-04 20:36:35美中貿易戰各界關注,尤其雙方似乎短時間內無法達成協議,媒體報導指出,美國企業開始要求零組件業者「去中國化」,成為台灣業者一大商機。經濟學家認為,美中貿易戰長期化的態勢可以說是已經確定,而台灣受惠台商回流、轉單效益,基本面成長溫和,預期明年台股在5G話題帶動下,市場表現榮景可期。
-
中共匯率戰遭美反制 台灣影響速看
2019-08-07 07:35:26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美方直指中共以操控貨幣,降低關稅影響,專家分析如果人民幣匯率繼續跳水,代表中共有意用貶值打貨幣戰,短期間,有利台灣出口商和壽險業者,然而,長期來看,不光亞洲貨幣恐怕大受影響,更加劇金融市場震盪。
-
憂疫情!台股崩跌十年線 國安基金下午緊急開會
2020-03-19 14:30:38中共肺炎引爆全面性的全球股災,美股道瓊失守兩萬點大關,台灣國安基金,昨(18)晚緊急宣布今天將召開臨時委員會,幕僚成員上午也在立法院透露,下午五點會議就會召開。不過相關消息並沒有激勵市場行情,受到美股期貨大跌影響,台股開盤迅速跌破9000點,隨後開低走低,下跌超過7%,出現恐慌賣盤。
-
台薪資調查:科技.數位.供應鏈人才夯 轉職調薪上看18%
2021-04-16 21:18:08國際人才招募公司華德士,以及歐洲商會,今天(16日)共同發表一份《薪資調查2021》報告,指出台灣的就業市場,仍是以科技業為主要動力,相關領域人才相當搶手,不過除了科技業,由於疫情加速各產業數位轉型,數位行銷人才也是一大熱點。
-
聯發科將成下一個台積電?蔡力行:還有很大空間
2020-12-12 15:04:07台股本週再創新高。聯發科股價更是站穩700元。市場點名,聯發科將成為下一個台積電。對此,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台積電大很多,聯發科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
台外商投資成長22%將破百億 經濟部反駁唱衰說
2019-11-21 20:34:11近期台商回流成為焦點,今天經濟部再通過一家,全球第三大不銹鋼管製造商返台投資案。不過卻有政治人物,炒作話題,批評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全球倒數,經濟部調出資料反駁,強調去年開始FDI金額創新高,今年已經接近百億,要外界「不要再唱衰」,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今年台股本益比大幅上升,台商回流的趨勢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