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恐取消港特殊待遇 學者:等同香港死亡開端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5 月 28 日訊】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7日宣布,確認香港不再有高度自治,不再保證續享美國特殊待遇。香港評論員形容,蓬佩奧在香港前途按下了核彈的按鈕,也有學者形容,香港一旦失去特殊地位,等同「香港之死的開端」。
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7日宣布,確認香港不再有高度自治,不再保證續享美國特殊待遇。
香港資深媒體人 蕭若元:「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香港前途下,和中美的關係上,按了核彈的按鈕,按鈕已經啟動,它是會爆的了。」
美國國會1992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給予香港特殊待遇,包括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也因此香港不受美中貿易戰,美國向中國開徵大量關稅影響;可設立雙邊關係,進口額度與原產地認證等經貿事務上,以個別領域對待香港;貨幣自由匯兌、簽證待遇有別中國其他地區,承認香港護照、准許美元與港幣自由匯兌。
香港資深媒體人 蕭若元:「最危險的是,我翻查文件發現,原來香港聯繫匯率是要美國同意的,美國有權不讓港元掛勾。不單只是香港獨特關稅地位這麼簡單,美國已經決定和中共展開金融戰。」
(電話訪問)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邱俊榮:「從來沒有人想到,香港會從一個全世界最自由的市場,然後變成一個,可能會被監控及管制的市場。他其實就是美中一個,整個衝突點的擴大」
香港與美國之間貿易額在380億美元左右,外媒分析,一旦香港特殊地位取消,可能引發美企出走潮。香港是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重要門戶。在中國全年所獲得的125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中,990億通過香港流入,佔總外商投資額的80%。
(電話訪問)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邱俊榮:「對美國來講,他現在就是為了逼中共就範,現在任何嚴厲措施,都是有可能提出來的。人才出口市場各方面,還是必須要依賴美國,所以如果兩列火車對撞的話,我想中共受傷其實是會比較重的。」
中共人大週四下午通過港版國安法立法決定草案,港股恒生指數一度大跌超過500點,收市跌168點,但守住23000點大關。港股波動反映政治動盪,有學者形容,香港特殊地位是「核選項」,一旦失去等同「香港之死的開端」。
新唐人亞太電視 香港台北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港交中共25年政經環境巨變 外資富豪加速撤離
2022-07-01 22:06:41香港過去曾擁有「東方之珠」稱號,不過近三年,香港政經環境巨變,經過港版國安法、疫情防控等接連打擊後,香港經濟黯然失色,投資諮詢公司預估,有多達三千位,百萬美元以上高資產的人士,今年將撤出香港,不少外商企業對中共治下的香港經濟,抱持悲觀態度。
-
「反送中」三周年 黃明志新MV感動港人
2022-06-11 21:07:466月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3周年當天,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發布《我們的海闊天空》的重新剪輯MV,當中收錄香港人上街遊行遭遇警察暴力等經典畫面,加上催淚的歌詞,再次觸動港人。
-
美駐港總領事批中共毀自治 籲讓香港做回香港
2022-07-12 17:13:20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11日抨擊中共拆毀承諾給予香港的自由和「高度自治」,認為中共譴責「外國勢力」引起動亂是專制政府愛用的說法,呼籲讓香港做回香港。
-
張學友:無法理解「香港加油」成禁語
2022-07-04 11:50:25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中共邀香港藝人作政治宣傳,不過,藝人張學友只因一句「香港加油」,就遭中共網軍出征、影像也被微博刪除,週日,張學友發聲明回應,表示無法理解「香港加油」成禁語。
-
中共信用破產 習近平七一赴港「一國兩制」講20次
2022-07-01 14:03:08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同夫人彭麗媛,今天早上再次由深圳搭乘高鐵抵達香港,出席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的宣誓就職典禮。習近平擔任李家超的監誓人,在習近平的30分鐘演說中,全文共提到20次「一國兩制」,聲稱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而台下港府官員全部戴著N95口罩。會場外的街道冷清,駐有大批軍裝及便衣警員清場戒備,媒體記者雨傘都不能帶進會場。
-
90歲陳日君被捕 中共為何害怕一位高齡主教?
2022-05-12 22:11:57香港國安處11日,以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逮捕5名「612人道基金會」的信託人,其中,也包括高齡90歲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有分析指出,他被中共視為威脅,是因為他不受中共影響,而且鼓舞人心的力量非常大。
-
香港七一移交25週年 外資富豪加速離港
2022-07-01 16:36:00香港過去擁有「東方之珠」稱號,不過近三年,香港政經環境巨變,經過港版國安法、疫情防控等接連打擊,如今香港經濟是黯然失色,根據投資諮詢公司數據,多達3000位百萬美元以上高資產人士,今年將撤出香港,不少外商企業對中共介入下的香港經濟,抱持悲觀。
-
海外港人延續七一遊行 悼「一國兩制」終結
2022-07-01 22:04:28香港「民陣」2003年因基本法第23條走上街頭,從那以後每年都舉辦七一遊行,但在香港主權移交25年的七一週年這天,受制港版國安法,香港沒有抗議遊行,只有維穩。離散全球各地的港人就在當地發起遊行集會,延續香港抗爭精神。在美國,紐約港人組織「NY4HK」號召七一晚上在時代廣場紅階梯舉行集會,並遊行到中共領事館,表達對港共政府的不滿。華府及舊金山也會分別舉辦「7.1 喪禮邀請——弔念香港逝去的自由」活動。另外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及溫哥華,英國倫敦、日本東京也都有港人舉行遊行集會等活動。
-
港主權移交25年 英相:中共不守承諾 英未棄港
2022-07-01 11:41:56今天是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英國首相強生表示,中國不守承諾,沒有根據中英達成的協議尊重「一國兩制」安排。強生說,英國將盡己所能,讓北京遵守25年前就香港民主權利所許下的承諾。
-
香港主權移交週年 英美澳斥中共違反承諾
2022-07-01 13:13:12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英國首相強生錄製影片,批評中共並未遵守「一國兩制」的承諾,英國也「不會放棄香港」,將竭盡所能讓北京信守香港民主權利的承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發聲明感慨表示,50年不變的承諾才走一半,北京與香港當局就破壞了人民的民主參與,與基本自由。
-
港主權移交25年 朱立倫:堅定支持港自由人權
2022-07-01 12:37:20中共掌握香港主權25年,台灣朝野今天同聲支持香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表示,國民黨創建中華民國,永遠捍衛民主、自由與人權,而國民黨支持香港自由、民主與人權的立場絕不改變,希望香港越來越自由、民主。
-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譴責逮捕陳日君 中共跳腳
2022-07-09 17:52:36歐洲議會7日通過一項有關香港的決議,譴責港府逮捕著名的天主教榮休樞機主教陳日君和其他4名民主派人士,並敦促中國撤銷港區國安法,重新承諾維護香港基本法。北京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
-
香港最新國安案件 「羊村繪本案」受關注
2022-07-11 16:44:135名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人員,因出版繪本而遭起訴煽動相關罪名一案,於5日開庭審理。該案被稱為香港「羊村繪本案」,被告在當日全都否認控罪。
-
反送中3周年 港人抗爭犧牲喚醒世界認清中共
2022-06-11 21:07:152019年香港政府欲修法《逃犯條例》,將港人曝在隨時有可能引渡到中國,受中共審判的風險之下,爆發了百萬港人走上街頭抗議,卻是遭到港警暴力鎮壓。新聞帶您看到,3年前引起國際極度關注的,香港反送中。
-
習訪港兩天住深圳 分析:怕暗殺或怕疫情
2022-07-01 13:20:39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在深圳過夜,此次的行程,一直保密,官方事前沒公布或確認消息。分析指出,疫情與暗殺,都是中共黨魁此趟香港行的擔憂。
-
台議長:非香港民主終章.是改革力量忍辱負重
2022-06-30 13:52:45今天6月30日港版國安法施行2週年、七一是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中華民國立法院長游錫堃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中共違背一國兩制承諾、傳出積極要制定基本法23條。游錫堃說依舊相信,「現在不是香港民主的終章,而是改革力量的忍辱負重。」台灣繼續跟香港人站在一起。中共對外擴張、對內壓迫,崇尚民主自由的國家已漸漸看清中共的本質。
-
七一前 末代港督新書憶港心碎 批中共違承諾
2022-06-22 21:54:50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末代港督彭定康推出新書《香港日記》。新書發表會上,彭定康指出,中共徹底違反了保證香港50年內享有「高度自治」的協議,香港的情況「令人心碎」。
-
香港移交25週年 美國嘆50年不變承諾走一半就落空
2022-07-01 08:53:33香港7月1日主權移交屆滿25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感嘆,50年不變的承諾才走一半,北京與香港當局就破壞人民的民主參與、基本自由與獨立媒體,他重申美國會與港人站在一起。
-
蘋果新聞網交易陷羅生門 政院:密切注意交易架構
2022-06-16 11:32:16台灣蘋果交易可能生變,陷入羅生門!台灣《蘋果新聞網》上週聲明稱「已完成交接」,卻遲遲沒有後續說明,傳出由香港商人黃浩及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收購,但香港《壹傳媒》清算人昨天(14日)又公告:沒有出售台灣蘋果新聞網或台灣相關業務。由於外界關注此案是否有中資介入,行政院今天首次表態,強調相關部會都會密切注意,而經濟部商業司今天也正式發函《蘋果新聞網》,要求七日內說明。
-
港721襲擊案三年真相未白 港人台灣發聲
2022-07-22 17:08:16香港721白衣人襲擊事件,被視做反送中運動的轉折點,至今三年過去,包括受害者與加害者的真相都被掩蓋;台灣香港協會今晚(21日)舉辦座談會,理事長桑普律師邀請前香港元朗居民還原實況與目前家鄉的近況, 我們請人在現場的記者曾馨旻,帶來最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