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促企業併購風險項目救房地產 反應不如預期

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優質項目。然而截至目前市場反應冷淡。示意圖。 (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16 日訊】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的優質項目,藉此化解市場風險。然而截至目前,實際收、併購案例寥寥可數、市場反應冷淡。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和銀保監會2021年12月底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大型民營企業、央企和國企併購風險和經營困難的房地產開發商手裡的優質項目。這項舉措被解讀為「以市場化方式處理風險的有力措施」。
路透社報導,今年來,雖然銀行業「開綠燈」,加速對於企業收、併購風險地產開發商優質項目的放款速度。然而實際收、併購的案例寥寥可數,市場並不熱烈。
報導引述業界人士指出,收、併購的交易複雜,企業仍持觀望態度,若無政策給予整體推進,會造成實行腳步緩慢。
除了市場觀望,部分「用於風險處置項目的收、併購」貸款或籌募資金,反成優質房企進行項目建設融資的新管道,如此一來難以達到化解產業風險的目標。
報導引述中國房地產分析機構中指研究院最新報告,分析近期3筆「併購債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顯示這3筆資金與「用於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的兼併收購」有一定距離。其中2筆資金用於併購的比重分別為30%和46%,第3筆的交易對象是地方國企的城市更新項目,與風險房企與項目毫無關係。
報告指出,藉由這幾筆資金運用顯示,不但沒有為風險企業專案紓困,反而成為房企為專案建設融資的新管道。
長期投入不良資產收購處置的植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文良在報導中稱,「優質的項目本身具備自我救贖的能力,不需要外界介入自己就能活下去,這類併購對於化解行業風險意義有限」。
他進一步指出,對於較差、有風險的房地產項目,由於市場整體仍處於下行週期,預期不明朗,有能力的房企收、併購的意願和動力更低。「除非有政策進行整體推進,否則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併購」。
報導提及,房地產開發商手下的各個專案之間彼此獨立,缺乏整合,使整體市場面臨,「優質項目沒必要,差的項目沒人要」的尷尬局面。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恆大急需救命錢 放棄廣州足球場用地換242億
2022-08-05 16:14:19恆大財務問題未解,為籌措救命錢,近日與廣州市政府達成協議,放棄一塊用於建設足球場的土地使用權,藉此獲得約人民幣55億元退款(約新台幣242億元),用以償還部分債務。
-
大陸爛尾樓餘波 體質欠佳房企恐倒一片
2022-08-10 19:16:41中國房地產業吹逆風,爛尾樓事件重擊市場信心。業內人士認為,官方基本上採「救項目不救企業」路線,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的房產公司恐將退場。
-
大陸地方財政狀況頻出 各地搖搖欲墜危機四起
2022-07-14 14:17:31中國地方財政狀況深陷泥淖,分析認為,地方多年的透支且畸形的經濟發展、唯GDP論與不受監督的統治模式,再加上嚴苛動態清零,把中國經濟推到懸崖邊,搖搖欲墜、危機四起。
-
大陸爛尾樓風波蔓延 房地產供應商也拒還貸
2022-07-20 17:42:02中國大批屋主拒絕為爛尾樓償還銀行貸款的風波未解決,數百家房地產供應商也因被拖欠款項,無力償還銀行債務,網上更流傳大批湖北省恆大集團的供應商決定停止償還貸款
-
資金調撥難外部融資卡 爛尾樓根本問題在沒錢
2022-07-14 18:20:33中國出現「停貸潮」,部分屋主單方面宣布停止償還房貸,「爛尾樓」問題浮上檯面。業內人士說,監管下資金調動活度低,外部又融不到錢,開發商能用資金有限,致使房子交付難、復工難。
-
不滿恆大私自擔保貸款 境外債權人發信促說明
2022-07-28 12:33:48恆大物業抵押部分資產助第三方公司取得貸款,卻因無力還款而面臨強制執行,多名恆大高層因此辭職。近日部分不滿的債權人致信恆大,要求說明事件來龍去脈、責任與補救措施。
-
北京氣裴洛西訪台 大陸女權作家:只是表演而已
2022-08-03 19:36:56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北京跳腳並狠話說盡,台灣媳婦、中國女權作家上官亂表示,中共的強烈反應就是表演而已;也有異議人士說,中國戰狼只是紙老虎。
-
中國爛尾停貸潮擴大 業主控訴影片爆紅
2022-07-22 12:50:42中國爛尾樓停貸潮持續擴大,已有超過300個樓盤業主發布停貸通知書。近日,一位業主控訴監管銀行與開發商勾結的影片,在網路爆紅。
-
撰書揭中共掠奪戰 法記者:北京無法讓我噤聲
2022-07-03 21:35:31法國記者董尼德的「中國大掠奪」中文版將在台灣上市。他向中央社表示,中國背叛了世界,成為可怕的掠奪者,全球對中國的態度已完全改變;他分析中國面對強勢同盟,對台不敢輕舉妄動。
-
中共打壓台灣芒果 吳釗燮:怎找到水果鼻子做PCR
2022-07-01 22:55:00中國澳門以台灣芒果驗出Covid-19為由暫停輸入,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反譏,這是經濟脅迫,用的是怪異又毫不具說服力的偽裝,「到底他們怎麼找到這水果的鼻子來做PCR檢測?」
-
劉德音:台積不受武力控制 犯台破壞世界秩序
2022-08-01 21:50:0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外媒專訪時強調,如果中共犯台,沒有人能強奪台積電,因為製造晶圓片所需的材料、設備等供應鏈來自世界各地,中國無法拿到高階晶片,在材料缺乏下自然無法運作,生產也將停擺。
-
北約峰會聚焦中共 學者:歐洲關注南海航行自由
2022-07-01 17:03:23日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新戰略將中國指為「系統性挑戰」。學者分析,中國近年對周邊海域的排他性海權主張,和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都令北約感到擔憂。
-
中企買北達州農地 美議員憂空軍無人機技術外洩
2022-07-03 12:10:07媒體報導,一家中國企業最近在北達科他州美國空軍基地附近購買農地,由於這座基地擁有敏感無人機技術,國會山莊議員擔心北京以此為據點,進行間諜活動。
-
中國爛尾樓停貸風暴 專家:今年財政缺口將擴大至27兆
2022-07-26 16:17:26中國近來爆發多地爛尾樓風暴、買家集體停貸潮,引發連鎖性危機。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預估,中國地方政府今年賣地收入比去年少3.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15.7兆元),中國全年財政缺口將擴大至6兆人民幣(約新台幣27兆元)。
-
哪些台版書不能進中國?業者說標準越來越嚴
2022-07-04 20:49:31有中國的書店業者表示,現在要進口台版書,標準越來越嚴。以前只是特定作家如高行健的作品不能進,現在是擴大到特定出版社如八旗的作品都進不了中國。
-
北約秘書長預告最大變革 30國52%公民負看中共國
2022-06-27 23:44:40接續G7峰會,北約領袖峰會29日將登場。秘書長史托騰柏格週一(27日)記者會預告,本屆峰會首度邀請印太四國參加,將展開一場冷戰以來最大的變革,戰略概念也首次納入中共構成的威脅,以及因應恐怖主義、網路與混合威脅的方法;將預先派駐部隊防衛特定盟友。
-
劉德音:台灣是台灣 盼國際勿因鄰近中國而歧視
2022-08-02 20:09:00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CNN專訪,在論及北京可能武力犯台時表示這將是各方皆輸。他還說無論別人與中國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希望國際不要只因台灣鄰近中國就另眼相待。
-
降對中關稅?傳拜登政府分歧深 考慮雙軌並行
2022-07-03 19:55:03美國通膨飆升,減少對中國關稅能否舒緩消費者壓力成為白宮討論焦點,但拜登內閣似乎意見分歧。據傳美方正在考慮雙軌並行,意即削減部分消費品關稅,同時提高其他商品的關稅。
-
因應大陸暫停輸入 台灣石斑外銷達100公噸勝往年
2022-07-20 14:17:34中國暫停輸入台灣石斑魚受關注,農委會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今天說,今年出口石斑魚累計100公噸,比往年多,包含剛出口美國3公噸活魚石斑,且國內餐飲近期也會推很多石斑魚料理。
-
大陸清零加速外資出走 廣東民營企業紛紛收攤
2022-08-12 17:57:59自由亞洲電台(RFA)11日報導,因疫情導致中國華南地區大量民企8月底前結束營業,像是東莞一家港資玩具廠定於本月中旬遣散員工拉下鐵門,也有塑膠電子廠宣布只做到31日就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