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制度減損競爭力?業界提兩大訴求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3 月 25 日訊】環境部週二將召開第2次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決定台灣碳費一噸要收多少錢,國內產業界石化、水泥、鋼鐵等業者是高度關注,也有業者呼籲,台灣應該效法歐盟課徵碳關稅,才能要求進口商品為碳排付費,好避免競爭力遭到侵蝕,我們請教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李介文副總,怎麼看業界目前看法,以及產業面臨的挑戰?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執行副總經理 李介文:「

其實在這議題上面,第一個還是先看一下碳費跟碳稅,尤其是邊境碳稅,它之間到底是怎麼被考慮的,當然某種程度上,其實在講碳費這件事情,它其實基本上基於生產的所在地,在這種情況下,工廠排放煙畫面本身這個工廠,本身排碳它如果超過2.5萬公噸以上,在台灣會收取費用,碳費,而這個費用會被拿來作為專法專用,因為如果是稅的話,它會被攤進一般的各類用途上,但碳費本身會專法專用,這次很明確要用在減碳有關的基金上面。如果今天講到歐盟現在實施的邊境碳稅的話,碳稅主要的思考邏輯是以產品為基礎的,今天我們有一個產品, 然後進口到歐盟,歐盟針對這個產品,它會進口到歐盟,這個產品本身的排碳量,它主要計算在生產以及原物料的部分,針對這一塊來去考慮它的排碳後,可能有超過歐盟的要求的部分,要去購買品證,當然這個部分它是以稅的形式匯入到歐盟去使用。

所以這兩個其實它本身在考慮的基礎就不太一樣,只是說如果現在回歸到現在在台灣來考慮,就是說現在在收取碳費的這種情境下,現在在收取碳費的這種情境下,到底目前業界怎麼看?

那當然其實我們有時候跟蠻多業界在去接觸的,那我們自己當然也有些感受,第一個是說確實收碳費其實大家都不會很舒服,那不會很舒服,我們承諾上畢竟它就是成本的疊加,那在這種成本疊加的情況下,我們也開始看到有一些行業開始嘗試想要反應在產品上面,開始嘗試想要漲價,那這個是當然這是大家最初期的反應,不過我當然我陸續也有看到說其實在整個,產業裡面也出現了這個不同的這個在不同的光譜,可能有兩派的這個企業的想法。有一派企業其實他其實投入減碳這件事情其實有一段時間了,可能在自己的這個製程減碳,可能自己在自己的新產品研發上面,其實有投入了一些有投入了一些這個費用,在這種情境下他們其實會思考是說,碳費真的要收的話也不是不能收,但是如果要收的話,那應該大家都要被收了,就希望大家競爭基礎是公平的,那下一個是他也會更考慮說,畢竟他跟歐盟邏輯一樣,今天台灣的企業內收,那是不是我們應該也要對可能會進口類似產品的這一些這個,進外的這些公司,通常會對進口商啦,這邊來做收取,因為對他來講他已經開發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今天還是有所謂可以運用這個比較高碳排,但是又相對低價的這種產品,那他可以進口而沒有任何的這個成本的話,那其實是一種另外一種不公平。

這是我們看到有一些企業,他其實走得比較快的,他會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當然也有蠻多企業,其實某種程度上,因為其實在行業內,本來的這個銷售的產品利潤也不一定那麼好,所以他們當然還是說,這種在收取的形式上面,可不可以費用盡量的少,那當然不只是不只是金額少,還包含說可不可以有更多輔助機制,例如希望說,有一些碳權交易所來資的碳權,可以幫助我做抵減。

那只是說當然就現實來講,這個境外購買的碳權是沒有辦法做抵檢的,可能之後在審議後,或許會開放5%左右的這個使用的這個權利,但是除了這個以外其實目前至少在法規上也有補充一些是,像如果你做一些減碳的一些行動,在這一塊其實是可以有一些優惠費用的,可以去搭配的,所以當然我們這樣看待。其實在產業上面,其實不同,確實還是有不同的聲音在這件事情上面在移動。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