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手腳冰冷?別只穿厚襪、戴手套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2 月 13 日訊】週末寒流報到,您可能會感覺,明明已經戴上厚手套,穿很厚的襪子了,為什麼手腳還是覺得冷呢?中醫師提醒,很可能是忽略了頭部跟頸部的保暖。
寒流來襲,民眾大衣、手套全出動,但還是覺得冷,尤其手指跟腳指頭更是凍的冷冰冰。其實,只要戴上毛線帽跟圍巾,手腳冰冷的症狀,就會得到改善。
中醫師 蔡蕙君:「你如果說吹到風,最容易先中膀胱經,所以很多人呢一開始外感風寒的時候,你就開始頭脹脹的頭痛不舒服,頸部緊緊的,身體痠痛。」
膀胱經一路從雙眼、頭部、頸部到背部,是人體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尤其氣虛的人,熱量無法供應到末梢神經,更容易出現戴手套,穿襪子還是覺得不暖和。
中醫師 蔡蕙君:「我們人體的保衛機制就是說,血液不夠的話,他當然就是先保衛我們的中樞,包含我們的腦部,我們的重要的器官,所以手腳血液量不足,他自然就是會比較容易冰冷。」
冷風吹到脖子,血管急劇收縮,增加中風機率。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保暖。
中醫師 蔡蕙君:「他們在家裡也可以喝薑茶,因為薑它本身有溫陽的一個效果,它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那喝一點薑茶,甚至在睡前一個小時你可能可以泡腳。」
中醫師也建議,搓熱雙手,按摩耳部穴位跟臉部,都能夠達到保暖的效果,度過寒冷的冬天。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詹詠茹 台灣台中報導
相關新聞
-
徹底改善『手腳冰冷』中醫教您成為『暖男暖女』 | 談古論今話中醫(485)
2019-12-20 18:11:10手腳冰冷是血液循環不良的象徵,不但容易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冒,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還會下降30%,若放任不管還可能提高腦心血管疾病、癌症的風險。 這一集很高興難得邀請到養生專家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中醫師來談一談冬天很常見問題–手腳冰冷。
-
孩子過動怎麼辦?中醫治療有良好效果
2019-08-30 18:44:16小孩子特別好動,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讓家長擔憂是不是罹患過動症?孩子是否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需要專業醫療的評估,中醫師何昱樺表示,中醫在治療「過動症」臨床上有不錯的效果。
-
徹底改善『手腳冰冷』中醫教您成為『暖男暖女』 | 談古論今話中醫(485)預告
2019-12-16 17:19:53手腳冰冷是血液循環不良的象徵,不但容易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冒,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還會下降30%,若放任不管還可能提高腦心血管疾病、癌症的風險。 這一集很高興難得邀請到養生專家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中醫師來談一談冬天很常見問題–手腳冰冷。
-
打通任督二脈 新14經絡銅人進駐科博館
2019-02-27 21:52:09歡迎回來,中醫診所常見的經絡銅人,現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又多了一座,這是潘隆森醫師花了兩年打造的14經絡銅人,規格完全符合(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希望藉由博物館的展出,讓世界各地的民眾,更加認識中醫的博大精深。
-
醫療中西合併 搶救糖尿病患視力
2019-03-20 21:46:20來看醫療中西合併的趨勢,68歲的郭先生,因為多年的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在接受中藥治療眼睛的同時,也接受西醫胰島素控制血糖,現在視力模糊的症狀已經減輕。
-
中醫博士巡迴開講最末場 觀眾迴響養生效果好
2019-06-18 21:54:31旅美華人武術家暨中醫博士李有甫,台灣最後一場「武術與中醫養生」講座,16日晚上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行,現場應民眾要求示範幾種武術動作,並解答民眾的疑難雜症,現場互動熱烈。
-
盛唐鉛中毒再添一樁 49歲女子求償
2020-08-11 21:16:48台中一名49歲何姓女子,罹患癌症,她表示,10月到盛唐中醫求診,想改善化療的不適,但近日診所爆發患者鉛中毒事件後,她急忙到醫院檢驗,確認自己也有鉛中毒的情形,所以前來向何欣純立委求助,希望討回公道。
-
蜜蘋果紅了! 福壽山採果、賞楓一次滿足
2018-11-13 21:40:52福壽山農場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群峰之間,除了賞楓,還有好吃的蜜蘋果!因海拔較高,日夜溫差大,這裡種出來的蘋果果心會有一圈蜜腺,非常特別。今年首度以現場報名的方式,開放遊客上山採果,從十月起每天都能吸引上百人,上山體驗。
-
我們與『白內障』的距離? 中醫陪您戰勝惡視力 恢復好眼力 | 談古論今話中醫(462)
2019-09-02 11:03:19有位49歲公司老闆陳先生因工作需長時間緊盯電腦、手機看報表,幾乎每天超過10小時,自25歲起近視就破千度,去年開始度數竟暴增,配了眼鏡仍看不清,到醫院眼科部就診,赫然發現已罹患中度白內障,醫師警告 600 度以上高度近視者是罹患白內障的高危險族群,提醒大家不要過度使用3C產品,才是保護眼睛根本之道。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白內障中醫治療與保健。
-
速道破中國真相 館長連播三條新唐人新聞
2019-04-29 20:43:39直播主館長 陳之漢,再開直播!這次將矛頭指向聊天室內的五毛,一連播了三則新唐人的中國真相新聞,要他們認清真相,還說現在中共的情況,就像是解體前的蘇聯。
-
韓國瑜辯論後造勢大會 竟喊出2300萬「台胞」
2019-12-30 09:06:48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29日晚在台中造勢,提及2300萬民眾時,竟口誤2300萬「台胞」,隨即再改口2300萬「台灣同胞」,讓他兩岸立場再次受質疑。
-
盧秀燕再談花博免費 盼總統兌現選前承諾
2018-11-27 20:59:49歡迎回來。選前喊出「拚經濟」口號的盧秀燕,順利入主台中市府,她表示,現階段要善用花博效益。另外,她也強調,不會像高雄韓國瑜一樣,常設兩岸工作小組,她說,雖然中國市場很重要,但台中也有很多產品,銷往日本和東南亞,為了節省經費,她傾向於臨時任務編組,達成階段性任務就解編。
-
「四神湯」有多神?溫脾健胃補氣虛 消除水腫一把罩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1)
2019-11-12 17:55:37四神湯是台灣著名的小吃,是一道廣受歡迎的平民美食,也是相當溫和的中藥藥膳!四神湯顧名思義由四種藥物組成很容易取得,煮法簡單,四神湯看似平凡,確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四神湯是由哪四種神奇的藥物組成的呢?喔! 應該是神所賜與百姓的珍貴禮物吧。也許你聽過吃過但還不一定了解他的真面目。 這一集邀請到詠生中醫診所院長吳建東中醫師來談談有關四神湯的妙用。
-
淺談舉步維艱的『足底筋膜炎』中醫治療有法寶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1)
2019-09-02 11:04:12據報導,中醫門診近來足底筋膜炎患者大增,常在跑步後隔天起床腳一踏上地板就像被針刺一般劇痛。為甚麼跑步會造成足底筋膜炎?何謂足底筋膜炎、肌筋模炎如何產生、中醫如何治療與預防?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全生中醫診所院長陳朝龍醫師來解答這常見的問題。
-
統促遊行臨陣取消 護台集會抵禦紅色滲透
2019-04-13 21:08:22焦點新聞,來看到,台中市府核准統促會今天下午的遊行,引起反彈之後,統促會邀請演講的武統人士李毅也被驅逐出境。統促會今天中午,臨時宣布停辦遊行與論壇。另外公民團體為了表達反對中共一國兩制,而發起的反統促大遊行則是照常進行。
-
幫派隱身統促黨 白狼手下吳金虎暴力討債落網
2019-05-02 00:18:49火線新聞,帶您看到,刑事警察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近日破獲具親共團體統促黨主委身份的竹聯幫地虎堂主為首的犯罪集團,利用具黑白兩道身份施壓被害人、討債牟利,警方以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移送地檢署偵辦。
-
『濕』為萬病之源 中醫祛濕消腫完整攻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66)
2019-08-27 15:39:18台灣四周環海而地理位子又處在亞熱帶氣候區,是典型的海島型氣候,它的最大特徵是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多、濕度大,悶濕的天氣影響健康甚鉅,人體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關節肌肉疼痛、痛風等問題,很多疾病也會因濕度大而舊病復發。必須小心防範。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溫雅中醫診所院長彭溫雅中醫師來探討如何排除濕毒的問題。
-
中醫對付難纏『痔瘡』、『瘻管』有法寶 免開刀 | 談古論今話中醫(461)
2019-09-02 11:03:29一名30歲蔡姓工程師,因工作需長期久站,每天超過8小時,在無塵室內因穿無塵衣,不敢多喝水怕需上廁所,平日生活又常熬夜,前陣子排便時發現有血連續一個禮拜,擔心罹患腸癌,前往大腸直腸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是3顆內痔在作怪,治療後已經改善。另一種類似痔瘡的肛門瘻管也是一般人少知的常見疾病,如何治療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施丞修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痔瘡與瘻管中醫治療與保健。
-
拯救『坐骨神經痛』的好幫手 中醫治療有奇效 | 談古論今話中醫(463)
2019-09-02 11:03:07據媒體報導,台中市一名八十六歲梁奶奶,感到右側下背痛,痛覺漸漸延伸至臀部和大腿後側,導致行走困難,睡覺時僅能屈膝而睡、無法翻身,就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所致,考量奶奶年事已高,家屬決定求助中醫針灸治療,經半年的治療,不但能拄拐杖行走,並可一覺到天明,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坐骨神經痛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
「十全大補湯」溫補氣血第一方 頭暈目眩慢性疲勞全掃光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8)
2019-09-02 11:05:04據報導,有一形體消瘦中年農婦於工作中,昏厥休克,家屬尋求中醫治療,經中醫師診斷,係因多年素食過於節儉飲食不調,加之勞損所致,以十全大補湯為主方,服用數帖後,面色紅潤,氣力增長。經過十數年,身體安康無恙。 這一集邀請到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博士來探討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醫名方「十全大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