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錯置!陳時中澄清唱歌影片 立委籲防中共假訊息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1 日訊】週三晚間,網路瘋傳衛福部長陳時中唱歌影片,陳時中今天嚴正澄清,影片是在去年的6月15號,宣傳防疫新生活的解封時期,並非今年的三級警戒期間。對於去年影片被刻意誤導成,是在疫情警戒時期發生,就有網友找出影片最早來源,是出自中國的微博帳號,質疑是中共認知戰,故意混淆視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那唱得不好,就大家多包涵。」
指揮官陳時中遭傳在三級警戒期間,違反防疫規定群聚唱歌,週四他現身嚴正駁斥,表示事件日期在去年6月15號,是剛解封時期,希望日期錯置的情況不要再發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這樣的一個日期的錯置,我希望不要再發生。(有外界質疑說,從王必勝執行長遭到爆料,到您的影片流出,可能是政治鬥爭的操作,您怎麼看?)依稀有這些感覺,但我想說沒有這樣的證據,我並不能做這樣的指控。」
對於衛福部頻遭爆料,陳時中也說,事件時間序、加上最近發生的事,看起來滿詭異,但沒有證據指控是誰做的。而臉書粉絲專業「奶茶同盟」查詢影片記錄,指出影片源頭來自中國微博帳號「孤煙暮蟬」,也有網友說是微博帳號「台灣傻事」先貼出影片。而隨後再查出「孤煙暮蟬」,在今年七月成為「廣東網絡文明宣傳大使」。讓外界不禁質疑幕後黑手,又是中共認知戰。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蘇貞昌:「現在有心人,用過去的影片造假,說現在的防疫期間,是非常惡劣的手法,對於防疫團隊的認真加以打擊,非常不當。」
刻意用去年六月影片,誤傳為今年部桃群聚時期混淆視聽,立委蔡易餘在臉書表示,這個以假亂真、移花接木的假訊息根本是中共官方的農場文,不可不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相關的新聞如果再有,我們已經澄清了,而且也講了,如果再轉傳,如果再有類似這樣的一個,要來做各種的錯置的話,那我們當然會讓我們的法制組來處理。」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曾馨旻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謠傳打國產疫苗不能出國 陳時中澄清:只差在檢疫方式
2021-06-11 13:00:27高端疫苗二期臨床期中解盲成功,要向衛福部申請緊急授權藥證許可,力拚7、8月提供國人施打。但外界質疑國產疫苗沒有國際認證,打了也出不了國,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立法院表示:出國不會因為沒有打疫苗就被阻斷進入,只是檢疫方式有所差別。立委蘇巧慧也呼籲國人,世界上目前並沒有所謂通行的「疫苗護照」。
-
黃安注意!陳時中:海外收入擬納健保收費級距
2020-09-19 20:45:35長年旅居海外的國人,因在台灣沒有收入,只需繳納低額費用,就能享用健保資源,像是親共藝人黃安,平時旅居海外,但一有就醫需求就飛回台灣,引起社會負面觀感。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表示,正研擬將海外收入,納入健保收費級距。
-
CNN總裁下令醜化川普錄音曝光!爆料者不畏恐嚇
2020-12-03 19:54:52美國非營利網站「真相工程」,日前曝光一系列,美國CNN電視台晨會的錄音檔,在第二段曝光的錄音內容中,CNN總裁下令要醜化川普,不要把川普當正常人來報導;現在,CNN揚言要告爆料者,但「真相工程」創辦人說,他們不怕打官司,CNN應該和美國人民道歉。
-
台灣防疫成果全球第三!英學者:台灣至少準備20年
2021-01-28 21:57:26台灣防疫再拿優良成績單,澳洲智庫公布新數據,顯示在控制疫情上,世界98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三。而也有外媒播放中共病毒的紀錄片,提到台灣在這場防疫中,寫下了成功的故事。
-
陸製口罩混充台製 陳時中:是累犯、還有另一家
2020-09-03 21:05:50口罩國家隊的實名制口罩,竟被不肖業者混雜中國製口罩出貨到藥局販售,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受訪時表示,檢調已介入調查,也第一時間要求廠商停產,這家廠商是累犯,目前還有另一家口罩工廠有類似情況,也已著手調查。
-
日籍女大生染疫源頭成謎?專家提4種可能
2020-06-26 21:10:12好,南部大學日籍女學生返回日本後,被驗出中共肺炎,台灣指揮中心緊急匡列,123名密切接觸者採檢,今天確認都是陰性。不過,日籍女學生究竟是在哪裡被感染?也引發討論。台灣和日本,都持續調查中。台灣感染專家李秉穎認為,這一個案非常怪異,難以解釋感染源頭,並提出4個可能的染病原因。
-
方芳喊兩岸統一稱不在乎健保卡 陳時中:不要看病就好
2022-01-19 16:07:39資深藝人方芳(周正芳)近年移居中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更向陸媒表示就像教小孩一樣,要中共教訓台灣。方芳日前對外宣稱拿到中國公民身分證,不過被網友抓包只是拿到台胞證,仍可以使用台灣健保,引起網友不滿,要方芳剪掉健保卡。
-
國產疫苗比國外差?權威醫分析優劣籲提防認知戰
2021-06-05 21:33:37國產疫苗風波不斷,感染科權威醫師李秉穎接受網路電台訪問,分析國產疫苗與國外優劣,他表示國產的高端與聯亞都是重組蛋白疫苗,目前世界上有的疫苗,以品質保證來講,蛋白疫苗品質比較可靠。針對近期國產疫苗連日引發輿論批評,李秉穎也提醒,台灣民眾必須警覺,有心人士刻意操作認知戰。
-
新北再爆黑心口罩商 陸製工業口罩冒充醫用販售
2020-09-08 13:10:54近期大陸製口罩,偽標台灣製(MIT)引起風波,海關共查扣83萬多片的口罩。周刊報導,政府近日清查大量進口中國製口罩廠商,一家新北廠商被發現,疑似進口中國製的工業用口罩,卻混充成馬來西亞的盒裝醫療口罩販售,儘管沒混入實名制通路,但可能已流入市面藥局,已送檢調進一步調查。
-
不肖廠商混用口罩 指揮中心:24日起恢復徵用
2020-09-16 15:22:08黑心廠商將陸製非醫用口罩混入實名制醫用口罩販售,嚴重影響民眾對口罩國家隊信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6)日表示,本月24日起將恢復全面徵用國產口罩,等口罩市場和藥局通路都穩定後,才會恢復現在的每天800萬片部分徵用。網路預購10月12日才能買到雙鋼印口罩。
-
造謠炒作疫苗話題 中共「認知戰」陷阱在台踢鐵板?
2021-06-10 22:16:52中共長期對台灣滲透虛假訊息,尤其在台灣出現本土疫情,人心惶惶之際,中共更是大打認知戰,學者分析,不管是台灣政府或人民,都已經有一套很好的應對方法,能在假訊息一出現時,迅速澄清,也在疫情期間,更看清中共的手法。
-
世衛前秘書長批評中共拖延通報 讚許台灣
2020-06-08 08:42:25再來看到,曾在任內成功對抗SARS的世衛前秘書長布倫特蘭德,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批評中共拖延通報是疫情擴大的原因。她說,人傳人的傳染途徑明明1月1日就相當清楚,但中共直到1月20日才公開證實,就目前所知,拖太久才承認人傳人是中共最大的錯誤。布倫特蘭德並稱讚台灣等國家的防疫成功,肯定這些國家動作快又有決斷力。
-
同濟研究:中國疫苗改變基因表達 降低免疫力
2021-11-11 22:11:17中國疫苗有效性受到質疑,近日,浙江有一名網友,在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後三個月,發現自己的抗體呈現陰性,對此,中共衛健委會表示,「新冠疫苗沒必要開展抗體檢測」。另外,中國的同濟大學醫學團隊在英文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稱健康人接種了中國的新冠滅活疫苗後,全身會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而身體的免疫力反而下降了。
-
川普退WHO另起爐灶?陳時中:台灣積極爭取加入
2020-05-30 23:34:17美國總統川普29日宣布全面終止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對此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如果美國退出了世衛,那可能還要再建立一個大家能互相信賴的平臺,臺灣也會積極爭取加入。
-
中共批台隱匿疫情 陳時中一句相互取暖成爆點
2020-05-27 20:35:11中共國台辦520在微博發文,誣衊台灣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不專業、隱瞞疫情。今天(27日)陳時中接受廣播專訪,被問到可能原因,陳時中回答,可能是他之前講了一句話,說「習近平和譚德塞兩人互相取暖」,成為引爆點。
-
【直播回放】假新聞與後真相時代的省思
2021-12-05 15:12:16總統大選、美中貿易戰、到武漢肺炎,大家已明顯觀察到: 假新聞、資訊戰,不僅是全球資安問題,更直接攸關國家安全與社會的安定繁榮!美國已領先國際社會開始積極應對,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特別邀請研究全球資訊戰的專家沈伯洋與經濟學家吳嘉隆,從社會、經濟、政治各個角度闡明當前資訊戰的本質、對台灣的衝擊和應對之道。誠摯邀請大家熱烈參與!
-
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再添4死!陳時中擬設整合門診
2021-10-29 22:13:44台灣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情況,第一劑覆蓋率已達70%,第二劑也有30%,不過同時也新增116件不良反應通報、和4例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為了更好的通報和追蹤病情,衛福部擬設立整合門診,目前正在呈報計畫。
-
中共打壓被曝光後 路透:德國BNT承諾售台灣疫苗
2021-02-18 11:15:08德國BioNTech公司發表聲明指出,仍會按計劃提供疫苗給台灣。 不受中國阻撓影響。
-
彭帥揭遭前副總理性侵 微博被封 荒淫共官下多少受害者
2021-11-03 21:22:16中國知名網球選手彭帥,曾與台灣網球一姊謝淑薇搭檔,兩度拿下大滿貫女雙冠軍,11月2日深夜彭帥在微博爆料,遭大她40歲的前中共副總理張高麗誘騙性侵,張高麗妻子也涉入其中。這篇爆炸性的微博文章發布後,僅20分鐘就遭刪除,中國網友只能用網球英文tennis為關鍵字討論。台灣立法委員也發聲抨擊,呼籲關注中共制度下更多的受害者。
-
從教室到片場 程苡雅分享出演「斯卡羅公主」點滴
2021-11-12 22:52:16歡迎回來。日前在戲劇「斯卡羅」中飾演部落公主角色的程苡雅,週末在屏東萬巒圖書館分享出演心得。原來她是因為13歲時,參加泰武鄉族語朗讀比賽,意外被曹瑞原導演相中,程苡雅勇於接受挑戰、及對原住民文化的使命感,都讓在場聽眾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