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輕症居家照護指引出爐 出現4徵兆須送醫

指揮中心8日公布「居家照護管理指引」,明訂小於65歲、無懷孕或洗腎的輕症個案可在家照護, 可有條件與未確診者同住,一旦出現喘、悶、意識不清、皮膚發青須送醫。(圖/指揮中心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08 日訊】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居家照護管理指引」,明訂小於65歲、無懷孕或洗腎的輕症個案可在家照護,可有條件與未確診者同住,一旦出現喘、悶、意識不清、皮膚發青須送醫。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因應Omicron個案多達99%為輕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推動「新台灣模式」,達到「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目標。
為確保落實「重症清零、輕症有效控管」策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也在疫情記者會中公布「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在確診者條件方面,個案年齡必須小於65歲且為無症狀或輕症、無懷孕或洗腎;同住未確診者年齡也必須小於65歲,且無懷孕或洗腎。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在居家環境條件方面,境外移入個案必須符合1人1戶規定,若在居家檢疫前確診,都須持續在家中隔離,除非同住者有多名確診者或有必要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才可多人1戶;不過,若是居家檢疫期滿返家後才確診,將比照本土個案辦理。
羅一鈞說,若為本土個案必須以1人1室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若要共用衛浴則必須適當清消,解除隔離後須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他表示,如果同住家人中有未確診者,可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同戶隔離的未確診者原則不超過4人,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的確診日後10天,隔離第5、10天須進行家用快篩,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
羅一鈞說,符合居家照護條件的個案,將由地方政府開立隔離通知書,通知在家隔離並以電子圍籬進行管制,輔以雙向簡訊進行追蹤關懷;隔離期間由地方政府整合各單位成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進行評估關懷及發送快篩試劑,必要時提供血氧機或安排遠距醫療、後送就醫等事宜。
居家照護期間,出現4大症狀務必立刻通報送醫,羅一鈞說,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務必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若有其他症狀或醫療需求,可聯繫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醫療團隊評估。
羅一鈞指出,居家照護確診者須同時符合2條件才可解除隔離,首先是有症狀者至少要退燒1天且症狀緩解,其次為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且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
至於同住的未確診者,羅一鈞說,未確診者必須距離同戶最後確診個案的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的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居家隔離規定鬆綁 可共用衛浴、同住者同戶隔離
2022-04-06 14:49:33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即起鬆綁居家隔離規定,未來雖然維持「1人1室」原則,但只要適當清消就能與同住者共用衛浴,如果同住者都被匡列隔離,全家人可同戶隔離。
-
本土增384例仍在高點 基隆經類普篩疫情漸獲控制
2022-04-08 16:28:51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384例本土病例,顯示疫情仍在高點;指揮中心也公布基隆類普篩實施13天成果,共發現334人確診,雖無法清零,但顯示已漸獲控制。
-
新北增146例本土確診 足跡曾到影城、KTV及賣場
2022-04-08 16:46:15新北COVID-19本土確診第3天破百例,今天新增146例本土確診遍及16個行政區,以中和區27人最多。相關個案足跡涵蓋好樂迪KTV、好市多、樹林秀泰影城等多個賣場。
-
高雄新增58例確診 13間特殊娛樂場所38人染疫
2022-04-08 18:17:02高雄今天新增58例COVID-19確診病例,包含13間娛樂場所相關共38人染疫,高雄市政府呼籲曾到相關場所的民眾盡快篩檢。另外,這波疫情目前影響3校,其中251人隔離。
-
本土確診個案暴增 花蓮慈院視訊門診成長6倍
2022-04-08 15:10:37因應本土COVID-19疫情增多,花蓮慈濟醫院今天指出,近日電話詢問視訊門診數量增多,選擇視訊門診者比疫情爆發前增加約6倍,院方提供23個醫療科別線上提供看診。
-
北市增54例本土 嚴管八大及徵用旅館收確診者
2022-04-08 17:28:31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宣布,COVID-19疫情北市新增54例本土案例,加嚴管制八大行業,顧客及員工都要打滿疫苗,否則臨檢到會罰業者;並徵用旅館作為收治確診者之用。
-
裴洛西亞洲行延後 中共跳腳阻訪台
2022-04-08 09:07:59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原定4月8日率團訪問日本,並預計在4月10日「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三週年當天訪台,關切台海局勢,以行動支持民主台灣。不過,就在啟程前夕,裴洛西的發言人七日表示,82歲裴洛西染疫採檢結果呈陽性,目前沒有症狀,但她率領的國會代表團亞洲行將因此延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天(7日)跳腳威脅稱,如果這個訪問成行,中方將有所謂「堅決回應」,要美方承擔後果。這也是繼1997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金瑞契訪台之後,時隔25年,再一次有美國眾議長在任內訪台。
-
首款唾液篩核准!陳時中不採用快篩取代PCR
2022-04-29 22:22:22歡迎回來。台灣快篩實名制上路後,不少人害怕用鼻咽採檢體,食藥署傍晚透過官網宣布,(29日)核准首款,由韓國製造的唾液快篩試劑專案輸入,這也成為第一款家用唾液快篩試劑。而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要直接把快篩陽性的人視為確診。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出不採用的三大理由,除了準確度,也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問題。
-
「快篩陽=確診」擴全民 篩檢站轉型不等於「領藥處」
2022-05-23 21:27:15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最快本周就會上路,行政院今天(23日)召開擴大防疫會議,討論相關細節,陳時中也表示,未來快篩陽性的患者到篩檢站,經由醫師診斷確診,可領取相關藥物,但不等於篩檢站是領藥的地方。
-
疫情影響139校停課 教育部下週修正停課標準
2022-04-08 12:54:34新聞開始先來關心台灣本土疫情,目前有139所學校宣布預防性或全面性停課,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正在收集各方意見,將再跟指揮中心會商,在下週修正停課標準。
-
全台128校停課!下週將公布停課標準放寬
2022-04-07 13:05:39新聞首先來關心,台灣本土疫情持續,截至今天中午,已經連續五天單日確診破百例,到今天(7日)上午為止,全台已經有13個縣市,至少128所學校停課。先前的停課標準是,高中以下1班學生1人確診就全班停課,兩個班級確診就全校停課。不過對於這樣的標準,今天衛福部長陳時中鬆口說可能太嚴格了。指揮中心將與教育部開會檢討,下週定案。
-
北市公布6確診者足跡 含IKEA內湖店、忠孝SOGO
2022-04-06 17:23:20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6名COVID-19個案足跡,包含IKEA內湖店、健身工廠石牌廠、錢櫃南京店、OWNDAYS台北忠孝SOGO店、MONTBLANC Taipei 101 Store等,提醒民眾注意。
-
北市公布5確診者足跡 含多家飯店、影城、KTV
2022-04-07 16:38:06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5名COVID-19確診者足跡,包含泰晶殿皇家養身會館、天成飯店、遼寧夜市、台北京站威秀影城、樂聲影城、錢櫃KTV南京店等,提醒民眾注意。
-
新北連2天確診破百 三峽等5區病例達兩位數
2022-04-07 17:27:59新北市本土確診第2天破百例,今天新增111例本土確診,全市5行政區確診個案達兩位數,其中以三峽區28例最多。多個案足跡涵蓋多家百貨賣場內影城及連鎖餐飲店等。
-
黃珊珊:北市增45例確診 累計7775人停課
2022-04-06 14:09:03疫情升溫,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台北市大概新增45例COVID-19確診個案,校園部分累計7所高中以下學校全校停課、8所部分停課,共影響7775人。
-
高雄新增37例確診 公布多達39處足跡
2022-04-06 16:40:19高雄市今天新增37例COVID-19本土個案,其中薩克斯風吹奏者衍生會館群聚新增22例,另有境外移入者住院10天後,Ct值逾30解隔離,卻傳染給家中5人。市府也公布多達39處足跡。
-
陳時中:台疫情低於韓紐港 不可能清零仍積極守好
2022-04-07 19:41:05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COVID-19發生率與死亡率低於韓國、紐西蘭與香港,但他也坦言現在不可能清零,疫情一定會來,但仍要積極控制守好。
-
花蓮新增8例本土 美式餐廳好毒染10人休業10天
2022-04-06 18:11:20花蓮縣今天新增8例COVID-19確診,其中5例感染源都是來自同一家美式餐廳,3天來已造成10人染疫,衛生局令其休業10天,徹底清消,局長朱家祥呼籲「夜半病毒多,回家最安全」
-
桃園增27例本土、20處足跡 八德區公所員工確診
2022-04-07 15:49:43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表示,一名八德區公所員工確診,感染源不明,已匡列189人PCR採檢,預計11日進行二採。桃市府公布20處疫調足跡,包含運動中心、超商、百貨及賣場等。
-
疫情燒進立法院 指揮中心:2立委匡列居家隔離
2022-04-06 15:22:11本土疫情燒進立法院,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助理確診,今天是清明連假後首個上班日,立法院加嚴人流管控,指揮中心今天證實,有2名立法委員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