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獨創碳排測量儀 實測養殖魚塭吸排碳量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左三)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右三)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中山大學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2 月 19 日訊】虱目魚和文蛤養殖池是吸碳或排碳?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並首度完整紀錄臺灣虱目魚池與文蛤池在整個養殖週期的吸碳或排碳變化。研究成果近日登上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左四)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右四)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黃蔚人(左四)團隊自行研發全國唯一的碳排放測量儀器,與教授劉莉蓮(右四)團隊合作,實地量測臺灣虱目魚與文蛤養殖池的碳排放狀況,研究成果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科系副教授黃蔚人團隊自主研發測量儀,並與教授劉莉蓮團隊合作,首度完整紀錄台灣虱目魚池與文蛤池在整個養殖週期的吸碳或排碳變化,並可提供即時監測資料,期望能以科學實據幫助致力科技養殖的漁民兼顧生計與生態,並作為政府制定碳排放政策時的參考依據。

團隊發現,虱目魚池在整個養殖週期均排碳,而文蛤池在放苗階段吸碳,在養成中期到收穫階段轉變為排碳;總體來說,低密度文蛤池仍是吸碳的微弱碳匯。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以自主研發的儀器,實地測量臺灣養殖魚塭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以自主研發的儀器,實地測量臺灣養殖魚塭碳排放狀況。(中山大學提供)

黃蔚人表示,文蛤以藻類為食,藻類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大於文蛤造殼時水體產生的二氧化碳變化。但若文蛤池以人為調控方式添加飼料養殖,則可能會由於剩餘飼料腐爛與生物分解作用後,產生二氧化碳而使水體轉為排碳。不過,每個物種的個體生命週期、養殖方法及整個生態系統產生的碳排放計算十分複雜,細節仍在解析中。

黃蔚人指出,除了養殖的水產物種特性與環境會影響碳排放多寡外,溫度、風速和日夜不同時間也會有所差異。測量的結果顯示,與夜間相比,白天風速較高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較高,可據此制定更完善的養殖方式及減碳策略。

黃蔚人強調,採樣的系統性及連續性非常重要;團隊研發的測量儀獨創水氣平衡器,使用探針和管線在密閉的循環管路測量水氣的交換情形,每10分鐘記錄一筆空氣和水平衡之後的氣體濃度,連續觀測24小時以上,在一直循環的狀態下將內外壓力差做到一致。

中山大學表示,此創新測量技術蒐集實證資料,可測量範圍涵蓋魚塭、潟湖、河流及水庫等水域環境的碳排放,應用層面廣泛,研究成果近日獲登國際知名期刊「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方雅嫻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