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勿近!台灣藍鵲育雛期會攻擊人 民眾若反擊恐挨罰

生人勿近!台灣藍鵲育雛期會攻擊人 民眾若反擊恐挨罰(首圖來源/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文:陳郁茹(NOW健康) 

4月至8月間是台灣藍鵲繁殖期,新北市動保處今(16)日表示,這段時間接獲許多人通報,台灣藍鵲因為育雛襲擊民眾的案件,但由於其被農業部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因此民眾若將臺灣藍鵲的巢、幼雛移除,或者直接攻擊台灣藍鵲,恐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新台幣50萬元以下罰金。


台灣藍鵲護巢行為強! 育雛期間千萬別靠近


關於台灣藍鵲的特性,新北市動保處說明,台灣藍鵲是特有種鳥類,喜成群活動,棲息於中、低海拔森林,新北市鄰近山區近郊亦能發現其蹤跡,牠的頭至胸部為黑色、嘴喙及腳鮮紅色,全身寶藍,中央尾羽甚長,其他各羽中段黑末段白,經常拖曳著長尾飛行,因此又稱為長尾山娘。


新北市動保處提到,台灣藍鵲有極強的護巢行為,在育雛期間會攻擊進入巢區範圍內的入侵者,但牠們撫育幼雛時間約5至6週,只要育雛工作結束,鳥就會成群離去。


民眾如遇見台灣藍鵲幼雛落巢,先不急著將鳥帶走!新北市動保處指出,要先判斷是學飛的幼鳥,還是沒有行動能力的落巢雛鳥,外觀是否有明顯的外傷,親鳥是否在旁邊,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援助措施,這才是對幼雛最好的幫助方式。


預防台灣藍鵲攻擊舉動 民眾可戴帽、撐傘保護自己


由於台灣藍鵲是農業部公告Ⅲ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民眾若將牠的巢、幼雛移除或直接攻擊台灣藍鵲,恐涉及騷擾、虐待、獵捕、宰殺,將違反野保法第18條第1項規定,依同法第42條第1項第1款最高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50萬元以下罰金。


為了避免民眾觸法,新北市動保處宣導,民眾經過台灣藍鵲育雛巢區時,可戴帽子、撐傘保護自身,或是繞道而行,並避免背對藍鵲,讓鳥有可趁之機襲擊。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