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復健科
-
久坐、搬重物突然「閃到腰」 下背痛6症狀你中幾項?
2021-02-23 16:57:15打掃、搬重物、長途開車坐車、久坐辦公或追劇、打電玩等習慣,使得最近下背疼痛患者明顯變多,復健科醫師表示,建議平常多做核心運動,不要久坐,才能有效預防下背痛。
-
桃園首創教育結合醫院 設立學前特教班
2020-12-17 22:03:34歡迎回來。為提供學前身心障礙幼兒,更完善的早期療育服務,桃園市從2003年開始,就與長庚醫院合作,首創在醫療院所內設置特教班,讓這群慢飛天使可以在特教老師和治療師努力合作之下,逐漸成長茁壯!
-
手腕痛不一定是媽媽手 隔間症候群最容易造成混淆
2020-06-05 17:56:06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因為得了「媽媽手」,直到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前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也是其中之一,而隔間症候群也會引發相似部位的疼痛,若沒有多加注意,並不容易區分兩者差別。
-
年節掃除慎防勞損上身 這些部位尤其注意
2019-12-27 19:22:562020年黃曆假期比較早,才剛過元旦沒多久,馬上1月23日中國新年連假就來到,可能很多人想要趁2019年底,就開始大掃除,清潔家裡內內外外除舊布新,但是每年都會有相同經驗,雖然家中煥然一新,身體卻這也痛那也痛,行動力像是老了20歲,但其實大掃除盡量保持少量多次,就能讓身體避免痠痛。
-
穿高跟鞋翹了臀卻凸了小腹 問題出在骨盆前傾
2019-12-12 18:41:03穿上高跟鞋似乎能讓女人體態更好看,不但有視覺增高效果,甚至能幫助提臀,然而事實上卻是容易讓人體姿勢變形,骨盆前傾就是常見現象,恐怕造成腰酸背痛,也讓小腹凸出,不管脂肪怎麼減都效果有限。
-
手指伸不直 復健科醫師:小心「板機指」找上門
2019-12-07 13:25:58林女士是一位廚師,最近常感到右手無名指靠近手掌部位疼痛,有時切菜一段時間後,手指卡住不聽使喚,無法伸直放開刀柄;到醫院看診時,復健科醫師表示,這就是所謂的「扳機指」,即肌腱發炎,是長期過度使用手指所致。
-
預防老人跌倒 「步態分析」先找出高危險族群
2019-12-06 19:15:04老人最怕摔跤,一跌可能骨折,甚至需長期臥床,增加失能及死亡的風險。成大醫院與雲林科技大學研發「步態分析」系統,可以有效評估高齡族群及中風病患的跌倒風險,並透過持續運動及復健,減少老人跌倒機率。
-
長期久坐下背痛 專家提護腰減痛3步驟
2019-11-07 16:38:19許多上班族白天久坐不動,下班回家後又躺在沙發,長期缺乏運動之下,引發下背疼痛,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弘洲表示,容易腰痠背痛的人應該以護腰(束腰)來支撐腰部,平時建議多做核心運動,加強腰部肌肉力量。
-
每日散步健走就健康?醫:沒負重躲不了肌少症
2019-10-18 16:44:17年紀越大越愛運動,一大早常見許多阿公阿嬤就在社區公園、學校操場散步健走,充滿活力,不過專家提醒,這類有氧運動無助於增加肌肉,如果沒有做負重(阻抗型)運動,恐將陷入肌少症帶來的健康威脅。
-
鍛練身體有益健康 80歲都不嫌晚
2019-09-09 16:02:54研究人員表示,即使是不常鍛練身體的老人,還是可以從鍛練中得到好處,研究刊登在《生理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中。
-
中老年後骨鬆與肌少 專家:多做阻力訓練
2019-08-13 15:09:10不只要苗條、還要有線條!「減重」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但醫師提醒,步入中老年之後,可不能隨便減重,應該積極養「肌肉」,多做阻力訓練,並且在運動1小時內補充牛奶、豆漿或雞蛋等優質蛋白質,才能避免肌少症。
-
預防肌少症 優質蛋白質攝取與阻抗運動是關鍵
2019-07-26 15:24:30內政部預估2026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473萬人,占總人口數高達20%。專家提醒,老年人胃口較差、食量變小、蛋白質攝取不足,很容易罹患肌少症,容易影響肌力與活動力,一不小心跌倒就可能骨折,甚至必須長期臥床。
-
腕隧道症候群如何辨別?復健科醫師教你自我檢查
2019-07-01 19:03:26常有手麻問題的民眾,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腕隧道症候群?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李信賢教授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同時指出,多數病人經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時會視病況治療,不一定要手術治療,只要正確配戴副木,有6成病人3個月內會痊癒。
-
5招金豬如意操 活絡筋骨健康一整年
2019-01-30 18:24:29再過幾天就要迎接豬年,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今年黃曆年假期特別長,如果吃太飽少運動,吃飽睡,睡醒看手機、打電玩,過年後勢必全身痠痛,健康亮紅燈。為此,簡文仁設計「豬年5好如意操2.0」,提醒民眾,過年期間多想想金豬的好,做做5好如意操,豬年一整年都能夠諸事如意、健康平安。
-
台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 非藥物治療延緩惡化
2018-08-01 15:40:16台灣老年人口眾多,失智症患者盛行率也逐年增加,如何延緩失智長者症狀惡化速度,成為不少人關心的焦點。專家指出運動、園藝、音樂、繪畫等非藥物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程度,維持身體行動能力。
-
年終大掃除 醫師教你這樣做家事
2018-02-08 16:24:16許多人在年前開始大掃除,但清掃動作不對,可能引來滿身痛,各家醫院復健科門診患者明顯增加,大多是關節肌肉疼痛,或是下背痛。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瓊玟提出分段清掃5原則,提醒民眾務必注意打掃清潔動作。
-
下床走路如針扎 2招預防足底筋膜炎
2017-12-25 14:18:44下床時,腳才一落地,腳後跟就像被細針扎,痛到不行,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且容易反覆發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建議,減重及選擇一雙彈性好的氣墊鞋,都有助於預防足底筋膜持續發炎。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