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漆藝「蓬萊塗」台中展出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7月10日訊】「蓬萊塗」漆器是台灣獨有的特色,以豐富色彩及豪放技法著稱,題材大多以描述臺灣早期庶民生活景像為主,文化資產局與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集結日本漆藝大師山中公、臺灣漆藝大師王清霜、陳火慶、賴高山的作品,在臺中文創產業園區展出,帶您去看看。

「蓬萊塗」漆器是以台灣的特產香蕉、鳳梨、日月潭邵族原住民及蝴蝶蘭等為題材,色彩亮麗、鮮艷,是台灣獨有的特色。

臺灣漆藝大師王清霜長子 王賢民:「這是一個台灣很有特色的漆藝,因為它是一個伴手禮,因為早期的話,日本他們認為,到台灣來看到這些東西,像香蕉、鳳梨他們滿喜歡的,他認為這是一個蓬萊的仙島,所以說用這種名字我也覺得很好 。」

1916年,日本漆藝工藝大師山中公在台灣台中設立 「山中工藝美術漆器製作所」,培養王清霜、陳火慶、賴高山三位國寶級漆藝家,各有特色,王清霜的這件「浴火鳳凰」,以浮雕的方式,讓觀眾看到漆的細密度和精緻度。

臺灣漆藝大師王清霜次子 王賢芯 :「九二一地震以後,我爸爸的創作,它是以這種鳳凰來搭配一個寶瓶,就是有浴火重生的意思。」

賴高山的作品相當費工耗時,他以八雲塗特殊技法,將畫底堆高之後彩繪,再上透明漆,經過彩繪、上漆、研磨推光等,這樣重覆多道的工序,最後才能繪製成品。

臺灣漆藝大師賴高山之子 賴作明 :「其實我父親的作品,大概是中國人的作品裡面,最耗工費時的,是因為他的畫裡面,有加框條又貼布,雖然我們現在看這個表面看不到,其實畫的裡面蘊含了很多很多工序跟技法。」

陳火慶的作品特色,在於他獨特的紋飾。

臺灣漆藝大師陳火慶之子 陳清輝 :「表面做這個犀皮的做法,這種做法是他的老師山中公特別教導他的, 一層底漆一層,就是下塗、中塗、上塗, 一層一層的做好以後,最後還要磨,磨光,就是用,最後的磨光是用手,用手掌去磨的,就這樣完成這個作品。」

漆器的製作至少需半年,甚至要一年半的時間,過程非常耗時和困難,為什麼還是有人執著漆藝呢?

臺灣漆藝大師王清霜長子 王賢民 :「漆器的話它是很有東方的特色,它摸起來的話很溫潤, 再來的話它可以保溫, 它有防潮還有防酸 。」

漆藝家兼策展人 林宣宏 :「所有的塗料頂多20年到40年,但是你從中國馬王堆,2000年前挖出來的漆器,到現在光亮如新,就是它可以抗酸耐鹼,就可以千年不朽、千年不壞。」

這次展完,山中公的女兒山中美子,決定將父親的162件文物,捐贈給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典藏,為台灣工藝文化產業留下歷史紀錄 。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莉 黃鳳文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