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違法中資「藏鏡人」 大同:應先追查再審臨股會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7 月 27 日訊】大同今年股東會改選,由於公司派逕自刪除市場派表決權,引發爭議,不過大同公司派召開記者會,指控中資(陸資)幕後藏鏡人,該公司,透過複雜財務運作,協助非法陸資洗白,更懷疑,中共國務院資金切入,請求經濟部「先追查中資,再審查臨時股東會」,也希望金管會盡快調查。
大同屢屢傳出中資爭議,周一公司派召開記者會,公布疑似違法中資金流運作資料,更指稱提供任國龍資金,背後的「藏鏡人」就是香港聯合集團。
大同公司法務長 趙安:「我發現聯合集團滿忙的,它不斷幫任國龍,兩家人頭公司,掩蔽最終受益人是誰。不管是怎麼樣的金融交易安排,最終受益人就是任國龍,他一直在實控這些股票。」
大同指出,香港聯合集團旗下「新鴻基」,在金管會裁罰前,以借款8億元港幣方式,給任國龍左手公司(Danielson Creation Limited),買進維家公司股票,同時維家,把8.37%大同股票打包質押,聯合集團旗下之天安(中國)集團,也以相同手法,透過借貸方式,取得雅興持有的大同4.33%股份,整個過程,不用向金管會申請,藉此規避調查。大同質疑,香港聯合集團李明治家族,與中共國務院控制的光大集團有密切合作,旗下公司也同時持有大同1.28%股權,懷疑並不單純。大同公司法務長 趙安:「(光大集團)中國國務院持有47.26%的公司,是中國國務院的白手套。不僅有複雜的交易安排,還有(中共)國家資本進來的問題。」
任國龍被認定違法買進大同股票,去年4月金管會要求,出售18%的大同股份,不過短短3個月就通通賣光光,但90億資金,到底誰來接盤?公司派合理推論,就是新鴻基、天安(中國)集團,以類似手法漂白陸資,但欠缺直接證據,呼籲主管機關出手調查。
大同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彭文傑:「希望這個主管機關能夠,儘快查出背後的真正的實質的受益人是誰,查核後有一個結果之後再來開這個臨股會。 」
公司方面將相關資料,提交地檢署,金管會,以及經濟部,呼籲不要讓大同公司的國防資訊系統,和戶政系統,落入中資手中。
經濟部長 王美花:「大同案應該說有兩群的小股東,要申請召開股東臨時會,我們商業司會思考,就是說這兩組的案子要怎麼去審理這樣子。」
三圓建設董事長 王光祥:「當然我們支持政府去調查嘛,好不好?(追查幕後資金的來源?)對對對。」
大同股東會改選,中資認定,成為爭議聚焦核心,公司派態度轉趨低調,提出相關資料,但最後,有待主管機關做最後定奪。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市場派引中資搶大同 公司法釀國安危機
2018-03-02 21:25:42台灣百年家電品牌大同公司,再度傳出經營權爭奪大戰,媒體報導,去年遭金管會查獲具中資背景的台商,近期已經聯手龐大資金,取得將近過半股權,更計畫要以新版公司法,提前發動改選董監事,儘管消息還未獲證實,已經有不少立委高度重視。
-
淘寶台灣被判陸資罰41萬!經部:限期半年內撤資
2020-08-24 20:54:59產業焦點來看到,電商平台淘寶台灣,去年採取類似「蝦皮」模式,以外資名義來台,經濟部週一(24)正式宣布,判定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因為具備實質控制力,認定淘寶台灣就是陸資,並要求公司半年內撤資或改正,淘寶台灣方面回應,會尊重配合主管機關決議。
-
陸資龍峰3度違法買大同 金管會限期出清
2019-01-17 20:22:34金管會今天宣布大同陸資案,查出陸資「龍峰集團」,已經第三次被金管會查獲,違法買進大同股票,甚至透過人頭戶,分散在不同的香港外資券商,進出大同股票,企圖規避金管會查緝。金管會處分龍峰集團402萬元罰鍰、並要求半年出清持股。
-
大同案延燒 顧立雄:換負責人也是人頭戶
2019-01-21 20:27:42大同陸資案延燒,金管會上週四發現陸資龍峰企業,以「他人名義」透過5家香港外資券商,繞道取得大同18.01%股權,其中人頭戶細節也曝光,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首度表示,包括維家置業、雅興投資和陽光資本,都是人頭帳戶。
-
大同炒股引中資 鄭文逸4度企圖落跑
2018-10-01 21:42:40台商鄭文逸遭控操縱大同股價,包含秘書等3人遭起訴,現在被平面媒體爆料,鄭文逸被限制出境、出海、住居,卻6天4度到機場,企圖闖關出境,而且還質疑大同經營權之爭背後中資黑影幢幢,關鍵人物就是上海龍峰集團董事長任國龍,鄭文逸否認闖關謠言,要對不實報導提出告訴。
-
陸資3度違法買大同 金管會再罰402萬元
2019-01-18 07:48:53金管會昨天宣布大同陸資案,查出陸資「龍峰集團」,已經第三次被金管會查獲,違法買進大同股票,甚至透過人頭戶,分散在不同的香港外資券商,進出大同股票,企圖規避金管會查緝。金管會處分龍峰集團402萬元罰鍰、並要求半年出清持股。
-
違法陸資罰不怕 大同工會:籲請金管會嚴辦
2019-02-26 16:06:30今天大同企業工會理事長與工會監事,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向金管會陳情,因為金管會日前對違法陸資,連續開罰,卻屢罰不怕,工會代表認為,主管機關對違法陸資裁罰太輕,擔心未來可能危及員工就業權力,懇請金管會嚴辦,維護國家安全。
-
大同經營權之爭 傳有陸資 調查下周公布
2018-12-27 20:23:20去年被查出有違法陸資,涉及買股的大同,又傳出有新陸資,相關調查金管會已經啟動。不過原訂今天下午記者會,公布詳細調查結果,因為行政程序關係,要延後最快到下個星期公布。
-
防堵技術外流嚴審陸資 經濟部兩大修法年底上路
2020-10-26 13:06:38紅色供應鏈,繞道來台投資,以各種方式取得臺廠控制力;尤其現行法規,存在漏洞,台灣經濟部大動作修法,包括陸資來台從嚴審定,近期投審會也預告,台灣企業出售在大陸子公司,如果涉及技術轉讓,未來會要求廠商必須事前取得許可,總計經濟部兩大修法,最快年底前都將上路。
-
30版本公司法今開審!立委籲修法納國安
2018-04-19 07:36:51醞釀修法兩年的《公司法》,目前已經累計有30個版本,今天立院將進行審查,立委江永昌召開記者會,提醒行政部門在規劃鬆綁法規時,也必須把國安納入考量,防止「假外資、真中資」趁機入侵。 江永昌 以去年的大同案為例,表示陸資龍峰國際利用加拿大籍人頭戶,繞道香港券商,經由台資券商,買大同股票,龍峰對大同總持股一度高達18.5%,整起案件也是金管會追查後才發現的,如果未來全面鬆綁、不設防,這類例子恐怕會更多。
-
陸資伸手上市櫃經營權 金管會將研擬辦法因應
2018-12-10 14:05:21公司法上路後,市場傳出,有陸資以外資帳戶身份,插手上市櫃公司經營權,立委質疑股權結構,跨海調查困難,是否讓陸資(中資)有機可趁?顧立雄指出,一旦查證屬實,將禁止陸資行使股東權,將與相關單位研擬辦法。
-
大同捍衛經營權 林郭:望查不明帳戶
2018-06-27 21:45:12百年老店大同,今天舉行股東會,是新任董事長林郭文艷,上任以來首度主持,不過由於轉投資虧損擴大,去年雖然轉虧為盈,還是無法發放股利,股東會上,公司高層也表達歉意,此外,由於大同握有大量土地資產,經營權之爭,也格外引起關注。
-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三讀 中資違法來台可罰2500萬
2019-04-09 20:27:56為了遏止中資來台非法投資,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非法中資來台,最高罰鍰,從60萬,提高到2500萬元,陸委會也表態,後續將由主管機關訂定裁罰基準。
-
歐美澳防堵陸資 學者:台灣法制保護仍不足
2019-02-27 20:43:09好,科技產業防堵陸資滲透,包括美國歐盟澳洲都相繼通過新法案,嚴審外資投資併購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產業。學者表示,台灣對於陸資滲透台灣企業,或竊取核心技術的法制保護,仍有不足,呼籲可加入人頭罪,來杜絕陸資,規避投資審查。
-
陸資參股IC設計? 經濟部:未開放
2015-10-13 13:08:23有平面媒體報導,經濟部提出研擬開放,中資「參股」台灣IC設計公司,引起各界關注,質疑可能加速紅潮侵襲,甚至影響半導體龍頭的聯發科,形同引狼入室?對此,經濟部方面駁斥報導,表示依照現行規定,IC設計產業,仍屬於禁止中資參股項目。
-
防堵陸企鑽漏洞 王美花:將嚴審中資「黨政軍」色彩
2020-08-12 13:00:38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過去港資等於外資的認定,國際間也重新調整;台灣經濟部透露,未來將修法嚴審陸資來台投資辦法,法案上路後,雖然不會溯及既往,但如果企業有增資、股權變更,都會重新審視。
-
違法陸資罰不怕 大同工會:籲請金管會嚴辦
2019-02-26 21:09:17今天大同企業工會理事長與工會監事,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向金管會陳情,因為金管會日前對違法陸資,連續開罰,卻屢罰不怕,工會代表認為,主管機關對違法陸資裁罰太輕,擔心未來可能危及員工就業權力,懇請金管會嚴辦,維護國家安全。
-
引陸資炒大同股票 鄭文逸一審判13年6月
2020-08-24 17:55:38大同公司市場派、台商鄭文逸被控與上海知名地產商任國龍共謀,找來股市作手鄒興華配合炒作大同公司股價,不法獲利超過11億元,鄭文逸前年遭檢方依違反證交法起訴;台北地方法院今天上午判鄭文逸13年6月徒刑,鄒興華被判4年6月徒刑。至於任國龍,因為始終傳喚未到案,北檢今年6月間對他發布通緝。
-
經部罰淘寶再修對中技術合作 外資來台不影響
2020-08-27 20:56:31歡迎回來,帶您關心,在中資淘寶台灣被經濟部開罰修正後,外界關心下一個調查對象,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目前是沒有,不過對於中資審查趨嚴是否影響外資來台,王美花則是信心看待,強調今年上半年外資來台投資,成長了10%。
-
防堵中共黨政軍染指!陸資來台辦法新制正式公告
2020-12-30 20:42:15過去頻傳陸資(中資)以各種方式規避法規,來台投資特定行業,引發軒然大波,經濟部8月修法,並搶在年底前,30日正式公告「陸資來台投資許可辦法」新規定,除了未來股權「逐層認定」,更禁止中共黨政軍企業來台投資,讓過去「假外資、真中資」的爭議案件,有了明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