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6.7地震今年最大!北部山區慎防土石流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2 月 11 日訊】早安新唐人先關心,昨晚(10日)9點19分發生芮氏規模6.7地震,全台有感,是今年最強地震,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資料,地震位置發生在宜蘭縣政府東方 27.2 公里,地震深度為76.8公里,宜蘭、台北、台中、嘉義等10個縣市,最大震度都達到四級,北部搖晃的時間超過50秒。另外,今天凌晨2點15分左右,東北部突然一陣搖晃,發生芮氏規模5.6有感地震,最大震度落在宜蘭4級,國家級警報再度響起。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 陳國昌:「宜蘭縣政府的東邊,東方27公里的外海,發生規模6.7的這個地震,那這個地震的深度,有將近77公里深。需要比較特別需要注意的事,因為最近在宜蘭地區,宜蘭地區跟西北部、新北市的東北區,東北部的地區,常常下雨、下的非常多的天、下非常多的雨,那土、那個泥土,這個土地的這個原本它就飽含水氣,那這一次的地震搖晃,雖然說只有四級,可是它在宜蘭搖晃的時間有長達將近40秒,那在雙北的地區有搖晃接近30秒,那搖晃的時間久,所以對於在這些山區的地方,我們還是要稍微預防一下,稍微注一意下可能會有土石流崩落的情況。」
陳國昌表示,這次是屬於板塊隱沒帶型態的地震,接下來不排除一週內還會有規模4.0左右的餘震發生,請民眾注意。
相關新聞
-
13小時連震13次 氣象局: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2020-12-11 12:46:16昨天晚間9點19分宜蘭外海規模6.7地震,後續又在9點27分、今天凌晨1點31分與2點15分,依序發生規模4.8、4.1、5.6的餘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上午說明表示,餘震這麼多次不常見,這是地質構造的因素,不排除未來一週仍可能發生芮氏規模4以上的餘震。
-
菲律賓6.3強震 建築物倒塌至少5人死亡
2019-04-22 20:17:48火線新聞,馬上帶您來看到,菲律賓在今天下午,當地時間5點11分,發生規模6.3地震,震央位於馬尼拉東北方60公里處,震源深度40公里,事發當時搖晃劇烈,當地一棟大樓的頂樓水池中的水,被晃到不斷噴灑出來,當地民眾也都紛紛逃出建築物,聚集在馬路上,目前已知有2棟建築物在地震中倒塌,造成最少五人死亡。馬尼拉當局指,地震導致停電,救援行動於入夜後倍添困難。
-
05:28規模6.0地震 雙北上千戶停電 台中道路隆起
2019-08-08 10:15:518/8父親節,凌晨05:28,發生規模6.0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南偏東方36.5 公里,深22.5公里處。 最大震度分別為: 6 級:宜蘭縣、5 級:宜蘭市、4級:花蓮縣、新北市、臺北市 、新竹縣、臺中市地區、3 級:南投縣、基隆市、苗栗縣、新竹市級、彰化縣 、雲林縣 根據消防署資訊,臺北市萬華687戶,新北市林口642戶停電;05:49臺中消防局回報,臺中市南區高苑路及南平路口地面隆起大小約3平方公尺,造成瓦斯漏氣,目前相關單位處理中
-
高雄芮氏規模4.2地震!明顯搖晃 高捷一度停駛
2020-12-26 21:14:36今天上午嘉義以南地區都感受到明顯搖晃,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地震規模來到4.2,最大震度在高雄大寮、楠梓有3級,屏東台南地區則是2級,地震發生當下,高雄捷運一度暫緩停駛,至於雙鐵則是正常行駛。
-
今早規模5.2地震 最大震度宜蘭4級 台北有感
2020-05-25 09:39:47觀眾朋友今天早上是否有感到地牛翻身呢,今天上午6點31分,宜蘭外海發生規模5.2有感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南偏東方 46.7 公里 ,位於台灣東部海域,深度17.6公里;宜蘭縣地區最大震度4級,台北有感搖晃,雙北震度2級,不少人在睡夢中被驚醒,目前暫時無傳出災情。不過,公路總局表示,因為連日多雨土石鬆軟,地震後山區道路容易發生坍方、落石,如果非必要,請勿進入山區道路。
-
菲律賓強震升至16死 薩馬島又發規模6.5地震
2019-04-23 20:22:27歡迎回來,國際消息來關心,菲律賓馬尼拉附近,昨天(22日)發生規模6.1地震,死亡人數攀升至16人,是菲律賓近年來數一數二的大地震。而當救援團隊忙著搶救受困民眾之際,今天(23日)下午又傳出菲律賓薩馬島,再度發生規模6.5的強震,目前尚未傳出傷亡或災損消息。
-
宜蘭清晨強震 氣象局示警:恐有更大規模主震
2019-08-08 20:07:04今天是父親節,不過一大早,許多觀眾朋友都是在睡夢中被搖醒,上午5點28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0強震,全台有感,氣象局表示,預估今年台灣規模超過6的地震會有3次,這次屬於正常能量釋放,未來一週還會再發生餘震,而由於這起地震發生在「南宜蘭構造」區,百年前曾發生規模8的大地震,也不排除這起地震只是前震,更大規模的主震還在後頭。
-
今晨連兩震!5:50規模6.1地震 搖晃時間長
2021-08-05 07:41:49早安新唐人先看到,今晨地牛翻身,不少觀眾朋友應該都被搖醒了,氣象局報告指出,今晨5點50分發生規模6.1地震,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方70.1公里的東部海域,深度16.7公里。宜蘭最大四級,雙北和苗栗則達到三級,搖晃時間長達近一分鐘。另外,5點56分再發生一起規模5.2地震 ,震央同樣是宜蘭東部海域。
-
彩雲海陸警齊發!颱風、鋒面夾擊 留意三天雨勢
2021-06-04 08:14:07氣象局昨夜對彩雲颱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今早6點40分再發布最新預測,預計彩雲颱風週六清晨遠離,但南台灣仍會有較大雨勢,週六到下週一還會有今年梅雨季第二波滯留鋒面,三天的連續降雨,有機會對水情帶來幫助。
-
今早地震海嘯演練 提醒民眾勿驚慌
2019-09-20 09:39:16「國家防災日」活動,中央氣象局配合「災防告警訊息服務(CBS)」,今(20日)上午9時21分,將由氣象局發布地震及海嘯演練,請民眾接受到告警不用驚慌。
-
花東6.6強震 氣象局示警:全球地震活躍期上升
2022-03-23 11:37:00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國家級地震警報大響,不少觀眾朋友都在睡夢中被驚醒,台北時間23日,今晨1點41分,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地震深度30.6公里,震央在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後續有多個大小地震,截至今晨六點,規模5至6的主震有4個,餘震更多達42個。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 陳國昌分析,全球地震活躍期上升。
-
強震意外搖出「國家級邊緣人」?氣象局釋疑
2020-12-11 21:35:42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從10日晚間到11日清晨,宜蘭一夜連4震,兩起地震規模都破5,很多民眾都被手機國家級警報驚醒,不過桃園和新竹的民眾,手機卻十分安靜,當地網友自嘲成了「國家級邊緣人」嗎?氣象局解釋,由於這次地震深度影響到電腦判斷,加上只有十幾秒的時間,因此距離震央較遠的桃竹雖然震度四級,但第一時間電腦判斷略過,的確沒有發送警報。
-
6.1強震捨命不逃 白衣天使肉身護嬰萬人讚
2019-04-19 13:06:14花蓮昨天(18號)發生規模6.1強震,一直到今天(19號)上午,花蓮當地仍餘震不斷,根據氣象局資訊顯示,截至上午10點37分為止,規模3點多的餘震,就有8次。而網路上流出一支影片,是在昨天發生強震的當下,新北市一所產後護理之家,裡面的護理師堅守崗位,沒有奔逃,而是無謂地震搖晃,緊抱嬰兒,或用身體穩住嬰兒車。影片流出之後,感動大量網友,直呼「有你們真好」,短短1小時就湧入2.3萬名網友按讚。
-
花蓮8小時內連四震!氣象局:恐是去年餘震
2019-04-10 21:41:32地牛連翻身,花蓮接連發生四個地震,其中三起是有感地震,深夜11點,花蓮吉安發生規模5地震,連北台灣都有感,沒想到清晨4點,同樣在吉安又發生規模4.9地震,氣象局表示,這兩起是同一序列的地震,甚至不排除是去年花蓮大地震的餘震。
-
今年首震規模6.0全台有感 3天內恐有規模4餘震
2022-01-03 21:08:17火線新聞馬上帶您關心,傍晚發生的2022年,第一起地震,台灣在傍晚5點46分,東部外海發生規模6.0的地震,全台有感,北部劇烈搖晃,包括宜蘭、台北、新北最大震度都來到4級,中央氣象局提醒,未來三天,不排除有四到五級的餘震,不過由於這個地區很破碎,預估餘震的規模不會太大。
-
宜蘭一分鐘雙震規模6.5 不排除3天內再震
2021-10-25 08:34:34除了今早凌晨地牛翻身,昨天(24日)下午1點11分,宜蘭南澳發生芮氏規模6.5地震,深度66.8公里,一分鐘之後,又發生規模5.4地震。地震中心表示,兩次地震屬於隱沒帶地震,是這個地區30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不排除三天內還會有四級以上餘震。
-
6.6地震+逾百起餘震 3天內恐再有規模5地震
2022-03-23 13:18:10新聞開始先來關心,今天凌晨規模6.6地震,全台有感,這是1999年九二一地震以來,全台第五大的地震,氣象局表示,截至今天上午,大小餘震已經達上百個,而氣象局也提醒,未來3天內,不排除再發生規模5到6的地震。氣象局推測,台灣週邊或全球,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
-
快訊/地牛翻身!11日有感地震 宜蘭東南方規模5.2
2020-06-11 10:08:03地牛翻身!11日9時38分左右,發生有感地震,台北地區明顯搖晃。
-
清晨宜蘭強震 氣象局估一週內還有5以上餘震
2019-08-08 13:26:08今天清晨,許多觀眾朋友都是在睡夢中被搖醒,上午5點28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0強震,全台有感,氣象局表示,預估今年台灣規模超過6的地震會有3次,這次屬於正常能量釋放,未來一週不排除還會再發生餘震,氣象局會密切關注。
-
4日清晨餘震規模5.1 學者示警:海溝型地震百年週期
2022-01-04 22:06:19週一(1月3日)傍晚五點多,東部外海規模6.0地震全台有感,尤其台北震度達到4級,今天(1月4日)清晨7點17分也發生規模5.1餘震。氣象局指出,這1~2年隱沒帶地震確實比過去活躍。學者發出警示,認為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的周期是百年一次,上次是1920年,距今已經101年,未來要留意是否發生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