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違約效應 傳瑞信、瑞銀不再接受中國房企債券抵押

據彭博報導稱,有越來越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美元債券,已被瑞信和瑞銀集團的私人銀行部門,拒絕接受作為融資保證金貸款的抵押品。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1 日訊】由於中國大型房企陸續爆發債務違約潮,加深市場擔憂,據外媒報導,有越來越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美元債券,已被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和瑞銀集團(UBS)的私人銀行部門,拒絕接受作為融資保證金貸款的抵押品。
據彭博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客戶無法再使用佳兆業集團、富力地產、恒大集團和花樣年控股所發行的美元債,作為瑞信和瑞銀的保證金貸款抵押品。因此事為內部決定,知情人士要求匿名。截至發稿時間為止,瑞信和瑞銀的發言人都尚未回應相關報導。
知情人表示,當私人銀行將貸款價值削減至零時,客戶通常必須補充現金或是其他抵押品,否則他們的證券通常會被清算,因此瑞信和瑞銀這2家銀行的客戶中,已有部分開始出現被追繳保證金的情況。
另外,向投資人提供債券定價服務的BondEvalue創辦人巴納吉(Rahul Banerjee)表示,這無疑是場危機,他估計,私人理財客戶大約占中國高收益美元債需求的20%,他們的損失應該高達數十億美元。
報導也提到,若按銷售額計算,中國前10大開發商合計共欠債1.65兆美元(約46.2兆台幣)。銀行本身表示對恆大曝險有限,而中國監管者迄今仍稱房市債務危機動盪受到遏制。
自從中國恆大9月以來爆發債務危機,已蔓延至更多私營房地產企業,中共官方本週以來連續兩天密集召開座談會。有媒體報導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近日舉行的房地產企業代表座談會,部分房企近期擬在銀行間市場發債。
中國房地產業的財務危機持續發酵,投資人信心也不斷受到挑戰,國際信評機構已對多家房企展開新一輪信用評級調降。11月5日宣布停止在香港股市交易的中國房企佳兆業集團,本週信評也遭惠譽(Fitch)再次下修,理由是該公司美元債券可能違約的風險升高;同時廣州富力地產的債券評級也被砍至遠低於投資級。
新唐人亞太電視 莊麗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又一中國房企無力還債 新力控股2.5億美元債券恐違約
2021-12-23 16:32:11去年中共提出「三條紅線」限制房企的融資額度,隨後一些中國大型房企:恆大、嘉年華、佳兆業等相繼發生債務違約。江西房產開發商新力控股22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一筆明(2022)年1月到期的2.5億美元(約新台幣69億元)債券本金與利息無法如期償付。
-
中國房企世茂集團傳違約 股票債券齊跌引發市場擔憂
2021-12-14 18:44:54上周市場傳出中國房企世茂集團債務違約,世茂集團13日股票和債券價格雙雙崩盤,並波及其它地產公司債券,引發市場再度對中國地產業債務問題的擔憂。對此,世茂集團表示,正在了解相關傳聞。
-
中國地產商財務恐更嚴峻 野村:面臨三大挑戰
2021-12-22 16:16:55繼恆大集團、兆佳業等續爆發債務違約,中共日前祭出各項政策,試圖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不過,據路透引述野村證券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未來幾個月恐怕將面臨更嚴峻的財務挑戰,包括拖欠工資、預售資金監管政策收緊、即將到期的美元債利息。
-
惠譽料中國房企流動性續受壓或觸發更多違約
2022-01-18 16:39:14中國房企面臨巨額債務壓力,且隨著中共進一步祭出調控措施,使得中國房市榮景或已不再。評級機構惠譽預期,今(2022)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展望為惡化,中國房企的財務流動性將持續一段時間承壓,且可能會觸發更多違約事件。
-
封控加劇中國房企困境 融創中國傳現美元債違約
2022-05-12 15:53:49中共封控加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困境,中國房地產商融創中國近日傳出美元債券違約,顯示中國房地產業似乎正走向崩盤危機。中國前10大負債房企債務規模都破千億,總額高達10.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6.8兆)。
-
封控加劇中國房地產商困境 融創中國傳違約
2022-05-12 17:22:57再來關心,中國房地產企業「融創中國」,近日傳出美元債券違約,一筆7.5億美元離岸債券的付息寬限期截止,但有部分票據持有人尚未收到利息,代表違約,這也顯示中國房地產業,似乎正走向崩盤危機。目前中國前10大負債房企,債務規模都破千億,總額高達10.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6.8兆元。有房地產高管認為,現在融創中國的失敗,恐意味著其他主要開發商也將陸續違約,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
中國房企世茂賣全國資產救急 國資或成首批買家
2022-01-10 15:14:02中國房地產商世茂集團近日被指一筆人民幣6.45億元的信託產品違約而受關注。據報導,目前世茂正試圖出售中國境內所有開發項目變現,財務問題可能並非空穴來風。
-
中共促企業併購風險項目救房地產 反應不如預期
2022-03-16 20:13:32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的優質項目,藉此化解市場風險。然而截至目前,實際收、併購案例寥寥可數、市場反應冷淡。
-
工作組進駐恆大 學者:加速出售核心資產償債
2021-12-09 16:42:59中國恆大集團爆發債務違約後,官方工作組進駐。大陸學者分析,這將加速處理恆大流動性風險問題,包含將更多資產質押,迫使創辦人許家印將資產變現;「恆大不會變成雷曼第二」。
-
中國房企賤價變賣香港資產套現 緩解流動性壓力
2021-11-30 16:28:46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風聲鶴唳之中,許多大型房企包括恆大和花樣年等,已陸續變賣資產還債救急,據外媒報導,有知情人透露,奧園集團正試圖拋售更多香港物業以籌集資金,讓奧園集團一時之間四面楚歌。
-
恆大4日下午復牌 公告未提暫停交易原因
2022-01-04 15:22:39身陷債務危機的中國地產商龍頭恆大在暫停港股交易一天後,宣布下午1時恢復交易,但未提之前暫停交易的具體原因。復牌後,恆大股價大漲逾7%。
-
金融時報:大陸公司丟失鉅額銅礦 大企業斷絕往來
2022-08-12 14:20:15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的葫蘆島瑞升商貿公司丟失價值約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的銅精礦,瑞士礦業巨擘嘉能可(Glencore)等全球貿易企業已與這家公司斷絕往來。
-
中國多省銀行卡遭凍結 只能存款不能取款
2022-07-20 13:44:14繼河南和安徽的村鎮銀行爆雷後,又有多家省級銀行,將儲戶的銀行卡凍結,導致民眾無法取款。
-
捍衛戰士2放回中華民國國旗 影評:轉變前所未見
2022-05-30 11:39:05「捍衛戰士」續集登上大銀幕,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外套上重現中華民國國旗,令台灣觀眾叫好。美媒形容這項轉變可能是本片最大膽的舉動,還有影評人稱好萊塢此舉前所未見。
-
北京民眾人臉識別遭破 台灣駭客盜走190萬存款
2022-07-19 11:23:01中國大陸銀行廣泛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各種弊病已經出現。有北京民眾的人臉識別被攻破,銀行帳戶內被取走近人民幣43萬元(約新台幣189.2萬元),但登錄者的IP卻顯示在台灣。
-
謝金河:下一個更大危機 中國房地產泡沫
2022-07-25 12:54:17近期有專家提出警告,下一個更大暴雷,可能是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由於中國的房企負債累累,中共當局又不讓破產,分析認為,未來消除泡沫的日子恐怕非常漫長。
-
華郵:外交消息證實裴洛西亞洲行初期訪台
2022-07-30 21:13:43新聞一開始,帶您關心,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到底會不會訪問台灣,受到國際高度關注。雖然裴洛西堅持不鬆口會不會訪台,但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報導,外交消息證實,裴洛西確定會到訪台灣。
-
紛紛請辭!聯電前副董孫世偉 離開武漢新芯
2022-03-21 21:18:52再來關心,又有台籍高層離開中國半導體公司。根據平面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前聯電副董事長孫世偉,傳出近期已經離開武漢新芯,卸任總經理兼執行長一職,也結束它在中國半導體的五年生涯。孫世偉是在2017年加入中國紫光集團,並擔任紫光全球執行副總裁。2019年8月,他接任紫光旗下武漢新芯總經理兼執行長,不過這項請辭,是繼高啟全、蔣尚義之後,又一起備受關注案件,媒體報導,業界人士認為,台籍高層相繼離開,代表中國挖角台灣半導體業高層,試圖壯大產業的謀略失效。
-
趙立堅成「反共代言人」 封城災難不斷上演
2022-04-22 22:05:38中國上海,在今年3月開始出現中共病毒疫情,直到4月21日,當局才連五天公布了36例死亡病例,令外界質疑,這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上海被封控20多天,仍沒有解封跡象。但中共官媒為了給極端的防疫措施找藉口,宣稱歐美國家「躺平」,放棄防疫措施,事實到底如何?而中共戰狼趙立堅一段批評美國疫情的話,也被翻出熱傳。
-
大涼山婚宴揭赤貧現狀 拍攝者遭傳喚
2022-06-10 16:48:59日前,一段大涼山區的婚宴影片在網路爆紅,但拍攝影片者卻遭到警方訓誡,大陸鄉村的「赤貧」慘狀,讓中共所謂扶貧脫困的宣傳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