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官員:台灣未拒買穀物 持續推動產品輸

立陶宛農業部主管出口事務的官員凡庫斯表示,台灣從未拒絕進口立陶宛的穀物。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0 日訊】有立陶宛媒體報導,台灣拒絕購買立國穀物。立陶宛農業部主管出口事務的官員凡庫斯今天告訴中央社:「台灣未拒絕進口我們的穀物,相關報導有誤導、誇大之嫌。」
立陶宛最大新聞網站之一Delfi昨天刊登報導,引述企業內部的消息來源指出,台灣拒絕購買立陶宛穀物、業者開拓新市場的期待落空。相關報導獲中國媒體轉載並引發網友冷嘲熱諷。
凡庫斯(Antanas Venckus)指出,立陶宛部分穀物出口商未能與接洽的台灣進口商達成交易,但台灣還有其他進口商,立陶宛業者必須持續嘗試。
至於立、台雙方相關政府單位已討論、推動數個月的立陶宛蛋、乳、肉、魚類等其他農漁畜產品出口台灣事宜,凡庫斯透露,相關工作持續進行,台灣方面很快會派員前來立陶宛實地查驗稽核。
他說,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我們必須有耐心」。
立、中關係去年起由於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互動機制、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等而惡化,北京持續透過外交、經貿等手段對立陶宛施壓。
相較於雷射設備等其他主要出口產品,立陶宛農畜產品由於在國際市場的可替代性相對高,因此受中國施壓的衝擊較嚴重。
農業和食品飲料產業是立陶宛財政重要收入來源,2020年相關產品出口額占立陶宛貨品出口總額約21%。台灣去年12月開放立陶宛部分穀物進口,包括小麥、大麥、燕麥和豌豆。
立陶宛農業部長納維卡斯(Kęstutis Navickas)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年3月舉行視訊會談;4月中旬,台立雙方召開司處長級視訊工作會議,同意推動簽署農業合作備忘錄以建立雙邊農業對話及合作機制,並將共同推進立陶宛牛肉輸台。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立陶宛外交部官網秀台國旗 對台出口成長63%
2022-05-19 08:57:43歡迎回來,歐洲國家立陶宛因為與台灣互設代表處,遭到中共經濟報復,不過,立陶宛外交部昨天(18日)發布統計數據指出,立陶宛貨品出口貿易額今年第一季,比去年同期成長35.7%,其中對台灣出口成長63%。立陶宛外交部在官網特別凸顯與台灣的合作成果,將中華民國國旗放在顯眼位置。立陶宛對印太區域的出口總額也有大幅成長,並提到,美國去年首度躍升立陶宛前三大出口市場,今年第一季對美國的出口貿易額更較去年同期成長25%。
-
以「台灣」出賽!自由潛水好手獲亞軍秀國旗|台灣速速看
2022-05-26 22:12:21台灣自由潛水好手黃明峻與連林嵐時,賽前才被通知國籍被更改為「中華台北,台灣(Chinese Taipei, Taiwan)」,因此拒絕參賽以表達抗議,經多次溝通後,才成功以「台灣」名義出賽。黃也在無蹼恆重下潛(CNF)項目以63公尺的成績拿下亞軍,更拿著中華民國國旗上台領獎。外交部(26日)表示,中共若持續打壓將影響國際形象及增加台灣人民反感。
-
中東歐退群中共 捷克部長:中共不可靠 台重要
2022-08-12 13:33:45歐洲國家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11日宣布,退出中共主導的北京與中東歐國家交往的合作平台,原來的「17+1合作」,繼去年立陶宛率先退出後,減少為「14+1」,而捷克國會眾議院在今年5月也已通過決議,要求政府退出,這是中共在歐洲外交的最新重大挫敗。
-
被中共關押5年 李明哲:高調救援讓威權政府忌憚
2022-05-11 11:21:18NGO工作者李明哲被中國當局關押5年獲釋,今天是返回台灣後首次公開露面。李明哲說,只有高調救援才能讓威權政府有所忌憚。
-
立陶宛美國建交百年論壇 曾厚仁蕭美琴將出席
2022-07-02 23:56:35今年是立陶宛與美國建交百年,立陶宛國會7日將舉行以「自由」為主題的紀念論壇,講者來自立、美、烏克蘭、波蘭、喬治亞、英、法、白俄羅斯等多國,以及台灣的外交部次長曾厚仁與駐美代表蕭美琴。
-
台灣今年無緣加入WHA 13友邦提案遭駁回
2022-05-23 21:27:47睽違2年,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實體方式日內瓦召開全會。不過,中華民國13個友邦提案,「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在友邦與中巴2對2辯論後,今天(23日)遭到大會駁回。友邦史瓦帝尼代表直言,世衛給了中共「沒有道理的否決權」,雖然在中共的阻撓下,台灣連續第6年沒能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仍由衛福部政次李麗芬率「世衛行動團」到日內瓦,展現台灣爭取參與WHA決心,外交部也證實,李麗芬與立陶宛衛生部長杜爾基斯在WHA場邊晤談,兩國將在多領域共同合作。
-
物資運抵烏克蘭 當地媒體關注、志工喊謝謝台灣
2022-05-11 16:42:23高雄鹽埕國小家長會、志工團募集近4噸物資運抵烏克蘭,吸引當地電視台報導這份來自台灣的愛心,烏克蘭志工還在鏡頭前用中文說:「謝謝台灣!烏克蘭加油!」
-
俄烏戰爭後首批 7000公噸穀物自烏克蘭港口運出
2022-06-30 18:26:31烏克蘭札波羅熱省由莫斯科指派出任的官員今天表示,一艘載有7000公噸穀物的商船從俄羅斯占領的伯德揚斯克港口駛出。這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第一批烏克蘭穀物出口。
-
中共施壓下立陶宛逆勢成長 印太出口量增60%
2022-08-12 11:16:58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10日指出,中共的施壓脅迫反而刺激立陶宛致力讓出口市場多元化,並改變出口結構;今年前6個月,立陶宛產品對印太區域的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0%。其中,立陶宛產品對台灣的出口額成長30%,總額達1150萬歐元。
-
台立友好!立陶宛一週2度派次長級訪團來台
2022-06-22 07:12:50好,除了日本友人協助台灣抵抗中共貿易霸凌,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也不斷深化,上週,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率團訪台,才過一週,明天換(21日)農業部政務次長率團訪台。外交部表示,台灣跟立陶宛的農業合作對話將邁入新里程,雙方會進一步鞏固雙邊友好關係,堅持團結,致力成為守護民主的全球典範。
-
WHA聲量罕見 美英法德加澳等國發言挺台參與
2022-05-24 10:57:57世衛大會今日上午駁回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大會的提案,隨後除2友邦外,美、英、法、德、加、澳、盧、立共10國也聲援台灣,強調台灣加入的重要性,聲量之大過去少見。
-
頂住中共壓力互設代表處 立陶宛巧克力在台營收翻倍
2022-06-12 12:26:05「當時爆單盛況真的難以想像」,將立陶宛百年巧克力品牌露特引進台灣的黃棏躍、陳怡婷夫婦,回憶去年立國宣布捐贈台灣COVID-19疫苗之後,台北國父紀念館附近約6坪大專賣店外排起人龍,民眾蜂擁搶購,一筆筆的訂單上特別以中文或立陶宛文附上感謝之意。
-
立陶宛外長:全球情勢危險 台灣不能成烏克蘭第二
2022-08-09 17:27:46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中共藉故對台軍演。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說,全球情勢危險,較小型民主政體絕不可被犧牲以綏靖專制威權,台灣不可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
立陶宛國會演說 邱志偉:台立兩國第一線護民主
2022-07-08 18:20:35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受邀參加立陶宛國會「立美建交百年紀念研討會」,並在國會發表演說。邱志偉表示,台灣與立陶宛身為防衛民主的第一線,不僅實踐不畏威權的精神,也是其他國家面對獨裁脅迫時的最佳指引。
-
立陶宛外長訪日:民主台灣對全球重要
2022-06-09 17:23:25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近日首度訪問日本,紀念立陶宛與日本外交友好關係100週年。訪問期間,藍斯柏吉斯提到,民主國家除了面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挑戰,中共非民主、侵略性的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對全世界造成巨大損害;民主國家之間需要結盟和採取有效行動抗衡專制體制,其中民主台灣的角色至關重要。
-
台灣、立陶宛農業高層對話會議 深化雙邊合作
2022-06-23 22:03:47中共打壓下,反而促使更多國家訪台交流,台灣與立陶宛今天舉行農業高層對話會議,由副主委陳駿季與立國農業次長,針對糧食安全、氣候變遷等重要農業政策交換意見外,雙邊也同意加強合作,推動簽署雙邊農業合作備忘錄,並積極媒合農產食品業者,提升兩國農業貿易與商機。訪團也品嘗遭中共片面禁運的石斑魚,大讚美味。下午訪團則參訪農委會桃園農改場,瞭解自動化溫室調控等技術研發成果。立陶宛農業部次長吉爾卓帝斯也體驗親自操作農機,訪團對於泥炭土香莢蘭扦插,也非常有興趣。台立加強農業合作,未來兩國將在農業合作對話平臺架構下,推動雙方公
-
民主同盟相挺國際食品展 蔡英文.立國官員同台
2022-06-22 13:11:33今天(22日)2022台北國際食品展開幕,除了總統蔡英文及相關部會官員出席,來自立陶宛的貴賓也出席相挺。致詞時,蔡英文及立陶宛農業部次長,都談到了來自中共的貿易協迫。
-
烏克蘭6月穀物出口減44% 英助阻遭竊小麥流入市場
2022-06-27 19:43:00烏克蘭農業部今天公布數據,截至22日,烏克蘭6月穀物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4%,降至111萬公噸。
-
美立建交百年 台獲邀派團.在歐演說台灣經驗
2022-07-07 14:01:00立陶宛與美國建交百年,立陶宛國會7日在首都舉行紀念論壇,台灣獲邀出席。中華民國政府指派外交次長曾厚仁、立法院波海三國友好協會會長邱志偉等人參加,外交部表示,團長駐美代表蕭美琴還將在歐洲發表演說,與各國政要、學者專家、意見領袖交流互動。
-
立陶宛外長訪日本 再為台灣安全發聲 同阻侵略者
2022-06-09 10:07:09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在6至7日訪問日本期間表示,若侵略者未遭嚴厲反制,其他國家遲早會試圖仿效俄羅斯的戰術,「今天受害者是烏克蘭,明天可能就是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