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鴨肉麵線」 獲選台灣百大小吃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9月12日訊】在今年獲選為台灣小吃101名店的雲林斗南「鴨肉麵線」老店,業者說25年來,從炸麵線、中藥湯頭一直到鴨肉,可是一點都不馬虎,才能維持這道地的好味道,現在帶您一起去品嚐看看 。
好吃的能讓人回味的鴨肉麵線,除了湯頭很重要之外,麵線和鴨肉也不能馬虎。雲林斗南知名當歸鴨麵線,飄香二十五年,今年還獲選台灣小吃101名店。
鴨肉麵線業者 李秀枝:
「這個鴨子是四號品種,它又大又肥,大部份80天至90天,我們挑的大部份是這樣。」
鴨子處理完畢,再經過冷水浸泡,讓肉質更緊實有彈性。
老顧客:
「回到斗南我都會來這邊吃,回到故鄉,我都會到這邊吃,沒有來這邊吃鴨肉麵線,好像沒有回到家鄉。」
麵線的處理也是非常費功夫的,每次都要炸2000球,從用手劈開,捲成球狀,再下鍋油炸。
鴨肉麵線業者 邱亮豐:
「我媽媽堅持西螺手工麵線,買回來我們自己下去油炸,再經過高湯煮個三十秒鐘之後,撈上來就能完成一碗麵線。」
這包中藥包可是好味道的秘密武器,裡頭採用熟地、當歸等數種中藥,老闆還特別告訴我們,這隻鴨腿骨頭也是關鍵哦。
鴨肉麵線業者 李秀枝:
「所以那支很珍貴哦,對啊我們都捨不得丟,為什麼那個位子比較甜,我們有把它打碎,那個精華會打出來。」
汆燙過的鴨肝、鴨腸、下水,沾上特調配醬,也是顧客讚不絕口的配菜,下次來到斗南可別忘了吃上一碗,感受一下鴨肉麵線的好滋味。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立雰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用三合土蓋屋 民眾稱它斗南秘境
2017-06-11 21:55:47雲林斗南出現一處用三合土蓋的泥屋,這是 張文瑲夫妻四年前,由台中搬回來定居的自己蓋的,他們想要過一個親近自然的退休生活,沒想到被民眾稱為斗南新秘境。
-
雲林農改場風鈴草綻放 吸引攝影家到訪
2017-03-16 21:52:16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雲林分場引進日本風鈴草試驗種植多年,一到三月天,粉的、藍的、還有白的、深藍色的,五顏六色的風鈴草一起綻放,吸引愛好攝影的朋友們來拍照,成為雲林斗南新亮點。
-
奶油文創杯出窯 集陶藝家二十年功力
2018-07-07 21:46:56在雲林高職任教的楊銘洲老師,1999年就投入陶藝創作,得獎無數,也因為教學關係,不斷有新的發想和作品出來,他剛出窯的作品---奶油杯,可以看出他二十年的功力。
-
菜瓜布變身藝術品 仕女人像唯妙唯肖
2018-07-25 22:11:29看過菜瓜布也能拿來創作嗎?素人藝術家徐秀芬,將菜瓜布壓過平整後,做成淑女帽或是女人像等作品,讓參觀的民眾,大開眼界。
-
生活陶與茶道的戀曲 陳永礎全心投入二十年
2018-07-21 21:04:10歡迎回來。雲林斗南擁有茶藝師和陶藝家稱號的藝術家陳永礎,二十年前只是虎科大行政人員,從茶道入門後,為了對茶藝更上一層樓,索性連茶具都自己創作,電燒、瓦斯燒或是柴燒都在行,作品相當多元豐富。
-
公益團體老人院獻藝同樂 慶祝父親節
2017-08-11 21:32:39雲林斗南福安老人療養所,日前舉辦父親節活動,結合公益團體到場演出,為這些長者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
雲林斗南馬鈴薯節 近千人挖薯同樂
2017-03-05 00:36:06斗南鎮是全台馬鈴薯最大產地,這個週末(4日)斗南鎮公所,舉辦馬鈴薯節活動,近千名大小朋友下田,親自體驗挖馬鈴薯的樂趣。
-
絲瓜變貴了! 天公不作美雲林減產七成
2017-05-07 21:46:43雲林斗六、斗南的絲瓜專業產區,今年結果的比率下降,除了因為花期遇到下雨,再加上幫助絲瓜授粉的蜜蜂,因為氣候因素幾乎不見了,只能靠人工授粉,一些好不容易結果的絲瓜,又因缺水導致生長狀況欠佳,讓今年產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價格也貴了兩倍。
-
大雨致馬鈴薯欠收 斗南農會改推廣彩色品種
2020-02-18 21:54:09歡迎回來。雲林斗南是台灣馬鈴薯的生產專區,現在正值產季,但有農友發現,收成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因為去年11月連續大雨,造成根部腐爛、植株枯死,馬鈴薯嚴重受損,斗南農會也著手實驗新品種,未來將推廣彩色馬鈴薯。
-
航太業退休工程師 返台致力推廣木作DIY
2017-07-10 21:52:30雲林斗南有一位從美國航太業退休的工程師,回台定居後,除了從事小提琴教學工作,還熱衷於木工創作,甚至憑著一股熱忱,做了一個木工DIY網頁,裡面完整分享自己的木作經驗,還有非常詳細的木作技巧教學,一起去看看 。
-
斗南他里霧文化園區 畫展、古味一次看足
2021-05-18 22:02:31雲林斗南的「他里霧文化園區」,是由火車站附近的廢棄舊倉庫所打造,這裡有繪本、漫畫、電影、美學、教育等5個館,是個讓當地民眾,可以欣賞藝文、陶冶性情的好去處。近期正舉辦返鄉畫家廖宜常作品展,一起去看看。
-
斗南推越光米 line貼圖「白爛貓」彩繪稻吸睛
2019-10-15 21:33:43雲林斗南鎮石龜火車站前的稻田裡,出現二公頃大的line貼圖「白爛貓」彩繪稻, 國慶日當天舉辦「越光米蟲」好懂吃市集,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上高台欣賞彩繪稻,以及聆聽斗南越光米的故事。
-
青銀共生基地試營運 再創中高齡就業市場
2021-11-10 22:17:09歡迎回來。雲林縣65歲以上的長者,占全縣總人口數19.1%,老化指數全國排名第二名。為了要讓中高齡者做好退休準備,雲林縣政府活化斗南舊台汽車站,並與國立中正大學合作,打造青銀共生基地。
-
居家檢疫者離開範圍就會叫 區塊鏈助陣智慧手環
2020-03-24 21:41:53各國國境封鎖,返台人數暴增,居家檢疫人數飆升,為了有效管理,經濟部與產業界研發出「智慧離家警報器」,利用區塊鏈特性打造的科技應用裝置,基於的只要受檢者沒戴上手環、或是離開指定範圍,就會向監控單位發出警報,目前已經先在雲林、屏東使用。
-
蝶豆花具抗氧化功效 醫師提醒食用須知
2017-09-19 23:16:34蝶豆花富含花青素,被證實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作用,又因為栽種容易,這幾年來,有許多人種植,並研發出各種加工產品,不過中醫師也提醒,蝶豆花可不是人人都適合品嚐的喔。
-
雲林後花園 湖山水庫開放人潮滿滿
2018-02-18 19:27:47雲林新景點--湖山水庫已完成第二階段蓄水,今年雨季可望開始營運,2月1日起開放民眾參觀以來,提供民眾一個體驗水資源、環境教育和休憩的好去處,當地民眾希望能帶動湖山一帶觀光產業,給年輕人返鄉的機會。
-
用二十年打造桃花源 讓遊客驚訝不已
2017-06-07 21:38:25雲林土庫有一對夫妻,從北部退休返鄉,親手打造自己的庭園咖啡桃花源,儘管地處偏僻,但世外桃源的雅緻,讓遊客驚艷。
-
「虎尾落羽松秘境」紅了! 彷彿置身國外
2018-12-10 21:52:00想拍照打卡的民眾,雲林虎尾的落羽松秘境,已經由綠轉紅,景緻完全不輸國外,今年還沒有跟到落羽松美景的觀眾,可要抓緊時間。
-
宜梧滯洪池 四季變化萬千猶如萬花筒
2017-05-31 22:19:11歡迎收看好樣Formosa。雲林縣口湖鄉宜梧農場面積約有340公頃,其中100公頃已經規劃開發,結合滯洪池和環池自行車道,擁有生物多樣性發展,和各類鳥類棲息地,加上四季景色變化萬千,當地人笑稱,這裡景緻就像萬花筒般,非常漂亮迷人。
-
離鄉四十年 返麥寮盼打造台灣曼哈頓餐廳
2017-06-05 21:42:52雲林海線麥寮鄉開設了一家西式咖啡廳,不只吸引年輕人一早就來報到,連七十歲的退休銀髮族,也幾乎天天揪團來聊天喝咖啡,咖啡廳主人說,他的願望就是在故鄉雲林麥寮,打造一間有曼哈頓氛圍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