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六四集會案 黎智英遭判13個月.李卓人14個月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3 日訊】來關心,香港法院今天(13日)對去年的「六四」集會案宣判,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判刑13個月、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12個月、立場新聞前記者何桂藍6個月。另外,先前在同案中認罪的5名被告,今天也各被法院判處不同刑期,其中前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判刑14個月、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被判4個月零兩週等。黎智英今天呈上親筆寫的陳情信,表示如果悼念六四有罪,就讓他受罰,與亡魂共同承擔追尋真善與公義的責任。而身為律師的鄒幸彤,則在審判中代表自己,她說即使有更嚴苛的法律和打壓,燭光也會一直燃點下去。何桂藍也說,今天的判刑是對所有去年六四曾現身維園的港人判刑。
相關新聞
-
悼六四被控非法集結案開審 黎智英等三人不認罪
2021-11-02 08:55:35香港警方去年逮捕26名參加「六四」悼念活動的民主人士。11月1日,案件再次開審。前支聯會副主席 鄒幸彤、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拒絕認罪。
-
香港六四集會案 黎智英、鄒幸彤等人罪成 下周一判刑
2021-12-09 22:01:34再來看到,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與港媒《立場新聞》前記者何桂藍3人,被控去年未經批准到維多利亞公園出席六四晚會,涉犯煽惑罪、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香港區域法院今天(9日)裁定3人罪名成立。這起案件共有26名被告,黃之鋒、何俊仁等16人早前已先後認罪,被判刑4到10個月,部份人獲緩刑;李卓人、蔡耀昌等5人今年11月表示認罪,同樣在下週一(13日)香港法院將一起判刑;流亡海外的羅冠聰及張崑陽因缺席聆訊,早前遭法庭發出拘捕令。
-
港維園第三度缺席六四 多民主領袖獄中絕食
2022-06-03 12:41:39明天是中共六四屠城天安門血案33周年,香港過去是悼念活動主場,2019年維園六四集會,6個足球場被坐滿,湧入18萬人;近三年,國安法威脅下的香港維園缺席六四,不過,港媒報導,多位香港民主派領袖將在獄中絕食,前香港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明天將會在獄中以絕食及燃點火柴方式,悼念六四死難者,並自訂主題為「初心.銘記.堅持」。前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和前副主席鄒幸彤,明天也會以絕食方式悼念「六四」。
-
六四33週年 台北悼念晚會 重立恥辱柱
2022-06-03 12:42:00港人今年無法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台北將成為六四集會主場,明天星期六晚上六點40分,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將會舉辦六四悼念晚會,明天現場也將為香港大學「恥辱柱」揭幕,象徵台灣接續香港不忘六四。新唐人電視也將為您直播集會。
-
剷除六四記憶?港支聯會被逼刪網上海量史料
2021-09-17 22:32:58在香港警方以港版國安法逼迫要求下,支聯會刪除了所有網路資料,包括YouTube頻道上,歷年的六四燭光悼念集會影片、和珍貴的中國民運照片等。61個國際組織,指責中共試圖抹去「六四大屠殺」的記憶,呼籲制裁相關港府官員。
-
黃之鋒六四集會案上訴成功 獲減刑2個月
2022-01-20 09:08:00來關心香港,外界持續關注香港民主人士處境,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因2020年參加「六四」燭光晚會遭判刑,黃之鋒就刑期提出上訴,香港高等法院19日改判黃之鋒的刑期,由原先的10個月減到8個月,預計今年3月服刑完畢。但除了被控所謂「非法集結罪」,黃之鋒也被控涉嫌違反「國安法」,案件仍待審理。
-
羅冠聰G20前到中共駐義使館前抗議 籲對抗中共威權
2021-10-28 22:27:25G20二十大工業國集團年度峰會,週六將在義大利羅馬召開,「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今天(28日)和世界維吾爾大會倫敦負責人馬赫穆特等人,前往中共駐義大利大使館外以大聲公抗議,呼籲外界對抗中共威權,並短暫豎立紀念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國殤之柱」。羅冠聰在臉書表示,雖然習近平不會親自出席G20羅馬峰會,但他認為必須將中共的暴行公諸於世,香港政府企圖清洗六四記憶,除了解散支聯會,更打算把香港大學「國殤之柱」移除,羅冠聰認為,身在海外的民運人士在如此狀況下,更應該傳承這段記憶。
-
國際組織登黎智英獄中信:港人憤怒不會消失
2022-04-05 22:34:29倡導言論自由的國際組織「查禁目錄」,最近在網站發表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2020年12月被捕入監服刑後,在獄中所寫的6封信件。提及黎智英一直靠著堅定的信仰,來度過牢獄生涯。「查禁目錄」節錄的第一封信,就是黎智英得知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後所寫,他在信中寫道,儘管香港當局的「野蠻鎮壓」看似奏效,香港人也因此「安靜下來了」,但他認為香港人的憤怒不會因此消失,「鎮壓─憤怒─不信任的惡性循環,將使得香港成為一個牢籠,就像新疆那樣。世界,都為香港人而哭泣。」
-
六四集會案 黎智英煽惑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
2021-12-09 14:16:07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3人去年所涉的「六四」集會案今天在法院審理,區域法院裁定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名成立。
-
反送中電影入圍2項金馬 《少年》預告片:香港不能公映
2021-10-12 22:39:49帶您看到,以2019年香港反送中為背景,由港人任俠與林森共同執導的電影《少年》,入圍了這次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以及剪輯兩個獎項,在11日釋出了2分半的最新預告片,不過本應交代的上映日期,卻只能以字幕「香港不能公映」,在影片最後發出無聲抗議。
-
90歲陳日君被捕 中共為何害怕一位高齡主教?
2022-05-12 22:11:57香港國安處11日,以違反香港國安法為由,逮捕5名「612人道基金會」的信託人,其中,也包括高齡90歲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有分析指出,他被中共視為威脅,是因為他不受中共影響,而且鼓舞人心的力量非常大。
-
港府強推APP「安心出行」 港人買專用手機避監控
2021-11-02 13:08:19香港政府11月1日開始,強制市民進入政府大樓等特定場所,必須安裝名為「安心出行」的手機應用程式,記錄個人去向。雖然港府曾表示「安心出行」僅用於防疫用途,不會用來監控市民的行動,不過,仍有不少民眾擔心個人隱私外洩,拒絕安裝或是購買專門手機用於「安心出行」掃描二維碼。
-
香港淪禁片之都 昔日東方好萊塢敢言直諷中共
2021-11-25 13:47:22紀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紀錄片《時代革命》,以及以反送中運動為題材的電影《少年》,兩部獲得金馬獎入圍肯定的作品,卻無法在香港放映。回首過往的香港,曾有東方好萊塢的美名,自由奔放的香港電影,也敢於諷刺抨擊中國共產黨。隨著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政治審查黑手伸入電影界,形同宣告香港進入國安禁片時代。
-
不棄希望!觀眾映後齊喊《時代革命》片中港人現身喊話
2022-02-28 22:33:59歡迎回來。來看到,香港反送中抗爭的紀錄片《時代革命》,上周五(2月25日)在台灣上映,不但未演先轟動,上映前就已經累積有超過60場的包場活動,228這個連假也吸引許多人進戲院。今天(28日)時代力量舉辦《時代革命》紀錄片包場活動,片中受訪的其中一位港人也到場,對台灣觀眾喊話。
-
「反送中」三周年 黃明志新MV感動港人
2022-06-11 21:07:466月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3周年當天,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發布《我們的海闊天空》的重新剪輯MV,當中收錄香港人上街遊行遭遇警察暴力等經典畫面,加上催淚的歌詞,再次觸動港人。
-
黎智英等5港人獲多國學者連署 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2022-04-21 16:51:26「華盛頓郵報」專欄指出,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4名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因捍衛自由民主,獲得來自10國15位學者連署,提名他們為今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
蘋果新聞網交易陷羅生門 政院:密切注意交易架構
2022-06-16 11:32:16台灣蘋果交易可能生變,陷入羅生門!台灣《蘋果新聞網》上週聲明稱「已完成交接」,卻遲遲沒有後續說明,傳出由香港商人黃浩及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收購,但香港《壹傳媒》清算人昨天(14日)又公告:沒有出售台灣蘋果新聞網或台灣相關業務。由於外界關注此案是否有中資介入,行政院今天首次表態,強調相關部會都會密切注意,而經濟部商業司今天也正式發函《蘋果新聞網》,要求七日內說明。
-
改制後香港立法會首次「選舉」投票率超低
2021-12-20 08:45:49歡迎回來,香港週日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這是香港推行《國安法》以及大幅修改選舉制度後的首次投票。只有政府認可的所謂「愛國者」才能作為候選人;而超低的投票率反應出香港民眾對選舉的不認同。
-
遭親共港媒點名違國安法 中研院學者吳叡人回應
2022-01-08 21:31:43再來關心,在香港國安惡法下,新聞自由幾乎蕩然無存,黑手是否也可能伸到台灣?親共港媒《大公報》,點名中研院學者吳叡人違反香港《國安法》,指他去年底獲得香港記者協會「人權新聞獎」的評論,所謂涉嫌鼓吹港獨等,成了台灣第1個被點名觸法的學者,吳叡人表示,此舉除了針對他個人,更是要恐嚇所有國際聲援香港的學者,也把他的評論當工具,要清算主辦獎項的香港記協等組織。「但這只會有反效果,只會引發更大的反彈。」
-
香港中大畢業典禮 聲援反送中被判刑同儕
2021-11-05 08:50:01港版國安法實施後,沉寂已久的香港校園再現學運。香港中文大學4日舉行畢業典禮,出現抗議學生會遭校方接管的行動;有9名畢業生還在百萬大道舉起紙牌,上面印有因參與「反送中」運動而被判刑的中大同學名字,最後一句為「我們畢業了,但他們不能」。快閃行動約5分鐘結束。今年2月,中大校方指控新當選的學生會內閣發表可能違反國安法的政綱,隨後宣布與學生會「割席」,今年10月7日,擁有50年歷史的中大學生會,宣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