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屏東肉圓節 集結在地美食小吃促觀光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1 月 21 日訊】歡迎回來,第六屆屏東肉圓節,今年特別選在人潮多的縣民公園前廣場舉辦,並集結上百攤地方美食和市集,希望推動肉圓美食文化及做公益之外,也能促進觀光帶動地方經濟。
打開蒸籠,一顆顆清蒸好的肉圓,加上獨特的醬汁,就是屬於屏東味道的肉圓,因為內餡都是用肉塊加上醬油及醬料醃製,再加上粉漿包入其中,與一般大多用絞肉的內餡不同,所以有嚼勁的口感,讓在地許多民代也都愛吃。
屏東市長 周佳琪:「我們的肉圓是用蒸的,其它的肉圓大部分是用油炸的,而且我們的皮又香Q又很彈性,吃起來也很好吃。」
莊瑞雄立委服務處主任 莊石川:「因為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這都有古早味,所以它的肉質非常彈Q。」
屏東肉圓節活動現場,安排肉圓大胃王比賽和各社團的表演,加上各種地方小吃攤商和市集,讓活動現場人潮滿滿,延長到晚上的活動和市集,宛如夜市嘉年華。
屏東市文化產業促進會理事長 謝秀芝:「屏東肉圓文化節,今年是第6年的舉辦,屏東的肉圓跟中北部的不一樣,所以我們每年都要推展代表我們屏東的美食。」
屏東縣議員 方一祥:「因為屏東市這20年來已經沒有夜市了,也透過這個活動結合這些攤商,讓夜市可以在屏東再一次的呈現。」
延續往年做公益的活動,現場只要捐兩張發票幫助弱勢團體,就可以換兩顆屏東美味肉圓,主辦單位希望活動持續辦下去,讓大家都能認識屏東肉圓及地方美食產業文化。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表揚屏東縣優秀青年 鼓勵以孝為先.熱心服務
2023-03-24 07:49:103月29日青年節就要到了,屏東縣救國團與屏東縣青年節籌備委員會,週三(22日)舉辦優秀青年表揚大會,鼓勵青年發揮自我能力,為社會服務做貢獻。
-
屏東縣市長候選人出招催票 周春米發表白皮書
2022-11-17 22:54:17選戰倒數9天,屏東縣長候選人,民進黨的周春米、國民黨蘇清泉以及時代力量的詹智鈞,三人先前到屏東縣政府進行預錄政見會,周春米今天則發表政策白皮書,暢談施政理念。
-
屏東燈節登場!兔兔小提燈2500枚限量發送
2023-01-14 21:35:19下個禮拜就要過年了,2023屏東燈節,週五(13日)在縣民公園點燈,今年以營造巴洛克式氛圍的「南境之光」為主燈,規劃三大燈區,要接連展出47天,而今年適逢兔年,縣府也推出限量2500枚的「光光兔」小提燈,相當搶手。
-
屏東街舞委員會成立 期培育奧運參賽人才
2022-08-23 08:02:53歡迎回來。街舞被納入2024年巴黎奧運競賽項目,在屏東縣議員何春美的協助下,屏東縣體育會,21日成立街舞委員會,並舉辦街舞交流賽,期待青少年朋友展現才藝,進軍國際體壇。
-
耕耘七年有成 台灣貓山王榴槤終問世
2020-05-22 21:22:38想吃「貓山王」榴槤不用出國了,屏東崁頂果農魏德義兄弟,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輔導下,克服氣候環境,成功種出「貓山王」榴槤,口感、品質佳,每顆可達2000元,預計7月份量產。
-
高附加價值印加果 果農自種自吃大力推廣
2020-04-20 21:43:13印加果原產於南美洲南部的熱帶雨林,是一種木質藤本油料植物,它的種子具營養價值可以做成植物油,近年台灣有不少農民投入培植,屏東有位陳先生,將檳榔園砍掉改種印加果,除了自己榨油食用之外,也熱心推廣希望更多人加入種植行列。
-
日本「燈籠果」限量上市 酸甜好滋味
2021-04-13 21:43:06外型長得像燈籠的燈籠果,你看過嗎?富含維他命C的燈籠果,在日本被當作是養生果實。屏東縣高樹鄉有位農友,4年前從日本引入,經過不斷的試種改良,今年開始盛產,口感酸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
青農創業挑戰紅寶石芭樂 少籽口感不凡
2020-04-06 21:44:10新園鄉青農陳勇宏為了4年後的退休做生涯規劃,聽醫生朋友建議引進紅寶石芭樂嘗試種植,2年後市場上消費者接受度高,屬於無籽少籽的紅心芭樂,非常有芭樂味,價格高出一般芭樂許多,也是農民挑選種植的首選。
-
鹽埔藝師蔡明海 用木雕話童年及早期台灣生活
2022-06-03 22:06:20歡迎回來。屏東木雕工藝師蔡明海,選擇用木頭記錄台灣,他的早期作品多半是家具和廟宇,後來有感於台灣許多傳統民俗和農村社會的情景,逐漸消失,因而轉型創作了一系列的懷舊鄉土作品。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185沿山秘境「勝利門」述說隘寮社區歷史故事
2020-04-22 21:49:32屏東185沿山公路,貫穿著許多鄉鎮和部落,風光明媚秀麗,其中有一處秘境「勝利門」,近幾年來才逐漸被遊客熟知,路過必打卡,原因為何,帶您一塊探尋。
-
屏東縣公布五確診足跡 潘孟安籲勿以訛傳訛
2021-05-22 20:44:36今天屏東縣公布有5名確診者,縣內累計達6例,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公布確診者足跡,縣長潘孟安表示已因應三級措施,做病床、救護車等相關盤查,也呼籲民眾切勿發布不實訊息。
-
屏東原生種蘭花展 逾一公尺鹿角蕨超吸睛
2022-05-11 08:06:58蘭花是台灣的驕傲,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蘭花產自台灣,屏東九如鄉,最近也舉辦了一場原生種的蘭花競賽展,不過,現場最吸晴的,卻是長度超過一公尺的巨型鹿角蕨,透過鏡頭來看看。
-
以老麵店守護家鄉 文史工作者盼村莊榮景再現
2022-06-16 07:46:34屏東高樹大路關,20年前因檳榔產業沒落後,導致人口大量遷移,當地一位從事文史調查的溫先生,22年前接下姑婆的老麵店經營,他希望以麵店為據點,推展在地文化,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帶動社區產業。
-
原生種愛玉大果藤榕 鮮美果實做出古早記憶美味
2020-03-19 21:59:38愛玉是台灣高山的原生種,帶您來看其中的一種,叫做大果藤榕,果實呈小圓球形,住在屏東滿州鄉的邱平貴,懷念兒時記憶中的美味,從七年前開始栽種,四季都可採收的大果藤榕,色澤鮮黃,十分療癒,現在就透過鏡頭來看看。
-
513謝師恩 台灣8縣市慶法輪大法洪傳31周年
2023-05-13 21:40:115月13日是「世界法輪大法日」,全台法輪功學員,兩週來,陸續在8個縣市舉辦感恩慶祝活動,從台北到屏東、花蓮,還有離島的金門、澎湖,他們分享修煉真善忍的美好,慶祝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1周年。
-
地底下的水梨「豆薯」 冬至到清明嘗鮮最佳
2020-03-25 22:02:36「豆薯」屬豆科、蔓藤植物,會開花結豆莢,要撥開泥土才能看到可食用的塊根,是市面上常見的食材,屏東縣新園鄉,種植豆薯面積約130公頃,是台灣豆薯有名的產地,主要產季則是每年的冬至到清明期間,帶您一起去看看。
-
不必摸黑採綠竹筍!屏東海豐有機筍農創生機
2022-04-08 08:03:25每年4月,綠竹筍陸續開始採收, 屏東海豐地區一帶,土質為砂質壤土,非常適合綠竹筍生長,全區種了將近500公頃,帶您看到一位中年轉業的農友蘇家興,用父親所遺留下的田地,有機栽種綠竹筍,在冬季缺筍期也能正常供應,他是怎麼做的呢?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屏東咖啡園區開幕 觀光185線新亮點
2021-02-03 21:53:26屏東咖啡園區,周二(2日)在泰武鄉吾拉魯滋部落,舉辦揭牌儀式,園區採用三生一體的建構發展模式,其中以咖啡展銷中心為新亮點,鼓勵青年返鄉,給予一個行銷創業的舞台。
-
東片友善健康村 八大農場攜手地方創生
2020-05-21 23:21:00歡迎回來。由屏東縣政府農村再生計畫的營造及社區八家農場,以異業結盟方式,共同成立全台第一個農村型社會企業「東片寶石村」;不僅推動友善耕作,鼓勵青農返鄉,建立共同品牌,擴大通路,並將營收5%回饋社區,照顧社區老人。
-
《沉默呼聲》震撼人心 大學校長贈票百張邀學生觀看
2022-08-20 21:43:47真人真事改編,反映中國人權現況的電影《沉默呼聲》,在8月12日起在全台上映,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16號贈票百張,邀請學生、教授、以及各界團體人士一同觀賞,原定一場,沒想到百多張票,一天內就被秒殺,第二場規畫在8月19號星期五。希望透過電影,能讓大家更珍惜台灣的民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