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保育鳥類黃鸝現蹤 嘉義縣府籲勿擾嬌客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24 日訊】歡迎回來,每年三至七月是鳥類繁殖季,最近有一位生態觀察家,在嘉義一棵雨豆樹上,拍到二級保育鳥類黃鸝鳥在樹上築巢育雛的畫面,一直到小鳥安全離巢,相當珍貴。

雨豆樹上,有位攝影師拍下三隻在巢中嗷嗷待哺的黃鸝雛鳥,伸長脖子、張開嘴巴,等親鳥刁著食物餵食雛鳥,育雛畫面相當感人。

生態攝影家 蘇家弘:「去年、前年都是只有一隻育雛成功,今年非常的難得,有育雛三隻;在育雛的期間呢,牠都是10分鐘到15分鐘來育雛一次,這個畫面我們看到呢?非常的溫馨。」

黃鸝鳥俗名「黃鶯」,外表毛色鮮黃相當可愛,叫聲嘹亮,悅耳清脆。每年三月至七月是黃鸝鳥繁殖期;早期在平地常見,但因人為獵捕、棲地環境變遷等因素,數量蛻減。

生態攝影家 蘇家弘:「(親鳥)把雛鳥的白囊、就是糞囊吃掉,有時會去、到外面去丟棄,以免天敵來覓食我們那個雛鳥。」

嘉義縣畜產保育科科長 石蕙菱:「在2004年的時候呢,牠是屬於我們二級保育類;一直到2008年的時候?變為一級保育類動物。經過了10年的復育之後,在2018年的時候?來恢復到二保育的野生動物;尤其是高雄、台南、嘉義可以發現黃鸝的行蹤。」

黃鸝鳥是難得一見的稀有鳥種,這次出現在嘉義,相當難得;石蕙菱科長呼籲民眾,只要安靜觀賞即可,請勿驚擾或誘食拍照,以免違反動保法。

新唐人亞太電視 柳燕旬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