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曲濕地縮減 黃河支流斷流

【新唐人2010年8月28日訊】被譽為“黃河之腎”的甘肅甘南州瑪曲濕地,近年來面積縮減加快,致力於濕地研究和保護的蘭州大學教授杜國禎表示,瑪曲濕地面積的萎縮,是黃河下游支流斷流的原因。

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帶的瑪曲濕地,近年來面積加快縮減。當地泥炭地開發、礦山開採、公路及城鎮化建設以及過度放牧,也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蘭州大學教授杜國禎曾發出警示,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不用10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東部將成為中國第四大 。

杜國禎:“是在加快,就是黃河水源涵養功能補給的能力降低嘛。瑪曲濕地的這個面積的萎縮,黃河河南、山東一帶斷流的原因之一啊 這個隱患是存在的。”

據報導,瑪曲黃河沿岸已出現的長達220公里的沙丘帶,目前瑪曲縣沙化草地面積已達69.5萬畝,沙化面積仍以每年3000多畝的速度遞增。瑪曲民眾王先生說:

王先生:“氣候變化有關係,氣溫上升啊,黃河的河岸兩邊出現了很多沙丘,20年以前好像沒有。”

據報導,自上世紀80年代起,被譽為“黃河之腎” 或“黃河蓄水池”的瑪曲濕地風光不再,黃河的27條主要支流中,已有11條常年乾涸,另有不少河流成了季節河,大部分山谷的小溪絕流,地表徑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銳減。

新唐人記者熊斌、特約記者楊正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