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言論審查 新興社交媒體快速崛起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1 月 23 日訊】美國幾大社交媒體巨頭因審查言論引發越來越多的不滿。最近幾週,一些強調言論自由、保護用戶隱私的新興社交媒體紛紛崛起,用戶量不斷飆升。
在近來新興的一批社交媒體平台中,一款自稱「反臉書」的社交媒體MeWe表現最為亮眼。MeWe目前用戶總數達到1600萬,僅在上週,用戶量就新增了250萬。
MeWe被看作是臉書的代替品,該公司自稱擁有人們喜愛的所有功能,而且沒有廣告、沒有政治偏見。
在1月10日當天,通過蘋果手機下載的應用程序中,MeWe的下載量躍升到第七名,而在之前的一週,MeWe還排在1400名開外。
在推特的代替品方面,頗受保守派青睞的Parler,在1月6日國會衝突事件、川普被幾大社交媒體封殺後,一度漲勢迅猛,然而卻立即遭到幾大科技公司聯合打壓,被迫暫停服務。
目前Parler的網站只能顯示一個歡迎界面,公司CEO約翰·馬茲(John Matze)在上面寫到:「我們將解決面前的任何挑戰,希望很快能歡迎大家回來。我們不會讓公民的話語權消亡!」
另一款新社交平台SafeChat號稱為用戶提供點對點的加密保護,並不會進行言論審查。SafeChat同時擁有中文版本。
美國常識學者、資深媒體人 方偉:「這是一個集臉書、推特、和新聞發布為一體的一個平台,這個平台的發明者,他們是一群非常堅定的高科技團隊,他們會一直保證這個平台的安全,保證這個平台不刪帖,保證這個平台的獨立性。我們可以和大家說,這是一個我們真的可以依靠的平台。」
在搜索引擎方面,DuckDuckGo是谷歌搜索的替代品。這款引擎定位為「把用戶隱私放在第一位」。在蘋果手機實用工具應用下載中,DuckDuckGo目前排名第三,僅次於谷歌的兩款應用。
此外,如Signal、Telegram這些不審查內容或強調保護隱私的社交媒體應用,近來用戶量都出現激增。
有業界專家表示,因美國大選而造成的社交媒體風暴,必將促成社交媒體平臺的新世代, 誰能脫穎而出,將引領未來信息平臺的變革。
新唐人記者 金石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美司法觀察:加州聯手科技巨頭審查大選言論
2021-04-30 21:46:15政府監督獨立組織司法觀察,27日宣布一項報告,指出在從加州州務卿收到的文件中,揭露了加州當局在去年大選期間,向社交媒體公司施壓,以審查言論。
-
臉書續關川普帳號 蓬佩奧:美言論自由被攻擊
2021-05-06 07:46:06臉書監督委員會週三宣布,繼續關閉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川普隨即發文指出,左派媒體的所作所為是國家恥辱。而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指出,美國的言論自由正受到攻擊,這不應該成為黨派問題,但是,不幸的是,左派只支持符合他們自由派意識形態的那種言論自由。蓬佩奧說,如果Facebook和Twitter可以禁止川普總統,他們也將禁止您。
-
民主黨阻攔失敗 亞利桑那州210萬選票繼續審計
2021-04-27 07:26:32亞利桑那州州參議院,在今年2月獲法院批准,對2020美國總統大選中,馬里科帕縣的210萬張選票進行全面審計、手工計票。22日,亞利桑那州的民主黨人,對法院提出了緊急訴訟,要求法官下令暫時停止審計。不過,民主黨人因為拒絕負責可能增加的成本、100萬美元的保證金,未成功阻攔審計進行。亞利桑那州210萬張的選票,在美東時間26日,繼續進行審計工作。美國前總統川普,也發聲明,肯定亞利桑那州的愛國人士,並邀請民眾一同觀看,審計現場的直播影片,共有9個角度的畫面供網友檢視。
-
川普新社媒測試版首PO:你們最愛的總統要來了
2022-02-18 17:36:44美國前總統川普正在為重返社群媒體做準備,他今天在備受期待的新平台TRUTH Social測試版張貼第一則訊息,隨即被截圖轉發到推特(Twitter),成為熱門話題。
-
川普對科技巨頭提訴訟:上帝予我們表達真相自由
2021-07-08 13:20:42美國前總統川普,週三宣布,他正在對三大科技公司推特、臉書和谷歌提起訴訟,捍衛言論自由權。
-
馬斯克成功買下推特 白宮、川普回應受關注
2022-04-26 13:21:46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與推特之戰有了突破:4月25日,馬斯克以大約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的交易被確認,預計交易將於今年完成,推特週一股價上漲。分析指出,推特董事會點頭有兩大原因,美國白宮與前總統川普也都對收購案,發表回應。
-
白宮與社媒合作刪帖 涉嫌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
2021-07-19 21:20:22拜登白宮當局與社交媒體巨頭合作刪除網路上他們認為的錯誤信息正受到強烈批評,法律屆等人士表示此舉涉嫌違反第一修正案並已經提起調查要求。
-
美部份情報官指中共影響川普2020選舉
2021-03-19 12:59:12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在3月公布了一份關於外國干預2020美國大選的報告,報告在結論中斷定,中共並未干預美國大選,而是俄羅斯試圖使拜登連任失敗。不過,報告中也提到有網路情報官員認為,中共確實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使用傳統和社群媒體、官方聲明等方式,試圖破壞川普連任成功的機會。報告中把這些網路情報官的意見列為少數派的觀點。美國之音報導,這份報告與先前情報界發出的警告截然相反;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主任伊凡尼納和前國家情報總監雷克里夫,都曾將中共列為干預美國大選的威脅。
-
為何中共謀台心不死?美前國安顧問:台灣存在戳破其謊言
2021-04-15 08:48:41近日,中共軍機擾台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史丹佛大學智庫 胡佛研究所,13日發布影片,邀請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和前副顧問博明,共同探討中共不斷侵略台灣的原因。這兩位國防軍事上的專家,都認為中共最害怕的,其實是中國的平民百姓,害怕編造的歷史謊言一旦被人民推翻,就會失去手中的權力。而台灣的存在,就是一個擊破中共謊言的最好證明。
-
你被屏蔽而不知?Facebook政治審查方式飽受議論
2021-05-07 13:39:24Facebook獨立監督委員會近日投票通過,繼續停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Facebook帳號。共和黨參議員海格堤表示,需要通過他提出的自由言論法案,取消通訊中的230條款以防止政治審查。而近年來,Facebook的內容審查越來越嚴格,審查機制逐漸引起用戶質疑。
-
美軍參聯主席電話私通中共 眾院共和黨人要求調查
2021-09-17 22:01:24美國軍方爆出醜聞,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遭媒體披露,在川普執政後期,越過文職長官和總統的授權,兩次跟中共軍方秘密通話,通報美軍的作戰動向。16日,國會27名共和黨人聯署致信國防部長,要求立即調查,也有多位議員呼籲解雇密利。
-
《華郵》認錯.更正抹黑川普報導 川普發聲明回應
2021-03-16 20:57:51歡迎回來,美國前總統川普致力推動調查,喬治亞州2020年總統選舉、選票審計的過程,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今年初,曾子虛烏有地報導,川普以言語施壓選務調查員,事隔2個多月,《華盛頓郵報》才做出更正報導,承認錯誤。川普也對此做出了回應。
-
看破中共欺騙 川普國安顧問析美國20年外交彎路
2021-04-16 21:52:21中共軍機侵擾台灣的頻率與規模,不斷創紀錄。美國胡佛研究所,邀請川普政府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前副顧問博明,探討中共如何威脅世界的自由與安全,又為什麼不斷侵擾、企圖併吞台灣。
-
川普近期擬推出自家社媒 幕僚:足以改變大局
2021-03-22 07:17:5221日,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米勒透露,川普總統可能會在大約兩三個月後,通過自己的平台回到社交媒體。從而將改變遊戲規則。川普在遭推特封鎖前,擁有8800萬粉絲,米勒表示,川普將繼續支持共和黨候選人,且川普在共和黨中仍然擁有相當大影響力。他透露,已經有二十多位參議員,超過五十位國會議員和川普通電話,或者前往海湖莊園會面。
-
川普考慮和佛州州長搭檔選總統:民意所向 我們會贏
2021-04-30 08:14:26在拜登發表演說之後,美國前總統川普週四接受福斯主持人專訪,批評拜登的加稅政策,會造成災難性影響,川普還說正在全面考慮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並有可能選擇佛州州長「德桑蒂斯」作?競選搭檔。
-
拜登擴展川普禁令 59家中國公司上黑名單
2021-06-04 07:59:11週四(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發佈行政令,對前總統川普去年11月制定的禁令進行修訂和擴展,並將黑名單上的中企數量擴大至59家。拜登週四發佈的行政令,是對川普去年11月行政令的修訂和擴展,應對中共軍方相關企業。新行政令保留了原有名單上的華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而數量上,從川普政府先後指定的44家,擴展至現在的59家,明確禁止美國人對這些中共國防和監控技術企業進行投資。
-
曾爆拜登兒中國醜聞 川普律師朱利安尼遭FBI搜索
2021-04-29 07:50:23週三上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搜查了川普私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公寓和辦公室,並帶走了他的電子產品。
-
最高下載量 川普社交平台蘋果應用上架
2022-02-23 16:34:29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出的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群」,2月20日夜間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後,迅速成為最多下載量的應用軟體。
-
CNN自曝捏造川普生病 另將操弄氣候變遷議題
2021-04-15 21:00:49美國調查組織「真相工程」,13號發布多段美國媒體CNN員工的影片。在影片中,這名員工自爆,CNN如何捏造新聞,幫助美國總統拜登把前總統川普拉下台。
-
川普批媒體「無視」拜登摔倒 預測賀錦麗很快接總統
2021-03-24 21:06:23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接受媒體訪問,針對拜登在樓梯上跌倒的事件做出了回應。川普也對拜登的精神狀況,表示擔憂,不排除副總統賀錦麗,在未來會因為拜登的健康狀況不適任,而成為繼任的美國總統。